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两面人”】
剖析“两面人”
“两面人”具体来说,就是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男人面前装白莲花,背地里各种恶毒事。在这个人面前是另一个人坏话,在另一个人面前说这个人坏话。反正就是你在表面上看到的人和他真正的内心世界是大相径庭的。
换句话说,就是某人很虚假,口是心非。比如,某人在一个人面前表现的很善良,但是在暗地里却是十恶不赦的。反正就是你在表面上看到的人和他真正的内心世界是不符合的。
人终究是要在社会上生存的,其实有两面性是很正常的,就像你会对家人撒娇,但是对陌生人就不会。
其实,对于人的两面差别很大还是有原因的,就像有一些孩子,在学校老师那里和在家里就不一样的。可能有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对一件事情的态度不一样。
就像我妹妹,在我面前总是说不喜欢和男生玩,没有什么男性朋友之类的,但是有一次我去她学校接她放学,本来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偷偷的躲起来看,准备吓她一下,就看到她和男生一路大打闹着出来了。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由一个什么都不懂得的孩子,一步一步慢慢的遇到了挫折,遇到了问题,遇到了一些事情,知道了什么可以做,什么可以说。
就像你在家里撒娇,可能家里人就会原谅你,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人惯着你一个道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现实,可是在家里你毕竟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人类心理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这种成长对于个体来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是扭曲一些自己本来的需求,把这部分需求转变成某种符合社会规范的东西。
不管是两面差别有多大,只要对你的时候,是真诚的,不管是他的那一面,那都是他和你最舒服的状态。
就像你自己其实也是有很多面的,那么你和他在一起,你又是自己的哪一面?
两面派的人永远是当人一面背后一面,对待不同的人有两副不同的面孔,他们的虚伪都是藏在骨子里的,根本没办法解释他们天天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反正我觉得他们有一点很统一,那就是他们都会假装清高,但是骨子里比谁都计较,这也是我觉得他们最虚伪的地方。
就拿女儿的室友举个例子吧,刚开学的时候女儿就真的被她那种单纯的感觉给蒙蔽了,以为她是一个对人很好、很和善的人,其实骨子里真的虚伪的很,而且对人完全是两面派,你对她有用的话,她就会对你超级好,如果你没什么价值的话,就对你超级冷漠,最重要的是极其小心眼,特别爱记仇。这些也许是那些两面派的虚伪的表现吧。
女儿刚跟她一起玩的时候,她们关系还可以,她对女儿也还好,但是有一次班级开了一次辩论赛,她们两个一起去参加,没想到一轮一轮还真的慢慢地打了下去,其中有一场的时候,女儿因为有事情想要找个同学替她一下,然后女儿真的问好了一切,觉得这件事可以圆满完成的时候,对方就过来质问女儿,问怎么这么不负责任,不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女儿当时真的也是忙昏了头,也不想跟她吵,就最后还是妥协去参加了辩论赛。女儿以为她就不会怎么样了,谁知道在背后说女儿不把班级荣誉当回事儿,在背地里也不知道贬低了女儿多少。
但是,最让女儿觉得她是一个两面派并且很虚伪的是她在后来的班级生活里一直拿辩论当借口,从来不为班级或者宿舍做一点事,永远都是去巴结那些有权的学姐学长或者是辅导员老师。曾经她自己在宿舍里说过最讨厌看别人攀关系,现在却变成了最喜欢攀关系的人,也是真的够虚伪的。她说女儿不关心班级事务,反而她自己却变成了这样的人。
而且她对待同级的同学都是看能不能帮到她,帮不到的就永远一副臭脸,感觉很瞧不起别人的模样,能帮她的就笑脸相迎。学姐学长就更是这样了,她几乎都是去攀那些比较厉害的学姐学长,就是希望别人可以将来拉她一把,没用的完全不在意啊。
最重要的是,她在女儿宿舍人只剩下她们两个的时候,公然带了一个人进来说自己宿舍人的坏话,把自己装的极度可怜,抹黑宿舍其他所有的人。女儿觉得这种虚伪而且两面派的人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双面性格的人遍地都是。具体表现在不同的人面前表现出不一样的性格。就拿最简单的来说吧,很多人在工作中与生活中性格与行为就有很大的差距。
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本质原因就是人具有社会属性,当我们进入社会就要开始学会慢慢去适应这个社会,在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改变,随之性格也渐渐的会有所改变。有人说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也赞同这种说法,人之所以有双面性格就是人的本性和后来的生活中由社会改造后的性格组成的双面性格。
人之所以有双面性有两方面的原因,前面说的适应社会是一方面,在适应社会的同时造就了我们一种性格,但是我们还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很多人不愿意摒弃自己原有的性格所以就导致有的人具有双面性格。为了能够更好的和社会融合又不得不去接受另一种思维方式,所以这就造成了人两面性格的存在。
所以一般人都会有两面性格,没有必要非要去否定或肯定什么。
他曾是从农村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干部,曾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人民教师,曾是“5.12”北川地震后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的前线总指挥……所有的长袖善舞与春风得意,却也引导着他步步走进深渊。退休颐养天年的美好畅想,在权力、金钱的引诱下成为铁窗囚徒的一场空梦。翻天覆地的身份转变,大起大落的人生轨迹——是造化弄人,还是另有玄机?
