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场景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学习笔记

2018-02-28 18:17:20 王殿波

王殿波 > 读书笔记

《第六章 场景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学习笔记》by 王殿波

第六章 场景

提纲是叙事的骨架,将其变成血肉之躯的并不是章节,而是场景。

——彼得·鲁比

稳定故事的三脚架是人物、动作和场景。

电影里面几乎全是场景。写作方面也应该构建尽量多的场景。这时候,我们最好把自己看成剧作家,我们做的应该是搭建一个舞台。有了舞台故事才会发生。这时候人物才会行动起来,并且会表演出一幕幕好戏。

场景的目的是为人物行动提供空间。就是说动作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场景描写而构建场景。

我一直以来就不善于描写场景。去年才知道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场景描写。

1

挖掘内在的场景

故事中的一个画面或者一首歌曲能够激起读者的情感波澜。有天赋的作家会利用读者的记忆组合,采用各种方式在读者脑海中创建出一个世界,并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这就是美国好莱坞叫做电影梦工厂的原因吧。电影也好,小说也罢,无非是在读者脑海中构建一个梦境。

所谓的作家天赋也就是这种构建“虚构梦境”的能力。

场景尽量简明。

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2

选择场景

五千字的文章有三到四个场景就够了。

场景选择要集中在主人公身上。好的场景:

导致下一个场景的发生,创造出因果联系;

受主要人物的需求和欲望驱使;

探索人物为了解决困境而实施的各种策略;

展现能够改变人物立场的行为,并与故事结尾息息相关。

故事就是战争,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场景就是战场。场景里面必须有冲突,故事前进的动力就是战胜困难。

3

报道场景

描写场景过程中涉及的细节必须有意义。

我们描写场景的时候,着重描写什么,那么这个东西就一定要在故事中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没人想开枪,就千万别把荷弹步枪放在舞台上。

跟主题无关的就别写。

4

透露真情的细节

好故事都能够阐述一个大道理。

出色的故事作家都能发现生活的“小小真相”。这些小小真相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场景。

5

集体细节

抽象阶梯是前面的内容。抽象阶梯底层就是场景展示,它会让我们感到真实感。

在抽象阶梯底层之上就是群体、街坊邻里,乃至于更加宏大的场景。

这需要用集体细节描写场景。

6

空间

舞台是三维的。

作者要尽量描写每个维度。设定场景之后,读者才能感觉到体积、空间和维度。加之产生感官上的感觉。

7

确立镜头

关于镜头我们应该不会陌生,这年头谁还没看过几部电影啊。

电影中的变化多端的镜头,为我们展示出来了诸多场景,想象一下如果写作也能做到这些,文章的震撼力将是不言而喻的。

8

结构

反差,这个词第一次见到,是在一本书,关于摄影的书里出现的。没想到文学上也需要这个东西。

9

氛围

所谓氛围将是一种感觉。

场景不应该只是景物描写,还要能够让读者产生感情上的变化。

10

布景

布景对于区域叙事尤其重要。

布景包括,景观、声音、气味。

11

赋予场景生命力

生动的细节,构建出一个真实的场景,真实,才会赋予场景生命力。

行动起来,让人物在场景中动起来才能使读者进入场景,这时候真实感便油然而生。

12

场景的构建

提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纲,而是场景提纲。

叙事弧线上的场景,一个场景的结束应该是下一个场景的开始。故事线上的场景应该是因果关系的。

画叙事弧线的时候,要注意每一个场景即是故事的结束,又预示着接下来发生的故事。

总结

场景也应该为动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