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

2018-02-01 19:35:03 山妖妙妙

山妖妙妙 > 读书笔记

在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想要去世界任何地方去旅游都不是什么难事,但真正能享受旅行乐趣的人却并不多,有人调侃中国人的旅游大多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就拍照”,这是很多跟团旅行人们的写照。旅行的乐趣其实并不在于花多少钱、参加多么豪华的旅行团,而是在于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懂得欣赏不同景观带给人的不同美感,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自然之趣。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古人的游历虽没有现代人这么方便,但也有一批真正的旅行者一生都在路上,游遍名山大川并留下不朽著作,比如徐霞客。也有一些文人雅士,虽不是彻头彻尾的“驴友”,也游遍大江南北,留下许多著名的游记,比如李白、杜甫、欧阳修、柳宗元等等。《浮生六记》里有一篇“浪游记快”,就详细记述了作者沈复一生的游历。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文章一开始,沈复就交代了他所到之处和自己对旅行的看法:“余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惜乎轮蹄征逐,处处随人,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道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面自以为妙者,聊以平生历历者记之。”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故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面自以为妙者”,这里沈复所说的“心得”,就是旅行的真谛,只有用心品味,才能从景色中领略出趣味,这要求旅行者有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到此一游。”

整篇文章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浪游”有三次,一次是作者与好友鸿干探访“世外桃源”上沙村:“村在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篱茅舍,不愧隐者之居。中有皂荚亭,树大可两抱。余所历园亭,此为第一。园左有山,俗呼鸡笼山,山峰直竖,上加大石,如杭城之瑞石古洞,而不及其玲珑。旁一青石加榻,鸿干卧其上曰:“此处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旷且幽,可以开樽矣。”因拉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土人知余等觅地而来,误以为堪舆,以某处有好风水相告…酒瓶既罄,各采野菊插满两鬓。”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沈复与朋友知己之交,两人都无意于名胜景点,兴趣反而在那幽静僻远之地,上沙村恰恰是他们要寻找的雅士隐居之地。兴之所至,拉船夫一同饮酒,“或歌或啸,大畅其怀”,性情中人、不拘小节,兴尽采摘野菊插满两鬓,旅行的快乐跃然纸上。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第二次是在“火云洞天”,见山僧而发出的感慨:“席中有肉馒头,小沙弥眈眈旁视,授以四枚…他日余邀同人携(木盍)再往,老僧嘱曰:‘曩者小徒不知食何物而腹泻,今勿再与。’可知藜藿之腹不受肉味,良可叹也。余谓同人曰:‘作和尚者,必用此等僻地,终身不见不闻,或可修真养静。若吾乡之虎丘山,终日目所见者妖童艳妓,耳所听者弦索笙歌,鼻所闻者佳肴美酒,安得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哉?’”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小和尚因为嘴馋,吃了作者给的肉馒头,结果导致腹泻,原来是吃惯了粗茶淡饭的胃腹已经受不了晕腥肉味了。沈复不由得感叹:“要当和尚,得到这种偏僻之地,终身不见不闻,或许还能修身养性。若是在我的家乡姑苏虎丘山,成天所见皆是妖童艳妓,耳畔所听皆是笙歌弦乐,鼻子所闻皆是佳肴美酒,又怎能做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呢?”其实放在现代也一样,诱惑太多、人们欲望太多,于是才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烦恼,“隐居”只是人们逃避诱惑的一种方式,一旦换了环境,内心未必能够同样平静。正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只有身心修炼到一定境界的人,才不会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任何时候都能看淡得失、处变不惊。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第三次是作者在广州“登花船”,即便沈复与妻子十分恩爱,但仍摆脱不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他们的概念里没有一夫一妻“婚姻忠诚”的概念,狎妓取乐被视为文人的一种“雅趣”,男人们也不会因为狎妓而觉得对不起妻子,像沈复这样只挑一个与自己妻子长相相似的妓女反而被认为是专情的好男人。“一夕之欢,番银四圆而已。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甚至一招两妓;余则惟喜儿一人,偶独往,或小酌于平台,或清谈于寮内,不令唱歌,不强多钦,温存体恤,一艇怡然,邻妓皆羡之。有空闲无客者,知余在寮,必来相访。合帮之妓无一不知,每上其艇,呼余声不绝,余亦左顾右盼,应接不暇,此虽挥霍万金所不能致者。”

别人都是“今翠明红”,而沈复“惟喜儿一人”,不像其他客人那样轻视蹂躏妓女,喜儿就被其他妓女所羡慕,而作者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男人,他自己也自鸣得意这种用心相交的待遇:“虽挥霍万金所不能致者”。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然而哪怕再温存体贴,在沈复心里仍旧是逢场作戏没有投入过多感情,在老鸨有心将喜儿嫁与沈复为妾时,他立即觉得是一种麻烦,害怕被纠缠,从离开广州后再未见过喜儿,倒是这个动了真情的喜儿,对沈复日思夜想,差点寻死殉情:“喜儿因余不往,几寻短见。”连沈复本人都觉得自己“薄幸”。

这是“浪游记快”中所用篇幅最多的一次“浪游”,在过去“男权至上”的社会,沈复对待妓女的脉脉温情成为那个时代人性的温暖体验,时过境迁,放在现代社会,恐怕他要被称为“渣男”了。

《《浮生六记》里“浪游记快”有多浪?妓女差点为他殉情!》by 山妖妙妙

很多人的旅行,内心都或多或少渴望着一场浪漫爱情、或纯粹一场艳遇,但不管你在旅行中艳遇了什么,最后生活还是会回归它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