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左传(47)爱国的灾难

2018-03-15 08:19:02 佐撰

佐撰 > 书评

————简书佐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出差。因为要路过宋国,按当时的国际惯例,应该事先向宋国通报一下,说一声"借光儿",但楚庄王仗着自己拳头硬,告诉申舟"只管去,不用搭理他们"。

申舟说,老大,不行吧,宋国人可都楞啊,我以前还得罪过他们,他们要知道我悄悄地进村,非杀了我不可。

楚庄王说:他们敢用你一根汗毛,我灭了他们给你报仇。

申舟一看这形势,明白了,老大是故意找茬儿想用自己的命来换宋国的地啊。临行前,带着儿子来见楚庄王,意思是:老大,我要为国捐躯了,你好歹照顾一下我儿子。

果然,宋国知道申舟不交过路费就要跑,把他逮着了,那个被民工骂做"吹牛皮"的华元(八卦戳这里)跟宋文公说:南蛮子摆明了是瞧不起咱啊,咱堂堂宋国,商汤之后啊,想咱祖宗商纣王,那是多么流氓的人物啊,现在咱被人瞧不起,那还怎么在国际上混?!丢死人了,不如杀了申舟,杀了他,南蛮子肯定要来打咱们,为国家荣誉战死总比窝囊死强。

于是,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一听,一拍大腿一个高儿从屋里窜出来,仆人拎着鞋一直追到庭院才追上。

当时正值秋末,农时已过,快要进入冬闲,正是约架的好时候。楚庄王率兵把宋国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一围,就是整整九个月,直到转年的夏天。

九个月的围城啊,直围得宋人"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音窜)"——大家吃自己的孩子下不去嘴,就互相交换孩子吃;没有柴草,就用死人骨头烧火煮孩子。“易子而食”和“析骸而爨”这两个成语从此成为形容顶级天灾人祸的专用词(后面那个成语如果实在不会写,写成“析骨而炊”也能蒙混过关)。

但宋国人到底是上古大国遗风,果真是又楞又拧,有那么一股子犟脾气,都这样的硬是不投降。

话说到了鲁宣公十五年的夏天,负责围城的楚军也受不了。楚庄王开始打退堂鼓,申舟的儿子知道了,跪在庄王马前说:可怜我爹明知送死还是不辱您的使命,您怎么好食言而肥!庄王被噎得说不出话,庄王的司机说:老大,其实让宋国投降也容易,咱们就在他们城外盖房子种地,来个持久战的架势,保证他们马上就得投降。

————简书佐撰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楚庄王依计而行,本来一直誓死不降,准备熬到楚军粮草吃没了自动退兵的宋国一看这架势,再有多少孩子也不够煮的啊,只好与楚签了和约。

左传说,和约是这样签的:

华元一看楚军要持久战这可不得了。半夜孤身潜入楚营,跳到主帅子反的床上,拎着睡得迷迷登登的子反说:虽然我们宋国已经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了,但城下之盟宁死也不能订的,只要你让楚庄王退兵三十里,随便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你想大半夜地被敌将从被窝里拎出来,撂谁也得吓得只剩鸡啄米的份儿了。

子反跟庄王一说,庄王倒不在乎子反,只是听到"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这句,一方面可怜宋国百姓,一方面敬佩宋国的坦诚,于是退兵三十里,华元被作为人质被带回楚国,双国订下"你不虞我不诈"的条约。

但,我是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华元怎么可能半夜深入敌营跳到子反的床上,所以这段故事可当神话,有用的只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这个词,让我们知道统治阶级不计后果的爱国热情,对被统治阶级来说是多么可怕的一场灾难。

《八卦左传(47)爱国的灾难》by 佐撰

千里饿殍图-局部

下集预告:殉葬文化与结草还报

上一篇

目录

已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