1958年5月,孙兰雨出生在聊城市阳谷县的一个小村子,因为家境并不富裕,18岁时他就进入当地一家工厂工作。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有了稳定的工作,过几年娶妻生子,当一个正八经的工人,他已经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种了一辈子地的祖辈出息多了。可是孙兰雨却并不满足,这个骨子里有一股倔劲的年轻人一心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一次高考,两次高考……功夫不负苦心人,1978年10月,孙兰雨顺利考入河北地质学院经济管理系学习。
毕业后,孙兰雨到北京地质矿产部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担任了两年教师。作为一名刚毕业就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孙兰雨和他的学生年龄相仿,他工作严格认真,非常有才华。1984年10月,孙兰雨回到家乡聊城阳谷,从县政府办公室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做起,秘书、副主任,计委主任、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直到2001年1月,他将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自己的家乡。
孙兰雨主政期间,主持了当地很多重要项目,有力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他从一名职工逐渐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其中的付出和贡献可想而知。他情绪沉稳、思维敏捷,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很有才华,毛笔字写的很棒。他从最基层的岗位走上来,充分说明他有能力,有想法。但是他绝不是一个“老好人”,在领导和同事眼中,孙兰雨工作作风强硬,爱搞家长制,一言堂。对于不同于他的声音,他从来都不屑一顾,可以说在他自己心里,他就是绝对权威。
2001年1月,孙兰雨被调至高唐县,4年后被任命为高唐县县委书记,46岁便主政高唐。然而,外人眼中顺风顺水的仕途,却因为一次“意外事件”画上了句号。
2007年底,有媒体报道高唐县几名网友因为在“百度贴吧高唐吧”发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看法,被予以刑事拘留,原因是涉嫌“侮辱”、“诽谤”时任高唐县委书记孙兰雨。2007年1月31日,县公安局以“情节轻微,不认为是犯罪”和“发现不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为由,分别宣布对案子予以撤销。
孙兰雨作为全县“一把手”,企图用手中的权力快速、直接解决任何问题。他的这种特权思想和霸道作风由此可见一斑,这也为他日后的种种作为埋下了祸根。
2008年2月1日,“网红书记”孙兰雨被免去高唐县委书记职务。
纵观孙兰雨的人生,我们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分两个阶段。在2008年以前,他是追求政治上进步的人,在职期间也作出了很多值得肯定的政绩。但是因为这次事件被免职,这对他的影响很大。
免职像一盆冷水一样泼在了孙兰雨的心头。一向顺风顺水,甚至呼风唤雨的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竟会陷入这样的局面。孙兰雨赋闲在家,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通。他突然觉得,自己从前的克己勤勉现在看来是如此可笑——他的心态开始扭曲了:既然仕途无望,不如转而求财。
有了这个想法,他就开始实施了。一天,干工程的侄子来找孙兰雨商量事情,孙兰雨敏锐的抓住了其中蕴含的“商机”。
他的侄子从事建筑行业,孙兰雨利用这层关系,违规出资创办建筑公司,由侄子在前台抛头露面,他在幕后利用职务便利承揽工程。
这段时间里,孙兰雨不仅忙着赚钱,也在时刻寻找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2008年5月12日,举世震惊的汶川地震发生。在这场7.8级的大地震中,离震中约80公里远的北川受灾情况极为严重,近8成建筑垮塌,整个县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灾后重建工作刻不容缓,作为四川的对口援助省份,赋闲在家等待安排的孙兰雨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聊城市援川办副主任、援川前线指挥部总指挥,第一时间奔赴北川。
震后的北川受损严重,百废待兴,条件非常艰苦。春寒料峭的天气、蜀地连绵的阴雨、更有不时发生的余震严重威胁着援建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正是在这里,孙兰雨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强硬的工作作风让他如鱼得水。他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不畏艰险地冲在援建最前线,最终及时圆满完成了援川工作。
然而,在舍生忘死的光辉形象背后,却藏着不可告人的隐秘。他一边顶着余震忘我工作,积极开展灾后援建,另一边也不忘顺手捞一把: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之前经营的公司经验,通过工程承揽等方式进行权力寻租,中饱私囊。
