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

2018-02-02 12:46:05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 咨询理论

《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b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01

你是一个技能水平很厉害的人吗?问你两个问题就大概清楚了:

1、你现在拥有几项技能?

比如能用英语流利表达、削一个苹果而皮不断、能即兴演奏的钢琴水平、单手磕开一个鸡蛋、驾驶山地摩托车、高山滑雪等等,这些都可以算上。

2、在朋友圈里,有几项可以确定第一?

比如我肯定是朋友圈一千多个人里,跳高跳得最高的。毕竟我曾经是国家二级远动员,学生时代经过了长期训练。

仔细想想,你肯定有某些天赋,能够超过身边所有人。

如果你第一道问题有超过20项,第二个问题超过10项,那么恭喜,你可以进入“20+,10+”的超级技能俱乐部。

如果是“10+,5+”也非常不错,可以称作多技能者( Multi-capability)。

当然,对于自己的评价,可能是出于自己的YY,很多技能本来也没法量化排名。不过大体能看出来你对自己技能的自信程度。

02 技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

之前问了问身边的人,第二项是0的人却大有人在。得到的答案是,多数人的技能修习,90%都死在了开头。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被“万事开头难”这句话骗了很多年。

仔细想想,技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呢?

答案是,电灯开关,即快捷方式。你只需要在墙上按那么一下按钮,什么电压、电流传导、镇流器、灯丝加热等等一系列过程就在瞬间自动化完成。

你所有技能的学习,都是这个原理。比如你生下来大脑就预装了“吞咽”这个技能,然后你喝奶、喝水、吃面包、啃羊排等等关于吃喝的问题就可以全部搞定。

再比如一个学搏击的父亲教小孩子打架,万一遇到冲突就“护头-直拳”,这两个简单动作就足以应付小男生的所有冲突。

《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b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原始人学会用火烤肉,过去要花7个小时候才能生吃一只鹿,现在2个小时就能吃完;

父母学会用微信聊天,可以发语音、发照片、可以视频聊天,这边短信时代的沟通效率大大提高。

所以,技能的本质是让我们的生活更轻松、更简单,也就是“一劳永逸”。

把自己搞得很痛苦、很励志的样子,要么就是方法没对,要么可能只是为了晒晒朋友圈吧。

03 如何设计技能

很多人学习技能确实比较痛苦,那是因为他们总是忽略自己的感受,拿着皮鞭抽赶自己,这是一种被动状态。

但想想你玩游戏的状态,游戏从来都是一开始就立即吸引你,然后让你废寝忘食,成为了骨灰级玩家。

应用市场里有少量的“运用游戏思维去帮你提升技能”的App,比如背单词等。

但我建议的是,你自己学会“用游戏化思维”去开发自己的技能。

你也许从来没有做过产品开发,这没有关系。只需要学会一些开发思维,一样可以学会设计你的人生技能,这并不困难。

主要包括三个原则,我把它形象化为“希腊众神的游戏”,方便你的理解:

1、“众神之神宙斯”,神设计世界, 你应该当自己的神,思维服务你的肉身。

2、“普罗米修斯”,曾经从天庭偷来圣火给人类,让人类有了生存的底层逻辑。而设计技能的底层逻辑是“最小必要知识”。

3、“海神波塞冬”,三叉戟是波塞冬的象征,所有神力都来自于它。这里代表技能开发时,必须用到“工具逻辑”。

04 “众神之神宙斯”-技能设计

神设计世界, 你应该当自己的神,设计自己的人生技能。

这里解决,“什么是设计技能的步骤”这个问题。

《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b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还记得把“把大象放冰箱”是哪三步吗?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塞冰箱;第三步、关闭冰箱门。

这是一个笑话,但老外在遇到搞不定的问题时,的确就是这样——拆分问题。

但拆分的关键在于——最小可操作原则,即拆分到不用动脑,路边老太太都可以动手操作。

比如中餐菜谱的介绍会出现“加入盐少许”这句话。“少许”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就没法操作。

而西餐菜谱会写上“盐5克”,如果你买了计量勺,那就可以很准确加盐了。

再比如你问中国的驾校师傅,在路上什么时候我才能变道呢?师傅可能回答,“超过后车50米的距离”。你没法拿个尺子去量啊,这就不好操作。

而美国的驾校里有一个明确的规则,在你侧后视镜可以看到后车的后车轮时,就确定可以变道。这就可操作了。

在具体的设计环节中,主要有“定义事件-条件分析-设计流程“这三个部分。

比如前几年我一直尝试早起,却很难坚持下来。网上查了一下,各个网友分享的方法也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于是就自我设计了:

定义事件:早起是感受和意志力的博弈。

早上往往迷迷糊糊,妄求增加意志力来做到早起,实在坚持不了太久。那么提升感受,就显得很重要了。

条件分析:提高感受有哪些具体条件呢?

