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猫咪——电影编剧经典(读书笔记)
本书主题:如何写出适合全世界观众的高度概念化海报影片。(2011年出版)
在写剧本之前,要先考虑最重要的两个问题:
一、影片的故事线是什么?(一句话概括这部影片的故事线)
二、主角是谁(以某人吸引住观众,让观众认同某事,必须有能够承载电影主题的人)
主角必须服务于故事,一切都为了使故事更好,要以能最大程度发挥电影创意的主角来突出故事线。
一、故事线。
1、好故事线必须有的一个最重要的元素是:意外。
好故事线必须具备情绪上的吸引力,让人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里面的内容。
2、优秀故事线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你必须能够从中看到整部电影。
你想象这部电影,或者想象可能的样子,所带来的心理影像会像连锁反应一样引发灵感。
3、观众和成本。
优秀故事线的另一要点,吸引制片厂和买家。为谁而拍的内在感觉以及制片成本。
ps:为了扩大观影群众,他们会找20多岁出头的明星来吸引主要观影人群——年轻人。他们还会让老年人群喜欢的明星饰演父母的角色。
4、有杀伤力的片名。
好的片名必须包含意外并体现故事。
二、主角是谁?
在为你的故事找到主角并确定其原始目标后,就应该回到故事线开始添加你学到的东西,使故事进一步完善。故事线是故事的DNA编码基因,是必须始终如一的东西。
1、影片必须是关于某个人的,必须有一两个人物可以让我们关注、认同并支持——能够承载电影主题的人。这就跟表达思想时引用的事物一样。“主角”是我们进入的通道。不管是史诗电影还是泰德洗涤剂的商业宣传片,我们观众只关心、针对主角。“主角”是我们可以认同的人物——这个主角甚至可以不是人。
a、所讲的故事是关于这样的一个家伙:
我能够认同他;
我能够学习他;
我有充分的理由接受他;
我认为他应该获胜;
而且有原始的奖赏并能真正吸引我。
b、我们给影片列表加点“完美”故事线必须包含的东西:
一个描述主角的形容词;
一个描述坏蛋的形容词;
一个我们人类能够认同的、扣人心弦的目标。
2、让主角需求真实简单些:生存、饥饿、性、保护所爱之人、死亡恐惧。
你一定下主角,主角努力成功的动机必须是最基本的。他需要什么?如果是工作上的晋升,最好能跟获取爱人芳心或为女儿筹措手术费用联系起来。如果是和对手竞争,最好会导致摊牌并一决胜负,而不是不痛不痒的搔弄。
至于剧本中的角色安排,反响最好的是夫妻之间的故事、父亲和女儿的故事、母亲和孩子的故事、前男友和女孩的故事。为什么?因为我们生活中都会出现这些人物。你说“爸爸”我就想到我的爸爸。你说“女朋友”我就想到我的女朋友。我们生活中都有,因而可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样能立即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因为对那些人甚至那些字眼我们都有原始的反应。
2、扩展故事线。
让电影创意“活”起来是很重要的,要以能最大程度发挥电影创意的主角来突出优秀的故事线。说明白点,其技巧在于创造出这样的主角:
在那种情景下能够带来最大的冲突;
情感上能够走得最远;
能够让最多的观众喜爱。
很多时候,精彩的原始创意只是提示你要创造最能发挥剧本创意的主角,哪些事是必需的。
对于故事的主角尤其如此。 故事线讲述的是主角的故事:他是什么人,要起来对抗什么人,有什么危险。简洁有效的一句话概要(故事线)可以告诉你所有的信息。通过审核主角是谁、他的原始目标是什么以及给主角实现目标设置障碍的坏蛋,你可以更好地识别并扩展故事需求。如果故事线具有冲突最大化、立场最明确的主角和坏蛋,还有最清晰、最原始的目标,那么这个故事线是成功的。
在《四个圣诞节》中,我所知的就是两位主角(lead)是年轻人。他们都来自父母离婚又再婚的家庭——这样带出圣诞节那天要探访四个家庭的问题。我猜这对夫妻想永远在一起,但他们到底还是有些问题。他们回避各自的家庭及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他们不想离婚,但生活中不都是一帆风顺:他们结婚不久!因此,圣诞节这天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考验。他们会走上父母的老路吗?他们会走自己的路,永结同心、白头偕老吗?
