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

2017-11-12 20:09:22 电影老村长

电影老村长 > 电影评论

昨天,我和乡亲们去看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

才几分钟,就有人哈欠连天,昏昏欲睡了。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我觉得,我们的某些同志要反思,为啥看个电影都要打瞌睡?是熬夜了?饭没吃饱?还是咋滴?

同时也要看清,这部电影本身也存在很大问题。

目前,它的豆瓣评分只有7.1。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Imdb才6.7。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烂番茄好评度也不行,59%,番茄都变绿叶了。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可以这么说,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平庸的电影。

有人可能要问,它哪里平庸了?我看着还行啊。

我说不对,一部翻拍片不能只是“还行”,而必须有创新意识。不管是艺术手法、主题思想,一句话,你要有新东西。

你比方说《大话西游》,就破天荒地加入了孙悟空的爱情故事,通过孙悟空放下爱情,来衬托西天取经的伟大。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蝙蝠侠:黑暗骑士》,把犯罪片元素引入超级英雄片,探讨英雄有没有权力动私刑。

这样的翻拍就不平庸,因为它有创新意识。

而《东方快车谋杀案》除了画面、特技有创新,艺术上、思想上,走得还是老一套。

我先给大家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PS:下边是剧透

就说这个大侦探波洛,从伊斯坦布尔搭火车回伦敦。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路上大雪封山,火车出轨。

这时,软卧车厢有个叫雷切特的被人谋杀了,而且身中十二刀,死状恐怖。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波洛调查后发现,死者真名不叫雷切特,而叫卡塞蒂,是一起曾经轰动全国的绑架案的凶手。

当时,他在纽约长岛绑架了一个3岁的儿童,拿到赎金后又残忍撕票。

结果引发一系列悲剧——

先是孩子他妈身怀六甲,听到消息后早产,母子俩都没保住。

然后孩子他爸想不通,举枪自杀了。

这还没完,家里的保姆被怀疑是同谋,一咬牙,跳窗自尽。

而这个卡塞蒂,手上五条人命,最后却钻了法律的空子,带着钱逃之夭夭了。

简直天理难容!

那么,到底谁杀了卡塞蒂呢?

经过调查询问,波洛发现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和死者同车厢的十二名乘客。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他们要么是阿姆斯特朗的亲人,要么是朋友。于是,联手弄死了卡塞蒂,为阿姆斯特朗家报了仇。

而波洛因为没证据,同时也觉得这事合乎人情,就放了他们一马,没告诉警察真相。

总之,故事就是这样,你别觉得简单,它是“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加上这回,一共被改编了五次。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而为什么我说新版没创新?因为它的每个亮点,和老版比都没啥了不起。

你比方说人物塑造,就差很多。

你可能又要说,演员演得挺好啊,咋就差了?

我说,演的是不错,但和1974版比,不值一提。

1974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最大的亮点,就是演员对人物的塑造。

记得年轻时看《佳片有约》,有一期就放这个《东方快车谋杀案》,主持人说它最大的特色,是每个嫌疑人被询问时的反应——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千奇百怪、惟妙惟肖,让人无法忘怀。

比如俄国公主,新版就是个普通老太太,说话走路都挺利索。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而老版俄国公主简直是个老妖婆,言语傲慢,两眼无神,像一具行尸走肉。

波洛过来问她,她正闭着眼睛听仆人念诗,镜头划过她的勋章、旧照片。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这个旧统治阶级形象,被塑造得盛气凌人,神秘莫测,比新版丰富多了。

还有传教士,新版不就是汤姆·克鲁斯的前妻客串了一把,念了几句台词吗?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而老版呢,英格丽·鲍曼塑造了一个扭扭捏捏、心里还装着事儿的传教士。

一个背影,满坑满谷的害羞。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刻意回避的眼神,显露她心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这个角色,最终让鲍曼拿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豆瓣网友普遍表示:演得好,根本看不出这是美丽的英格丽·鲍曼。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让原本单薄的人物,变得丰满立体。

比如寡妇琳达·雅顿。米歇尔·菲弗除了“风韵犹存”,没演出别的特色。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而老版,则突出了她爱絮叨,人见人躲的特点。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以至于波洛问她话时,得使劲抢话头,要是被她抢了话头,那可就收不住了。

还有家庭教师玛丽·德本汉。

新版中她和波洛有多次谈话,是个重要角色,但演员除了好看、脑门儿大,没啥特点。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而老版中,这个角色的戏份被压缩,发挥空间小。

可波洛要单独问她话时,她却用一个小动作成功“抢戏”——

向情人眨眼,暗示他“放心”。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电影结尾,十二名乘客一一敬酒道别,轮到德本汉时,她还不忘眨一下。

一个妩媚、聪明的女性形象,就这么出来了。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这些独特的设计和表演,让1974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成为群像戏经典。

除了演员的发挥,导演西德尼·吕美特也功不可没。

要知道,西德尼·吕美特最擅长封闭空间群像戏。

代表作《十二怒汉》,讲12个陪审团成员,在一间小屋里,争论一个涉嫌杀父的男孩是否有罪。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短短96分钟,他用精妙的细节,把这12人的性格、对嫌疑人态度的转变,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东方快车谋杀案》正是贯彻发扬了这一理念,才成就了又一个经典。

可新版呢,说起来都是老戏骨、演技派,但塑造人物一点不认真,观众只能通过长相记住角色。

再加上人多,名字又都是英语,你说观众能不睡着吗?

《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平庸的电影?》by 电影老村长

上一页1/4尾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