1、人的睡眠有四个阶段,从眼动期(REM)醒来,人才是最舒适的状态(详见《睡眠革命》)

2、日光逐渐唤醒身体,比突然用闹钟唤醒好很多

3、冬天早起外面很冷,要做到起床很舒适。

设计流程:提升感受,减少意志力的使用

1、一定睡够5个睡眠周期(每1.5小时为一个睡眠周期),在第5个周期的REM时期醒来。

2、卧室放一个唤醒灯,5:30-5:50的时候开始逐渐点亮

3、把手机放客厅,设置5:50的闹钟,那就不得不起床关闹钟了。

4、准备好衣服在床头,起床立即穿得像在被窝一样暖和。这点太重要了,不会让我感觉起床有多痛苦。

唯一需要意志力的只需要第3条,但其它感受已经很好,这让整个早起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05 “普罗米修斯”-底层逻辑

普罗米修斯曾经从天庭偷来圣火给人类,让人类有了生存的底层逻辑。而设计技能的底层逻辑是“最小必要知识”。

这里解决,如果你是一个新手,如何去解决那些复杂体系的问题?

《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b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什么意思呢?

比如你教小朋友骑自行车,如果给他讲一大堆平衡理论,动力理论,他还是学不会自行车。

实际你只需要告诉他一个原则(最小必要知识)——“向前奔跑的自行车不会倒下”,他自己瞎捣鼓,很快就学会了。

之前我提到了“早起”的设计原则,它的最小必要知识就是“提升感受”。

但这个比较简单,如果面对那些复杂的技能呢?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作为新手,我如何能够去设计流程,这是个悖论啊”!

不要低估自己的折腾能力。还是一样,先花时间搞懂底层逻辑,即最小必要知识。

举个自己的例子。

我的公司前两年有和日企打交道的可能,虽然可以聘请翻译,但本着作死的原则,我还是打算自学日语。

我仔细回顾了一下可能发生的对话场景,包括商务会谈和一些衣食住行的日常用语。发现所有表达可以用三个底层逻辑来概括:

1、我这边的情况(陈述客观事实)

2、我想做些什么事情(表达主观意愿)

3、你那边什么情况(询问对方情况)

根据这三个逻辑,每个逻辑分别填充了表达公式,分别是:

①我(们)是××、②我有××、③我做了××

④我想做××、⑤我想获得××、⑥我喜欢××

⑦你(们)是××呢?⑧你有××呢?⑨你做了××呢?

然后就把9个句式每天早上反复读,比如“我(们)是××”就是“わたしは××です”、“我想获得××”就是“××をください”。

《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b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然后记了些单词,第一周时间,就算基本入门了。

第二周又扩充了词法,日语词法变形确实相当变态(如图)

第四周又扩充了15个句式,总共24个句式就基本囊括了日常表达了。

期间,我一直使用Tandem这个国际交友App,每天也和日本妹纸聊得热火朝天。花了两个多月,后来也算可以做到交流了。

《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b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当然,学一门外语口语确实不难。而我最近也有意提升英语阅读技能,因为写作需要大量素材,而70%的英文原版是没有翻译的。

如果你有类似兴趣,不妨我们一起探讨,设计一套“提炼英文素材”的技能方案出来。

06 “海神波塞冬”-工具逻辑

三叉戟是波塞冬的象征,所有神力都来自于它。这里代表“工具逻辑”。

在这里我想表达,“有了底层逻辑,应该把更多事甩给工具。”

《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b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人体的自动化工具,它让我们变轻松,请不要忘记这个原则。

比如我学日语这事,当时的需求就是交流,而不是刷自我存在感。完全应该找翻译,自己学习真是作死。

工具本身是人类身体的延伸,但多数人难以做到这点。

因为他们使用计算器,就会显得自己数学不行;使用自动炒菜锅,就会显得你不会做菜。

生而为人,我们必须要保留自己那点弱小的存在感,在机器大肆进步的今天,这确实让每个人都挺为难。

但我的建议是,一定要使用能力范围内,最强大的工具。

因为你使用了计算器,才不至于时间浪费在初级的数学运算上,你才能去解决更高级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大的存在感。

再比如对于写作收集资料这事,不知道你会因此花多少时间。钱钟书是誊写笔记本,李敖是直接用剪刀剪下粘贴,但我直接弄了个数据库(并不成熟,欢迎探讨)。

因为一定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最高级的技艺中去,剩下的让工具做吧。(BTW,“专业的老师”应该是你思维延伸或帮助你建立思维的工具,不要被动学习)。

《未来简史》有一句话是这样说,在古代,力量来自有权获得资料;而到今天,力量却是来自知道该忽略什么。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疯狂进步,放下昨天,才能拥有明天;放下技能,才能获得更高级的技能。

07 结语

自从接触人工智能开始,我就十分惊叹人类的脑体结构,是如何被造物主造出来的(似乎透露了什么…)。某种意义来说,你的脑体硬件系统,至少相当于iPhone1000代。

所以,请不要浪费你与生俱来、生而为人的天赋。

开发自我,一定是这个世界最有乐趣的事情,没有之一。

但技能和工具并不是万能,你可以百度中午的菜谱;但没法查到你的职业该如何规划;你可以Google翻译一段文字,但不能查到文章接下来该怎么写。

下一篇文章,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人类的高级技艺。

再次引用《未来简史》中的一句话,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延伸过去,而是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设计,你即将引以为傲的人生吧。

End.

『说明』

这是“无处不在的自我突破”系列第六篇,主要探讨技能这个问题

修行尚浅,本应闭门不露。文中自己案例列举很多,只为把文章写清楚。还望海涵!

《你要如何快速练就一个骨灰级技能?(绝不是10000小时理论)》b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此文写了整整1周,你花1秒点亮下面的“喜欢”,就可收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