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大脑使用说明书吗?
我平时最讨厌看说明书了,啰里啰嗦一大堆没用的,关键信息只有一两句,还非常简练,没有多余的解释,只能自己对着机器慢慢试验。好在通常生活中可供使用的物件,都设计得比较简单,无非是几个按钮之间的事,傻瓜都能搞定,比如傻瓜相机。
可是有一个物件的说明书,我是非常想看的,只是寻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过。直到有一天,找到一本据说是大脑使用手册的书,这本书就是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使用手册》,与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写于同一时期,四十多年不断的再版,据说有着唤醒沉睡的大脑的功效。
东尼.博赞是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出版了80多部著作,他是世界脑力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称为“世界大脑先生”,而这本《思维导图使用手册》也被称为思维导图之母。东尼把人的大脑比作一台超级计算器,把这本书比作大脑的使用说明书,他说我们对大脑的认知才刚刚开始,这本书也仅仅是带领我们跨入了大脑世界的门槛,未知的99%需要我们自己探索。思维导图则是指引我们探索的地图与索引。
《思维导图使用手册》带领我们认识大脑,教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大脑去记忆和创新;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引导思维从人为的线性回归自然的发散性;如何在快速阅读中使用博赞有机学习技巧。
一、大脑的记忆与创新功能
大脑是个全才,然而我们只用它来回忆,甚至连回忆都只是记忆的百分之几。我们凭自己的喜好,只记住我们想记住的,选择性忘记其他的。
根据东尼的大脑使用说明,人类大脑对图形的记忆好过文字,把需要记忆的文字或其他内容变成图形,那就容易记得多,当然这个是需要经过刻意的锻炼和学习才能实现。想要记忆的东西长久的不忘记,及时的复习至关重要。
短时记忆要变成长期记忆,最少需要经过5次复习。根据东尼的研究,复习的最佳时机为:
第一次:学习结束后
第二次:一天后
第三次:一周后
第四次:一月后
第五次:三至六个月后
如果我们在最佳复习期复习五次后,就可以永远记着不再遗忘。所谓的最强大脑记忆力,都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而创新只是在记忆中加入想象,便可以得到和原来完全不同的结果。达芬奇曾说过,想要创新,你得记住:万事万物都是有内在联系的。突破自己思维的定式,随时随地训练自己,找出任意两样东西之间的内在联系,创造力和想象力会越来越棒。
二、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其实看这本书,我就是为了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帮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阅读并绘制出书籍的思维导图。
1、找出核心问题,精确的主题。明确你的目标或你想解决的问题。
2、横放纸张,从中心开始绘制。
3、空白的中央画一个图像代表你的目标。
4、至少使用3中颜色,强调结构和创造力。
5、从中央图像向外发散粗线条,主分支代表你的基本分类。
6、使用弯曲的线条。
7、在每个分支写上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
8、在思维导图上添加一些空白分支。
9、为次要想法绘制二级、三级分支。
思维导图的结构可以让思维尽可能自由发挥,比普通笔记更能记住主题,也更容易被记忆。
三、博赞有机学习技巧
关于阅读学习的技巧,我按照刚刚学会的方法绘制了思维导图,很快记住了所有的要点。
博赞的学习方法分为5个程序:
1、总览,就像出门前先看地图,看书时,要先看前言后序、目录、标题和结论。了解书中说的主题和核心内容,再决定后续的阅读方式。
2、预习,略读全文,开始和结尾部分,了解大概内容。
3、精读,对于需要了解的知识精读,可跳过看不懂的某些章节,直接读后面的。
4、复习,绘制思维导图,把重要的内容记笔记。
5、持续复习,在合适的记忆时间里多次复习,笔记中重要信息。
运用博赞学习技巧,我可以很轻松地阅读一本书,而不必从头读到尾。一本书的精华只有20%,而这20%的精华中,我只要能吸收到20%就值了。用思维导图记录下书中的4%信息,就可以轻轻松松读懂读透一本书了。
我相信东尼只罗列了大脑使用说明书中的很简单的几条,大脑除了可以记忆外还有其他更多的功能未被开发。我的大脑就是一部独一无二的超级量子计算机,真正的使用说明书,只有我自己才能发掘并写出来,而东尼给我指明了方向。
《思维导图使用手册》写于1974年,比起四十多年后的其他思维导图方面的书,它的内容是过于简单的,关于快速记忆与速读,也有比它更权威更专业的书籍,然而这却是最初的索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它的指导,从这儿出发,踏上合适的道路。真理就蕴含在简单的纸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