经查明,自2009年春节至2014年10月,犯罪嫌疑人孙兰雨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接受请托,为其在援川工程项目争取、援川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管及援川工程款拨付等财务共计人民币143万余元。
2010年9月,凭借着援川工作中取得的出色成绩,孙兰雨被任命为聊城市发改委主任,主要负责为企业申请国家扶持资金,跑立项。他敬业、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因为要到全国各地出差,他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回家,甚至连八旬老母生病都无暇顾及。
职务的升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孙兰雨开始了更加疯狂的敛财——数额越来越大,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索取,直至把手伸向公款公物。2015年,孙兰雨调任聊城大学副校长,已经57岁的他终于远离了繁忙的工作和四处奔波,他的儿子结婚不久,小孙女也刚刚出生,在所有人看来,这个忙活了大半辈子的老领导终于可以歇歇,准备颐养天年了。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孙兰雨所愿。2015年4月13日,省纪委对孙兰雨立案调查。2015年8月,该案由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指定临沂市检察院管辖,临沂市院反贪局的检察官们就在此时接手了这个案子。
原来,在案发前检察机关刚刚查办了一批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就有孙兰雨的老下属。坊间一时纷纷传说:孙兰雨就要出事了。这就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孙兰雨开始转移、藏匿违纪违法所得,企图掩盖违纪违法事实,给办案增加了很大难度。
孙兰雨已经有所警觉了,加上他之前被免职过,可以说已经变成了惊弓之鸟。他多次转移字画、首饰、黄金等贵重物品和现金,与他人订立攻守同盟,向行贿人退回少量赃款赃物,甚至对行贿人进行威胁。
自以为掩盖好了一切的孙兰雨心存侥幸,始终不肯交代问题,案件一时陷入僵局。面对这样的局面,检察官如何打开突破口,把案子办成铁案?
孙兰雨在接受讯问的过程中,在关键问题上刻意回避,推卸责任企图逃避惩罚。鉴于孙兰雨的这种状态,确定了“以证促供”的办案思路,就是要先把证据固定好,用事实说话。
整整半年的时间,检察官在不分昼夜的高强度异地工作中度过。他们还清楚的记得,当他出发前往聊城开始参与案件侦办时,家门口行道树上才刚刚冒出新芽;而等到案件办完他再次回到家中,树上的叶子早已随着秋风掉了满地。寒来暑往——他竟错过了家乡的整整一个夏天。
孙兰雨在担任聊城市发改委主任期间,接触面非常广,为了办公方便,他在北京设了一个驻京办,用来专门接待。其贪污、受贿犯罪涉及车辆采购、发票报销、保险业务发展、专项资金申请、工程承揽、工程款拨付、岗位调整等7个领域,基本覆盖了他的主要职权领域。而且他不只收受现金,银行卡、手表、甚至一些精美的工艺品他都来者不拒。
值得一提的是,孙兰雨曾借口工作用车,把本应打入聊城市发改委的55万公款拿去为自己的儿子买了一辆奥迪车。他万万没有想到,千算万算,恰恰是这笔钱成为了他犯罪的有力证据。
十分的虚伪,弱爆了的说,生活中不乏一些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与此同时,他们可能和别人说的是一件事一个看法,在和你说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这种事情我也是遇到过。
当时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同事就是十分的恶俗,经常说话不算数,表面好好好,背地里却一直捅刀子,可谓是让人发指,大跌眼镜,当时把我气的火冒三丈,总觉得她在针对我,后来我发现原来她就是这样的人,用口蜜腹剑形容也不为过,并不是刻意的针对谁。
我们一方面可以理解他们这一类的人群特质,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采用心理防御来保护自己,与此同时获得自己想要的安全感,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虚伪和两面三刀已经伤害了很多人。他们是身处其中而不自知,自以为自己已经掩饰的很好了,实际上却早已经被其他人看穿了,大家只是看破但是不说破而已。其实表面上大家和他人缘都很好,但是实际上如果共事的话,其实还不一定怎么样呢,因此虚伪的人总是会被他人看穿其没有立足之地的。
因此我们要杜绝做两面派,要做真诚的人,有需要尽管提,有看法也要多和大家去沟通,多互相理解站在彼此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人前好好好,人后却什么都不行,这样是很难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的。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些职场上的两面三刀,虚伪的人总会被现实狠狠的一击,最后一败涂地。
丁俊贵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