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促销和折扣《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自传》

2018-02-23 15:15:03 想瘦成烟丝的土豆姐

想瘦成烟丝的土豆姐 > 阅读方法

《不只是促销和折扣《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自传》》by 想瘦成烟丝的土豆姐

其实一开始,似乎就没有把读者绕到某种充满叛逆气息的价格逞强里面去,而是通过行文里的各种极具真实感的心理细节,传递着一个初代富豪的倔强以及活力。他所想要争取的,正在为之争取的,追求争取到更好的……各种各样的鲜活桥段,即便是以零散的方式出现,也都表现出了足够丰富的层次感,来勾勒出一个离经叛道、逆势而上的企业家的样子——《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

或许,这个就是自传和他传的区别。自己写自己的故事,固然会有渲染或者某种程度的避重就轻,但是由于亲身经历的细节都会在回忆的过程中,因为后来年岁的积攒,用另外的形式栩栩如生起来,反而可以更为详尽的表达生命末端对这一辈子的感触。或许,有些桥段经过了时间,会变得和本来很不相似,但是山姆又很巧妙的引入了太多家人、同事以及合作者的评述,用别人眼里的自己,适时插入,以避免某种洋洋自得过于泛滥。而他传,本来传播学的世界就有信息损失的必然性,加上主人公或许下意识或有意识的想要隐瞒某些东西,使得著述人自以为净得真传,其实很可能只是做了官样文章——后者,那本《华尔街之狼》真是严丝合缝的落到了那个框框里头。

没错,我读完华尔街之狼的时候,完全没有觉得卡尔伊坎除了撒泼耍赖,有哪些过人之处,让那些见惯了大把钞票的人,能对他俯首称臣。

而山姆的自传真是不得了,从遥远的上世纪六零年代开始,他如何从一个小小的杂货店起家,然而如何面对充满恶意的嘲讽和观察,又怎样发现了某种契机——从其他商铺偷来好的点子,然后从它们的缺点上看到自己的机会,并且执着始终,最后变成某种自信和他信,是的,只要是山姆·沃尔德,他就知道他会赢。

尽管山姆把大量的笔墨都放在,如何精简成本、撇除多余费用、以最大的商品折扣和低价来为顾客省钱、寻求他们的满意。但是当你通读全书,你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价格至低的基本策略,不过是建立起家族品牌特立独行的外皮。究其内核,似乎看起来还高级一点,那就是真正的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不仅卖产品,还卖服务。

到了二十一世纪,你看到卖服务三个字,自然是觉得平常至极。就好像你回过头去看山姆的那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土气又疯狂的举动,似乎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然而在任何的时代,即便是螺旋式上升的世界,在任何的国度,即便是保守与激进拉锯的地方,你要发现后天就会成为潮流的东西且在明天让它实现,你就会知道自己一定赢。

山姆就是那样的人。

当零售业还沉浸在特许经营的坐收钞票中,他发现了顾客的期待,并且充分的使其实现。当国家陷入萧条的时候,他发现了折扣的意义,并使其转为驱动力。当信息共享被视为不可能的世界的时候,他已经以懵懂的眼睛,看到了庞大的数据流。

我不得不为山姆的敏锐惊叹。他的眼睛在庞大的组织中无所不在,且确实会看到某些被忽略的地方,然后从中发现沃尔玛的机会——当然,一开始,并不叫沃尔玛。当然,他也会有看不到的地方,于是他的另一项技能就凸显出来,他会找到看得到那些地方的人。

譬如,山姆非常诚实的面对自己谈判天分的缺失,并且深深的以他的弟弟巴德为傲——他也深知自己对细节的洞察力无人能及,那种亲力亲为的惊人活力以转化成企业文化的方式,推动着沃尔玛的发展。

除了领先于今天一点点,山姆还有某种令人错愕的倔强。他任何时候都不愿意放弃对竞争对手的研究,他们的机制,他们的方式,他们的运作,还有他们的团队。或许某种程度来说,他对于对手点子的攻击有失风度,但是他确实可以用那种非赢不可的倔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诚如他和他的伙伴们都一直坚持的,当你确认了那个目标——要做好的、顾客满意的零售业——你就要充分调动一切去实现它,而不是当你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成为了某种被关注的对象,就忘记当时的目标。

