我们总是追求一致,那是因为我们害怕和别人不一样

2018-02-01 13:19:05 鱼小哆

鱼小哆 > 心理健康与内在成长

《我们总是追求一致,那是因为我们害怕和别人不一样》by 鱼小哆

-1-

上小学时,参加文艺演出,男生要求统一穿黑裤子、白衬衫,白球鞋,女生则要求穿白衬衫,有时是红裙子,有时是黑裤子,白球鞋。

向舞台看上去,清一色的白衬衫,稚嫩的面庞整齐划一。若是家长坐在台下,都认不出哪个是自己的孩子。

可能有人会说:追求一致有什么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可是,我们也要反过来想想,我们是独立的个体,生而不同,不应该和人不一样吗?

你可能会说,那你看看天安门升国旗的时候,着装统一的士兵多么有气势,如果随便穿,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抱歉,我在这里说的,不是指特定场合。当然,在阅兵、集体活动等重大场合,需要展现出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统一没有什么不当。

只是,我们似乎将统一发挥过头了,过于强调统一,反而失去了特色,这样就导致了统一的极端,那就是人人都一样,人人都毫无个性。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堂外教课,讲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老师的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中国人重集体主义(collectivism),西方人重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中国人强调同,西方人强调异。这就导致中国人特别在意集体,而西方人更加强调自我。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个人服从集体,我们是集体的一份子,我们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我们是社会主义的螺丝钉。然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你是独一无二的,你可以与人不同。就算是螺丝钉,我们也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螺丝钉。

多年后,我在电视中看到外国的综艺节目,才知道,原来演出的时候,也是可以穿风格不一样的衣服的,并不是非得一模一样才行。

他们并没有因为不一样而显得凌乱,反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这种个性,就是自我。

-2-

我们看不惯特立独行的人,觉得他们是异类。所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和别人不一样,在中国一向是被人诟病的。

所以,我们特别害怕和别人不一样,因为这样就显得我们是异类,不合群,是出头鸟。别人在看书,你也看;别人在睡觉,你也睡;别人看电影,你也看。你从来没问过自己,这是我喜欢做的事么?现在我的当务之急,是做这个么?

中国人看中集体。在一个集体中,也总是有那么几个异类,人人都将矛头指向他们,因为他们破坏了统一的规则。我不学习,你就也不能学习,你学了,我就诋毁你,直到你变得和我一样。

这种可怕的统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存在。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在一个寝室里,如果占多数的人都是学霸,那么这一个寝室的人可能都是学霸;如果都不学习,那么这一个寝室的人可能都不学习,且以不学习为荣,认为学霸寝室的人都是书呆子。若是有那么一两个人不想同流合污,想认真学习,就会被其他人冷嘲热讽,觉得他(装)。

装,也是中国人最善于用的词语。一切与你们不一样的,都被划归为装。

-3-

我们迫切地想和别人一样,以证明自己没毛病,是正常人。我们也不敢轻易发表和别人不一样的观点,因为这样会让自己和大多数人针锋相对,成为众矢之的。

回看历史,再没有哪个时代,像如今这般强调整齐划一。春秋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民国时期的崇尚个性、自我解放,如今已难觅踪影。

即使心中有不同的声音,也不敢举起自己的手,勇敢说“不”。就像沉默的螺旋,我们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偶尔有几个跳出来发表不一样的观点的,也会被人说成太傻,性子太直,然后好为人师地说:“中庸之道,你显然还没有学会。小同志,你这样是会吃亏的呀。”

我们习惯于人云亦云,也乐于在集体的笼罩下让自己藏得更深、更深,深到没有人注意到才好,因为这样最安全。

我们也习惯于跟风,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会有那么多爆款,街上有那么多淘宝撞衫。这也是为什么抄袭、山寨在我国如此普遍。

我们提不出个人想法,因此只能照搬别人,却还意淫地觉得那是自己的原创。

个性,在中国一向不是什么褒义词。

-4-

这种盲目地追求统一,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忘记在哪里看过这样一个段子:

有个地方地震了,四个人在打麻将。他们感受到楼在晃动。其中一个人说:“我们快跑吧!”另一个人走到窗户旁,又坐到椅子上,说:“没事!其他楼也在晃动。我们继续玩!”

在我们的认知中,一件事,其他人做了,就能成为我们也做的理由,无关对错。即使在威胁到个人安危的情况下,依然如此。别人的楼也在晃动,怕啥,天塌大家死。

是的,天塌大家死。又不是我一个人会受影响,那么多人和我一起呢,都是垫背的,谁也没比谁好哪去。

我实在想不出这中间的逻辑。

难道我们不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该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吗?在中国思想史上最黑暗的年代,陈寅恪仍能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今的我们,不觉得惭愧吗?

-5-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

疯狂在个体中是罕见的,但在群体中……它却是规则。

歌德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之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

人生而不同,本就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总是追求一致,那是因为我们害怕和别人不一样。

后来,我终于明白,为何神曲《我们不一样》能火。因为:

我们不一样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我们不一样

虽然会经历不同的事情。

盲目追求一致,不如特立独行;一味追求相同,不如亮出自己的个性。

你会发现,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没什么不好。

欢迎关注我,我是爱读书、爱旅行、爱美食,喜欢记录真实生活的鱼小哆,希望能与你有共鸣。

也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分享给更多的人。

往期优秀文章,欢迎阅读。

读外国名著,该如何选译本?

当了15天饭店服务员,我都经历了什么

18岁是个太美好的年纪

我的大学

那些年味,那些年① | 赶大集

路边的麻辣串小摊

人生而孤独——读《百年孤独》

你是人间四月天——读《林徽因传》

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读《乔布斯传》

阅读就要读经典,写文就要写我心

对盗版书,你怎么看?

能活着,就好——读《此生未完成》

回不去的,才叫故乡——读《生命册》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

从前慢

所谓家庭就该是这样——读《呼吸课》

谈谈读书

《绿皮火车》——周云蓬

文学的真实与经典重读

为什么要记读书笔记?

你要微笑,度过余生——读《追逐日光》

热爱生活,铸就神奇——读《银顶针的夏天》

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多年后,我才意识到,能专心读书有多幸福

谈读书⑧ | 听别人讲一遍书,就相当于自己读过了吗?

谈读书⑦ | 成功都是熬出来的:《颠覆者:周鸿祎自传》

谈读书⑥ | 放寒假,多带孩子去书店,比盯着他学习更有意义

谈读书⑤ | 怎么读书,能把书越读越厚?

谈读书④ | 聊聊写作

谈读书③ | 该怎么买书?

谈读书② | 路遥——他用生命在写作

谈读书① | 聊聊功利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