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瑜伽》(3)|神与善行

2018-03-07 21:01:07 院长X大叔

院长X大叔 > 心理健康与内在成长

《《行动瑜伽》(3)|神与善行》by 院长X大叔

任何一个宗教都有三个部分:哲学,神话和仪式。

可以把哲学理解为宗教的核心,如果我们同意思想是一个人核心的话。神话是哲学精神的寓言化,仪式则是哲学的显化。

从广义上讲,宗教符号是仪式的一种。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美国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认为,语言是自然产生的。宗教符号也是一样,比如基督教的十字架,在远古时期早已有之,似乎跟太阳崇拜有某种关系。

我们可以从“意识”、“情感”和“行动”三个角度来简单理解这三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通往神的路径。

一些哲学家通过意识层面的思考,可以领悟到真理,带来解脱。基督教徒通过侍奉神,最后与神合一,这是情感路径,与此类似的是佛教密宗,上师即是真理的象征。行动层面似乎较少,但辨喜认为是一样的。

从生活经验看,最顶级的武学家,茶道等都是超脱凡俗之人。辨喜举了一个猎人的例子,相当于说屠夫只要以正确的方式行动,亦能成神。

所谓正确的行动,是指什么?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对此最常见的理解是,正确的行动即行善。我国有因行善而近神之人:袁了凡。他所著的《了凡四训》已经成为修心养性之经典。

然而辨喜指出,世上可有绝对善的行动?

这是一个阴阳鱼问题。每一个行动都是善恶皆备。比如说,在地下通道看到一个乞丐带着孩子,觉得可怜给了钱。这件事可以说是行善,但其实很多孩子都是买来的,并在乞讨时灌下迷药让他睡着。更有甚者,会将其打残。那给钱还是善行吗?

辨喜说,哪怕我现在在传播善知识,但我一张嘴,空气中的细菌就会死去很多。实际上,存在就是恶,生命需要资源才能存活,生命本身就是对其他生命的排挤。

《《行动瑜伽》(3)|神与善行》by 院长X大叔

如前文所说,在世界的行动就像力与反作用力,无论善恶,都会在心上留下痕迹,即果报。若行动善恶皆备,那么一个行动既会带来善果,又会带来恶果。这如何是好?

也无怪乎,有宗教认为摆脱世界的唯一方式是死亡。

真正的方式来自《博迦梵歌》,即不执。只要不是为了自己,任何行动便不会加诸于你。《博迦梵歌》是这么说的——

当他知晓他根本不是为了自己而行动时,即使他杀遍整个世界(或是他本人被杀),他也既非杀者,亦非被杀者。

这里有两个要点:

其一,行善不是为了帮助世界,而是帮助我们自己。

对我影响颇大的老师曾说,最大的自私是无私。我们对世界如何做功,世界便如何回应。所以一切行动,本质上都是帮自己。

但又不可以怀有这样的心思,一旦以此为目的去行动,又是执着于结果了。比如说,很多做公益的朋友,带着被关注的私心,又或者,总是以一种高人一等的姿态去助人。

辨喜说这不对。你不是去帮助他,是他在帮助你揭示真理。并非你帮助了世界,世界并不需要你的帮助,而是世界给了你一个平台,在帮助你,成就你。

其二,杀死自己,然后视世界为自己。

每一次行善,是忘掉自我,弃绝自我,才是善行。这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因此,要把行动当做礼拜,当成一次宗教仪式。心怀感恩之情,点燃灵魂之火去行动。

如此,将不断接近神,因神没有自我,只行善。

《《行动瑜伽》(3)|神与善行》by 院长X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