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动》:吸毒贩毒者,绝不原谅
image.png
2011年10月5日上午,“华平号”和“玉兴8号” 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经证实,“华平号”上的6名中国船员和“玉兴8号”上的7名中国船员,共13人,全部遇难。被杀害的中国船员遗体非常惨烈:几乎所有的尸体均被绑住双手,头部缠满胶带,背部有众多枪眼……
image.png
2011年的我应该还在上高中,准备着可能会改变人生的高考,没有手机,基本和外界信息隔绝。湄公河惨案在我的脑海里只留下了淡淡的痕迹,或者说,那时候的我脑子里除了高考并无其他,虽说这是一个不错的理由,但是不得不说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2012年毕业,我18岁,我考上了还可以的大学。那年父亲说,我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多思考......于是,我从一个孩子,开始成为了一个可以和父亲谈天说地的“朋友”。我不怎么关注新闻,父亲却会实时关注新闻并和我说起。而那个被我忽略过的“湄公河惨案”再次浮上心头。
小时候,因为我把柬埔寨的“柬”念成了“shu”,被母亲批评,不认识不会读就不要不懂装懂,承认不知道没什么丢脸,可以通过询问、查找找到正确的答案。所以,那天看着电视和父母看到“湄公河惨案”的新闻的时候,我的脑海里除了“湄公河惨案”别无其他,所以便询问父亲而不敢案及揣度。我说,具体大概是什么样的事情,为什么船员会被枪支杀害,事情应该是2011年,怎么现在还在继续?是还没有解决么?因为我确实不知道时间的详情,也或许是事情的惨烈远远超过我的想象力,父亲的态度是我从未想过的严肃,父亲说,这比你知道的要残忍的多,母亲说,那是13条人命啊,你说,那得多惨。听过之后,我沉默不语,是啊,13条人命,那得多惨。
image.png
湄公河惨案发生后,泰国媒体传来相关报道,声称“华平号”和“玉兴8号”涉嫌武装走私毒品,在受到泰国军方拦截时开火,泰国军方还击打死一人,并在船上搜到95万粒麻黄素药丸和1支AK47自动步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随着大量船员尸体从湄公河上打捞上来,再加上附近的另一艘中国船只“华鑫6号”上目击者的描述,以及泰国方面的调查取证,真相逐渐大白,中国船只“武装贩毒”一说纯属栽赃陷害,这其实是“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脑糯康及其集团骨干成员与泰国个别不法军人勾结策划、分工实施,绑架并杀害13名中国船员的一起重大案件。
2013年3月1日,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在云南昆明执行死刑。
就像因果循环一样,事情的最终有了最后的定论。但这定论的背后是多少人部分日夜的努力和鲜血浇筑而成。那些破碎的永远无法重合,那些失去的无法挽回,那些发生的也没有办法当做没有发生。
image.png
2016年9月30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湄公河行动》正式上映。
那年,我大学毕业。
当《湄公河行动》行将放映结束时,屏幕上出现了14个真实办案中牺牲的缉毒警的名字。查看了资料,缉毒警是各个警种里面牺牲率最高的,比刑警还要高。全国目前有200多万缉毒警,单2013年一年就有220人伤亡。
我记得母亲从前和我说的一个真实案例,原谅我和母亲都没有很好的记忆力,都忘记了那个英雄的名字。母亲说,那是一个非常帅气的男人,卧底在毒贩之间,而成为卧底的代价就是必须吸毒,这是他成为卧底之后取得对方信任就必须做的事情,而终于在完成了任务,剿灭毒贩的老巢的时候,他却因为染上毒品必须进入戒毒所,那个时候的他已经不是当初那帅气的模样,那是天壤之别。母亲说,为了剿灭毒贩的老巢,他付出了青春,时光和感情,而一个人一辈子有多少的年轻时光呢。
我听过之后,心里最强烈的感受不是对英雄致敬,而是,如果没有毒品,如果人心不贪婪,如果没有毒贩该多好。
image.png
有人问,说为什么给嫉妒犬立碑,不给缉毒英雄立碑?@中警安徽给出了答案:因为毒贩会跟随前去祭拜的亲友进行报复,这是出于安全考虑……出于安全考虑,出于安全考虑,是啊,出于安全考虑,这样为我们挡住黑暗负重前行的英雄们,纵使连死后都不能“善终”。
image.png
《湄公河行动》的细节在我的脑海里已经逐渐模糊,但是留给我的触动却是骨子里的,是触手可及的冰凉,是含泪眼眶的五味杂陈。
