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报道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学习笔记

2018-03-04 18:43:01 王殿波

王殿波 > 读书笔记

《第十章 报道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学习笔记》by 王殿波

第十章 报道

报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ào dào,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或指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在小说、电影或是其他非虚构作品的故事叙述中,报道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叙事故事探索的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生活。

探索什么?

简单地说:人物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以及社会环境,文化价值和个人身份。

1

沉浸式报道

沉浸式理论基础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有一种国际流行多年并有许多成功范例的语言培训方法:沉浸式外语培训模式。沉浸式外语培训模式Total Immersion Experience English(简称 TIE):其理论根据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衣食住行全方位、全时间段只能使用目标语言,从而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该语言的目的。

作者要调动起各种感官去身临其境的去观察,去倾听,去触摸。这跟《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这本书里就讲过写作要调动起各种感官。

写作就是写个人经验。

依然是,行动创造身份。这就意味着沉浸式报道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展开,作者从头至尾都在描述而不是说教。

沉浸式报道的必修课:

1.呼吸他们的空气。

2.在周围闲逛,静静地观察。

3.了解他们特有的工作节奏。

4.学习他们的词汇。

5.阅读他们的文献。——课本、指导手册、专业刊物

6.找出他们的专家。

感觉这个适合所有的故事创作。

2

接近对象

俗话说的“自来熟”。

接近对象,需要信心和决心。作者不能轻易上当或被人说服。这样才能写出真实可信的故事。

3

观察和重构叙事

才看明白,昨天就有重构这个词,只是没说清楚怎么重构。现在就一目了然了。无非是把观察到的细节,重新构建成故事场景。

4

人物、场景和主题

我们要形成习惯,记录下自己的视觉细节、奇闻轶事、动作发展、味道等。还有自身的描写、问题、情感,或观察到的心理活动。

这些都是帮助我们完成叙事的因素。

当然,这些东西必须把重点放在主题上面,与主题无关的素材就不用浪费时间去收集了。

人物推动故事发展,人物描写的方方面面也要围绕主题。

人物的社会结构和动机彼此关联。

要得到故事,你得先讲述故事。

所有的故事都差不多,你经历的故事也就是别人正在经历的故事。

5

识别故事

故事无所不在。冲突是最要的,找对冲突才能得到一个好故事。选对主人公,引人入胜的,具有挑战性的故事已经自然而然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只要你知道自己寻找的目标在哪里。

总结

这一章的报道其实就是讲故事。

以前的报道就是简简单单的讲述一个事实,而这一节的报道讲的是讲故事。它需要呈现而非讲述。

这句话我都烂熟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