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仪容举止 六朝士人

2018-02-08 22:37:03 雪雪泥

雪雪泥 > 阅读方法

六朝士人对“容止”前所未有的关注

《12.3 仪容举止 六朝士人》by 雪雪泥

01 士与士人有何不同?

士的阶层早在西周、春秋时代就己经出现了。

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几与庶人相接;在宗法上,大夫臣士,士依附于卿大夫,不得有僭越之举;在经济上,士有一定数量的“食田”,禄足以代其耕,可以不劳而食;在文化上,士受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多种教育。他们的社会职业因而是多样化的,或充任武士,或作卿大夫的邑宰、家臣,或在天子、诸侯的宫廷和基层行政机构中担任一般职事官。

春秋中后期,士作为一个社会等级逐步解体。

由于礼崩乐坏、宗法制松弛以至于瓦解,士失去了生活保障,除了六艺知识,已经一无所有;另一方面,士在失去“铁饭碗”的同时,也摆脱了宗法制的束缚,不再受卿大夫的役使,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

而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使得各诸侯国争相“尚贤”“使能”,从而刺激了社会对智能、知识的需求急剧增长;以传播文化与政治知识为主的私学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不仅培养出大批文化人,而且形成“不争轻重尊卑贵贱,而争于道”的文化理念。

种种历史机缘的遇合,促成了士人的崛起。后世之人常将士人与僧俗道士相互比较品评。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
俗僧之学经律,何异士人之学《诗》《礼》。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
苻秦王嘉作《拾遗记》,已造其端。 嘉本道士,不足论, 唐时士人乃多为之。
02 六朝士人与“容止”。

道不尽的古今佳话:士人与棋、茶、绘画、诗酒、雅舍、山水、古玩、花......

王羲之父子的情趣各不相同,王羲之爱鹅,王徽之好竹。王羲之为魏晋六朝书圣,而六朝士人与“容止”也有许多瑰奇的故事。

容止指仪容举止,在《世说新语》中有时偏重讲仪容,例如俊秀、魁梧、白净、光彩照人;有时也会偏重讲举止,例如庄重、悠闲。

主要是从好的一面赞美魏晋人物,个别也讥弹貌丑。

《12.3 仪容举止 六朝士人》by 雪雪泥

《世说新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条目是直接描写六朝士人的容貌举止,也可能着重写某一点,例如眼睛、脸庞,或者某一动作,例如弹琵琶。

《世说新语》中还有一些条目只是点出“美姿仪”等,而不做具体描写;有的用侧面烘托法,表现人物容止之美。

《容止》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十四门,共讲述了三十九则魏晋时代评论人容貌、态度、举止的故事。

六朝士人作为魏晋一个特殊的阶层,对“容止”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容止》映射出魏晋时期士人审美情趣及精神状态,为探究魏晋时期士人生活状况提供了一定依据。

例如第十九则说的“看杀卫玠”;第14 则记王武子“俊爽有风姿”,可是看见卫玠就感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都没有正面涉及卫玠的容止。有时也用对比的手法,如第三、四、十七则.或者用品评的方式说出,如第三十则。

士族阶层讲究仪容举止,这成了魏晋风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仪容风采有时甚至能借以活命或办成事情。例如第二十三则记陶侃因苏峻作乱事欲杀庾亮,可是见到庾亮后就不一样了,“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12.3 仪容举止 六朝士人》by 雪雪泥

从此足见注重容止是当时的风尚。

另外,在赞美声中还可以看出一些名士羡慕隐逸、追求超然世外的举止风姿。

例如第三十三则赞叹“此不复似世中人”,第三十六则欣赏“寝处山泽间仪”。

这大概都因顾盼生姿、闲适自得而引发人们超尘出世之想。

阅读链接:

《一起来读世说新语》目录

上一篇

目录

已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