套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不忘初心。嗯啦,他颇为傲慢的嘲讽着那些死掉的同行,就是因为太过沾沾自喜而忘记了最初的目标,放弃了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所以死掉了。

是的,你的目标,不只是印刷在巨幅广告上的标题。它会是振奋团队的口号,也会是努力刻苦的工作——日工作16+小时,哎哟,让人胆战心惊的工作狂,工作狂团队,推着那个小镇里走出了的折扣杂货店,成为了全美最大的零售商。

对于高强度的工作,山姆有着另外的看法,他说是因为真正重视每一分钱,所以才会更加倍的努力。但是在我这样一个读者的眼里,我看到的是一个狂人的激情。他何以如此执着和坚持,只因为零售对他来说,无疑是浸入骨髓的挚爱。山姆也承认,他的幸运,是遇到且选择到了爱的行业,并且让他有源源不断的热忱去为它付出。

看起来也没有那么难。难得是,很多时候,你喜欢的东西,并不一定以你喜欢的样子出现。当你遭遇到这样的状况的时候,你会如何应对?山姆用他的爱和倔强和热忱,怎么都要把它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亦或是在判断其没意思之后,果断丢掉不喜欢的部分。

社会责任什么就不扯了,山姆用他回馈小镇的方式来表达对沽名钓誉式捐赠的鄙夷。

不过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承认了基层小时工和高级管理人员同样重要的价值。认为每个直面顾客的员工脸上,表达的正是公司给与他们的待遇。后面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待遇,实在是让心存阴暗,想要看到万恶资本主义是如何压迫劳动人民的我,颇为失望。不过,这未尝不是作为一个强大的富一代,在回忆往事时候毫不吝惜于大赞当年勇的心理补偿。但是究其理念来说,充分的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于工作的心理需求。尽管高兴的工作是工作,不高兴的工作还是工作,但是两者反馈出来的状况截然不同。前者笑脸迎人、让顾客如沐春风(请参见X底捞),后者必然是眼高过顶一门心思找不痛快的。

山姆真的很讨厌工会啊,对他来说,工会肯定是那种专事挑拨离间的坏人吧。他对工会的抵触,未尝不表达出他独断霸道的一面,结合他对于改革方案的小气,可见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老板。但是他对于基层员工商业价值的认同,想来是那个年份里很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以及各种各样的花招——在华尔街跳草裙舞之类——想来那些正统的企业家,就像他讨厌工会一样讨厌他。

不过他是真的不在意,甚至他说,如果他在意,沃尔玛大概老早就死掉了。真是,要不要那么直白?

唉,可是我读罢全书,居然还挺喜欢他那种充斥了不修饰的粗口、乡巴佬式的粗暴以及毫不掩饰的得以。没办法啊,成王败寇,他赢了,所以他有话语权,他成功了,所以他可以给出成功的准则。

洋洋洒洒的标题式结论,我也不是都认同。不过有几条还蛮好玩的,颇有成为刻薄金句的潜质。并不知道如何结束的这个段落,就用这些摘录来结尾。

不只是促销和折扣的零售业赢家,他的洞察、他的革新、他的执着、他的霸道,还有他的得意,都在这些并不是重点的句子里,活灵活现地冲着你笑呢!

#面对被挤兑的竞争对手:

我们只对顾客负责,只有顾客满意了,你的饭碗才有保障,没有人该对别人的生计负责

#关于分红的套话:

零利润的百分之一还是零

#关于劳资关系:

因为资方怎样对待员工,员工就会原样照搬以同样方式对待顾客

#关于大公司:

沃尔玛规模越是扩大,着眼小处就越是重要。因为这一点正是我们成为一家大公司的原因 ——从不在行动时把自己看成了不起的大公司。

#关于自己看不起的高层专业人士:

有些人总喜欢在自己身边摆上大堆人马来强调自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