A:6个游戏来提升电影构思。
1、滑稽:找一个正剧(惊悚片或者恐怖片),把它改成喜剧。
2、严肃:选一个喜剧改为正剧。
3、游戏:限于困境的FBI,选定5个FBI探员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去破一宗案。
4、某某学校:确定5个非常规学校或者夏令营或教室。例如:“妻子学校”,妻子们被有钱的丈夫送到学校不久后反抗。
5、对抗:在争议事件中让几拨人处于对立状态。
6、我是某某杀人狂。假定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动物或事物,多疑的人可能觉得他是凶手。
B:剧本
1.开场画面(第1页)
2.主题呈现(第5页)
3.铺垫(第1—10页)
4.推动(催化剂)(第12页)
5.争执(辩论)(第12—25页)
6.第二幕衔接点(第25页)
7.B故事(第30页)
8.游戏(第30—55页)
9.中点(第55页)
10.坏蛋逼近(第55—75页)
11.一无所有(第75页)
12.灵魂的黑夜(第75—85页)
13.第三幕衔接点(第85页)
14.结局(第85—110页)
15.终场画面(第110页)
C、似而不同。以故事线对电影进行分类。
1、“鬼怪屋”型。
怪兽(必有可耻的事——比如贪婪(金钱和肉体),促使超自然鬼怪的诞生,给鬼怪,鬼怪的力量添加新纠葛)
屋子(有限的空间:海边小镇、太空船、有恐龙的迪士尼乐园)
人物(不顾一切去杀怪物)
别被吃掉
2、“金羊毛”型。
主角“上路”寻找某物,历尽艰辛最终发现别的东西——他自己。
转折点:主角一路上遭遇的人和冲突。影片的主题都是内心成长,实际上情节就是冲突事件如何影响主角。使影片成功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主角从这些事中对自我的认识。
这个类型的影片也包含强盗片,个人或群体进行冒险。
《绿野仙踪》《星球大战》
3、“如愿以偿”型
“如愿以偿”型的规则如下:如果是个实现愿望的故事,主角必须是个受人愚弄的、无助的灰姑娘,我们会非常认同那些能给她带来些许快乐的人或事物。然而,虽然规则是这么讲的,人的本性也是这么要求的,但我们不愿看到任何人(包括被压迫的人物)长时间成功。最后,英雄必须了解到魔法不是万能的,就像观众一样——因为说到底我们很清楚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而要有一个教训,结尾中必须体现出优良的品行。
如果是“如愿以偿”型中因果报应的故事,那么要有相反的结构。背后要有个反应机警的小伙子或小女孩,还要有些可以补救的事物。这是获得成功的小技巧,并且在一开始要有个救猫咪的场景,该场景中即便这些家伙是傻瓜,他们身上也必须有值得救的地方。在故事进行的过程中,他们从魔法(甚至可能是诅咒)中获得了好处。最后,他们胜利了。
《冒牌天神》《变相怪杰》
4、“麻烦家伙”型
“一个普通人发现自己置身于特殊环境中”。我们都会把自己当做普通人,这样我们从一开始就会对该类型故事中的主角产生同情。
坏蛋越坏,主角显得越伟大,麻烦越大,主角克服困难的效果越好。
ps:
妻子家被一伙留马尾辫的恐怖分子占领(《虎胆龙威》)
纳粹开始带走我的犹太朋友们(《辛德勒的名单》)
来自未来的机器人告诉我此行目的是要杀我和未出世的孩子(《终结者》)
轮船撞上冰山开始下沉,船上却没有足够的救生船(《泰坦尼克号》)
5、“变迁仪式”型
还记得尴尬度过的青春期时光及那位你迷恋却不知道你存在的可爱女孩吗?
还记得40岁生日聚会上丈夫来到跟前要求离婚吗?
生活变迁中这些痛苦的经历会让我们产生共鸣,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些成长中的痛苦经历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多数发生于你生命中比较敏感的时光。这是让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的东西,也是带来优秀、感人甚至有趣的电影叙事的东西。
结局是回归人性,故事的教育意义通常是一样的:“这就是生活!”
6、“伙伴情谊型”
一开始伙伴之间是相互厌恶的(如果不这样的话故事会怎么发展?),但是他们的共同经历托出一个事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个整体中不完整的一半。发现这个事实后引发了更大的冲突。谁能接受自己离开别人就活不了?
7、推理侦探”型
我们都知道邪恶会藏身于人的内心深处。会有贪婪,会有谋杀。隐蔽的坏蛋要为此负责。
但人们对“谁干”的兴趣总是没有“为什么干”这个问题大。
跟“金羊毛”型不一样,优秀的“推理侦探”型影片重要的不是主角的变化,而是观众发现了人性中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犯罪事件”发生及“案子”开始之前他们是意想不到的。
8、“愚者成功”型
在神话和传说中,“愚者”都是重要的角色,以后也一样。
从外部来说,愚者或许只是个乡下的白痴,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愚者是最聪明的。
作为这样的一个失败者,“愚者”有了身在暗处的优势,使得所有人都低估了他的能力,使他最终有机会成功。
“愚者成功”型的原则是让受压迫的愚者与强大的坏蛋(经常是权势集团)对抗。看着所谓的“白痴”实现成功人士才能达到的目标,给我们所有人带来了希望,并且嘲笑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谨慎遵守的体制。
9、“被制度化”型
没有彼此我们何处安身?当我们由于同样的原因结合在一起,我们揭示了为了多数人牺牲少数人的利弊。因此,“被制度化”型讲述的是关于团体、组织和“家庭”的故事。这些故事比较特殊,因为既向组织表示了敬意,又暴露了丧失个性的问题。
10、超级英雄”型
“超级英雄”型和“麻烦家伙”型正好相对,定义上也刚好相反:超人发现自己身处凡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