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工具|如何让你的演讲快速打动人心?

2018-03-07 11:21:11 庭翰

庭翰 > 书评

《演讲工具|如何让你的演讲快速打动人心?》by 庭翰

曾经中学时,做过小小的演讲,仅仅是当着全班发言,那时年幼无知,敢说不畏惧,嘴巴吐子弹般讲完所有内容。

后来,进入大学,又读研究生,这些地方,要做演讲的场面不一样了。每场是二到四百人的群众,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有老师、企业领导,甚至还坐着自己暗恋对象。

我记得,当时站在这样的讲台上,我一般都是颤颤巍巍,大脑发懵,不知所措。说不上紧张,仅仅是害怕。我害怕自己的南方口音,被人笑话;我害怕表述不清晰,大伙不理解;更害怕我做的演讲,在别人看来荒谬可笑。

于是,大脑空白,效果极其不理想。

我觉得自己应该改变这种状态,做出行动,因为未来也会对更多的人做报告、阐述思想。

于是,我开始阅读TED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经过大量TED演讲案例研究所写成的一本书——《演讲的力量》。今天介绍第二部分内容,关于演讲工具,如何让你的演讲快速进入人心,收割注意力。

01 建立联系

以旁观者,观众面对陌生讲者,自然反应是防御,避免自己的思想体系受到破坏、蛊惑。

那么,与观众建立适当的情感联系,显得至关重要。

001 一开场就进行眼神交流

思想的传递需要真诚作为桥梁,眼睛便是这座桥,让观众看见一个自信的人。

如果自己要汇报的内容,连自己也不愿用坚强的信念去支撑,那如何让观众去相信你都不信的东西?

站在台上,目视前方,鞠躬,演讲。

002 展示脆弱

作者提到,若让观众解除武装,演讲者可以展示自己的脆弱。

观众对演讲者的包容性是存在的,如果你畏惧演讲,就表达出来。然后,继续演讲,那样的感觉会好很多,也比自己闷在葫芦里做强烈的思想斗争,要好得多。

003 让他们发出笑声

上一篇文章(演讲基础|如何将一个思想成功植入别人的脑海?)中提到,索菲的一项研究显示,笑声更像一种信号,能极大地降低社交压力,促进结盟。

我们若能不时幽默一番,引发全场的欢乐,共鸣随之而来。

02 用故事呈现内容

考古学与人类学的有力证明,人类的心志与讲故事能力是同步的。

相比于阅读历史档案的枯燥心疲,故事所呈现的场景,传达的情节,更像旅行,牵动观众的心,就比如小说能比专业书更加畅销。

设计一个主人公,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只要能衔接后续的内容。

有趣的情节至关重要,激发兴趣、引起悬念等。

适当的细节,展现足够的画面感。

完整的结局,或让人感动,或予人启迪。

03 说服

如果要推倒观众的旧思想,建立新思想,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策略,说服观众。

001 推理

推理,采用的结构,类似于中学数学求零点的二分法,在语言上则为“如果...,那么...。”

如果最初的结论是正确的,经过合理推导,步步小心求证,最后的结论也必然正确,其核心便是推理的每一步,必须能让观众信服。

一位慈善改革家,认为公众对慈善的认识方式有着极大的偏差,比如,不允许慈善事业承担像企业那样巨大的风险。

他说:“你我都知道,当你禁止失败时,你就消灭了创新;如果你消灭了筹款方面的创新,那么你就不能筹到更多资金;如果你不能筹集更多资金,你就不能发展;如果你不能发展,你就无法解决重大社会问题。”

002 铺陈

作者提到一种方法,叫做“铺陈”,即用一种更合理有趣的案例或者比喻,在直觉上使结论更合理。虽然这种方法不甚严谨,但能将观众思想与你的思想更顺利地对接在一起,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比如,一位演讲者讲解“太多的选择会使你更不快乐”,但他并没有直接说出结论,而是做了这样的铺陈:

从前,牛仔裤只有一种款式,刚买回来一点也不合身,穿着很不舒服。但如果你穿过它,洗过几次后,才开始感觉不错,旧牛仔裤我穿过几年之后,就去买新的。

我说,“我想要一条牛仔裤,这是我的尺寸。”

服务员:“你想要修身的?简约的?还是宽松的?你想要排扣式的还是拉链式的?你想要砂洗的还是酸洗的?你想要仿旧的吗?你想要微喇的还是铅笔裤?等等等等。”

这时候,我们与观众都能感受到“太多选择”带来的压力。这时演讲者若将结论说出来,估计不会有人对此产生怀疑或不信任。

最后,本书传达的最核心内容,其实就是一句话——演讲中最重要的,是所要表述的思想。

忘掉一切,忘掉紧张,忘掉自己,专注于思想的表述,才是最本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