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晨读第207天:优秀领导以勤奋赢得人心
姑苏老三/晨读+书评
全文1668字 | 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当看到比任何人都努力、辛劳的老板的形象,员工则会怜其辛劳,从而振奋精神,为公司尽心尽力。
___世界著名实业家、哲学家 稻盛和夫
位居于众多国民之上者,应努力做到时刻谨言慎行,戒骄戒奢,图节俭、戎浪费,谦恭朴实,勤于本职,精励图治,成为民众的楷模。一般民众若不为领导者的勤奋工作和简朴生活所感动,不对领导者起怜恤之心,则政府的命令难以得到执行。
然而,现今虽为维新之业始创,有些人却将家里装饰得甚为奢华,平日也锦衣玉食,更有美妾相伴。而整日脑中盘旋的也只有敛财之道,完全无法实现维新的真正目的。事到如今,戊辰之战这一正义的战争也俨然沦落为只图肥私、利私欲之结果,念及此事,深觉无颜面对国家,面对战争中的牺牲者,眼泪长流。
——遗训第四则·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日本明治维新领袖
所谓“位万民之上者”,即政治领导者。若将此套用于企业界中,则也可以理解为“处于领导岗位,统领众员工的经营者”。
具体说来,即“处于领导岗位的经营者应努力做到时刻谨言慎行,戒骄戒奢戒浪费,谦恭朴实,勤于本职,励精图治,成为众人的楷模,员工若不对他起怜恤之心,不为他的勤奋工作和简朴生活所感动,则企业的命令难以贯彻实行。”
归根结底,西乡所言正是“领导者必须率先垂范”这一道理。
常听说经营者“以亲身背影做示范,教育员工”这句话。其实,作为领导者,自当方寸不乱,不能卑劣,不可怠惰。
时刻正言行,戒奢侈,成为员工的模范与表率。最重要的是,需兢兢业业,若员工不认为其工作之态异常辛劳而心生怜恤,那么上层的指示则无法彻底下达,公司的工作也无法顺利进行。
西乡的这些话,让我想起有关领导者的理想的形象,在公司创建不久时,我就思考过有如下两种类型的领导者。
一种是在后方布阵、远眺前线战况而实行指挥。一旦下令,则层层相传,直至前线将士,从而推进战役;另一种类型,是自己亲自挥刀、上最前线冲锋陷阵。到底哪种领导方式才能赢得部下的信任与尊重呢?我也曾百思不得其解。
按自己的。我小时曾读过一则有关战斗的故事:故事说一位统领全军的元帅在后方布阵,战斗打响了,他还问炮声来自何方。而其手下将军率军在前线冲锋陷阵,伤亡惨重。打了胜仗后,人们却将功劳归于元帅。我觉得很不公平。
想起这段故事,我受到启发,于是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亲力亲为,冲锋在前!”
要冲上最前线,去与敌方对峙、对攻。在战壕中,跌打滚爬,鼓励部下,并肩作战。如此,以自己冲锋陷阵的背影来鼓舞员工斗志,这才该是领导者真正的形象吧。
一般领导者——包括大企业在内,大都坐镇后方,指挥战斗,推敲战略战术——即经营计划,从而实行经营。然而,当京瓷尚为中小企业时,我便认定,自己冲入最前线,以身示范,指挥部下,引领公司前进,这样岂不更好?
当然,身为企业的高层领导,综合考量战略战术也很必要。所以,必须有时在前线与士兵生死与共,有时返回后方阵地,斟酌作战方案。如此往来于前线与后方,实行指挥,这才是杰出的领导者。
而当看到比任何人都努力、辛劳的老板的形象,员工则会怜其辛劳,从而振奋精神,为公司尽心尽力。若非如此,公司的经营则难以顺利进行。这正是西乡这段训言的真义,从中我们可以获得重要启示——不空谈理论,而是在实际的工作现场获得员工的信任,确立领导风范。
领导者要率先垂范,亲自在一线实践,与一线人员并肩战斗,以勤奋赢得众人的尊重。
这让我想起一代伟人毛大大的那句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以,杰出的领导者在领导行为上都有共通之处。既要了解一线的情况,就是战术的层面,又要熟悉全盘局势,就是战略的情况。
不空谈理论,在实干中赢得员工的信任,确立领导的风范。这让我又想到今年响彻全中国的那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回想到我实际工作中,身边能赢得尊重的领导者,大多是与员工打成一片即“走群众路线”的人,通过实干赢得众人的信任,既要目标远大,又要脚踏实地。
【稻盛和夫 ,世界两大500强企业的创办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活法》作者。曾经用3个月的时间拯救了破产重建的日航,创造了世界企业经营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