影片开始,尸体漂浮在湄公河上,我因为坐在第一排,个子又比较低,当尸体漂浮出来的时候,就好像在我的嘴边,我被吓到了,比3D效果还要真实。而当影片一幕幕展开的时候,抱在怀里的爆米花成为了我缓解情绪的东西,我不停把爆米花塞进嘴巴里,我怕自己一不留神情绪泄露出来传达到四肢五官,影响其他观众。
image.png
13个中国人的尸体,被绑住双手,头部缠满胶带......我想过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会最终走向死亡,或天灾,或意外,或人祸,但我从没想过人祸会如此残忍。那是远行的父亲,儿子,母亲,家中还有在等待他们归来团聚的孩童、老人,而他们却因为这“人祸”再也回不去。子非鱼,安知鱼之痛呢?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想我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才算是合情合理。
为了还给这些逝者一个清白,公安部部长决定先派遣云南省厅禁毒总队的高刚来调查这个案子。高刚在去泰国的路上接到命令,由于糯卡在几国都是犯案累累,必须在其他国家之前抢先捉到糯卡,并叫高刚先去会会当地的情报员奇夫(方新武),这是与时间赛跑,是生存与死亡的较量。
枪支,硝烟、博弈、毒品、死亡、利益就这样交织在金三角的地带。
结果自不必说,糯康被抓获。
image.png
影片中的一幕幕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断手断脚的当地村民,毒枭逼他们种罂粟,不听话的就斩手斩脚。
在糯卡的老巢,从弱小部落被抓来的孩子训练成的童子军。两个小孩玩轮盘赌,当一个小孩不幸被爆头时,旁边的孩子却洒着沾满鲜血的钞票大笑!
被童子军拿枪扫射的郭旭,最后躺在病床上,必须以失去一条腿作为代价换回生命,何尝不是以嫉妒警察的生涯作为代价呢?郭冰抱着失去腿的哥哥忍声痛哭。
高刚在草原上追捕糯康,但是草原上遍布暗雷,缉毒犬啸天凭借着极强的灵敏度和速度破坏一路上的暗雷。但是却被追来的宋哥一路人扫射,中枪身亡,高刚忍痛用树叶把啸天埋在一边还要继续追捕。
高刚和失血过多的糯卡先绑在直升飞机上,此时丧心病狂的宋哥拿起机关枪不停的扫射直升机和吊在空中的高刚、糯卡。在船上掩护的方新武把心一横掉头撞向宋哥,顿时火花四溅,两艘船被炸得粉碎,只留下一小朵蘑菇云。
......
image.png
《湄公河行动》不是英雄不灭,是现实的微缩版,郭旭失去的腿,啸天的尽忠职守,方新武的拼尽全力......这一切都无法回来,弥补也弥补不回来,电影已经如此残酷,现实呢?现实要比这样惨烈多少倍呢?我不敢想象,也不想想象。
我记得我看完电影之后,和妈咪说,如果没有毒品多好,如果没有人吸毒多好,缉毒警察也是人啊,也有家啊。妈咪说,人要知可为可不为,纵使不能像缉毒警察一样去真的面临前线,你要知道你自己应该做什么,你要为你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知道不去做不可为的事情,就是对这个社会做出的最基本的负责任了。
我沉默了,我曾经想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曾想过某些吸毒的人、明星,真心悔过,就应该给予被原谅的机会。我曾和母亲说,那些吸毒的明星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了,母亲说,压力大,谁压力不大呢?你压力不大么?是啊,压力大?真的不是好的借口和理由。
原谅了他们,谁来给那些逝去的缉毒英雄们一次机会呢?如果原谅他们,这些缉毒英雄就能回来,我愿意原谅千次万次,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虎门硝烟。
中国为禁毒于1982年成立第一支禁毒队,这支队伍至今,已抓获嫌疑犯32万余名。 30年来,他们所面对的毒贩,武器日渐精良,这支警队已有360多人因伤躺进医院,40多人牺牲。
《湄公河行动》,向英雄致敬,我们这些活在英雄守护的净土后面,尚不能冲上前线,那么就守好自己,知对错,知是非,知可为,知不可为,可否?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如果《湄公河行动》是这样的话,这样的美化和高度我宁愿永远看不见。
向英雄致敬。
image.png
————————————————————————————————————————
文章参考: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427d0d5ada41d4c9075bccc8fr=qingtianlemmaId=6905002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