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摆渡人》
《摆渡人》这本书有两个很大的亮点使我觉得惊喜。其一,就其故事本身来说,富有独具创新的想象力。我觉得这点很难得。毕竟古往今来天下小说无数,还能写出如此有新意的故事实属不易。书中的摆渡人是个分外特别的职业,他负责引领人死后的灵魂穿越危机四伏的荒原抵达另一个世界。稍有不慎,灵魂便有可能灰飞烟灭,彻底消失。书中的女主人公迪伦坐火车去看爸爸,在途中火车发生事故,迪伦不幸遇难。之后,迪伦的灵魂遇见了她的摆渡人崔斯坦。两人在历经一系列事件后暗生情愫。而摆渡人与他负责引路的灵魂相爱在一开始便是不被允许的,崔斯坦作为摆渡人无法跨越荒原,而迪伦的灵魂其最终命运是跨越荒原抵达另一个世界,两人的结局注定是分离。后事如何此处不细说。
其二,我惊叹于作者精彩无比的心理描写。其实故事非常之简单,人物也寥寥。整个故事恰似一根向天而生的竹竿,毫无其他枝枝叶叶。但是作者巧用心理描写,将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写得跌宕起伏,令人一读便不愿释手。我一直想买一本《摆渡人》的实体书作为收藏,其中的心理描写片段很值得我学习。
再谈一谈这个故事的主题。故事的背景设计得很奇妙,但切入口很小,它将故事的重心落在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上,从而表现其主题。作者借虚构的世界表现现世的人性。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是不是也如崔斯坦之前所遇到的那些灵魂一样,只正视自己的苦难,而从不把身边人的不幸宿命放在眼里。这一切看起来合情合理,无可非议。而女主人公迪伦则是第一个打破规则的人。摆渡人崔斯坦不知道他的过去,也不明白他的未来,他只知道他生来便是摆渡人。他摆渡着一个又一个的灵魂,一生都如此重复。每一个灵魂在得知自己已经死去的事实时,都会黯然流泪。最初,崔斯坦还会同情那些灵魂,但逐渐地,他在孤独无爱的环境中变得麻木,冷漠。而迪伦的出现令崔斯坦那颗坚硬的心变得柔软而温暖。她不仅能够坦然接受自己死亡的事实,还关心崔斯坦并悲悯崔斯坦作为摆渡人的孤独宿命。她关心并理解崔斯坦的苦难。迪伦最动人之处无疑是她身上所散发的真善美的光芒。我对她的勇气最为欣赏。一个人要有多勇敢,才会放弃安稳美好的未来而冒着灵魂灰飞烟灭的危险去寻找心中所爱。
另外,我由衷地向这本书的译者致敬。《摆渡人》的译者将这部外国文学翻译得极富中国古典美。其中译者巧妙恰当地运用了中国古典诗词如曹操的“百草丰茂”以及古风词汇,为这本书的语言添色不少。
最后,我想用《摆渡人》封页上的那句话作为我这段书评的结尾: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