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惊鸿一般短暂 夏花一样绚烂(3)

2017-11-22 22:11:01 楚桥读唐诗

楚桥读唐诗 > 阅读方法

要知道在古代,写文不用典,就好比拍照不美颜,文辞再华丽,立意再高远,都入不了大家的慧眼。

少顷,下人又过来复读了两句。

阎都督一听,拍案而起,惊呼不已:“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他深知,大唐文坛,不,中国历史上最好的骈文已经横空出世。他何其有幸,即将见证历史。

苍天你个大地,没想到我阎伯屿也有名垂青史之机。

这两句就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突突突,突突突”,战斗力爆表的王勃,根本停不下来,文思泉涌,笔健如风,一连串被后世奉为经典的妙句喷涌而出: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写成后,王勃又写下了这篇序的主体《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就好像许多偶像剧里,最火的不是男主女一,而是女三男四。这场盛宴中,人们记住的,是作为引言的序,而这首《滕王阁诗》,大家反而印象模糊。

阎都督大喜之余,赏赐了王勃不少财物。突然发现诗的末句有个空格,便问王勃:“这是何故?”

王勃笑而不语。

宴席上的那些文人,有的说该填个“水”字,有的说该加个“独”字,阎大人都觉得不够绝妙,只得再次向王勃请教。

王勃狡黠一笑:“大人,原创不易,赞赏随意哦。”

阎都督心想,人情做到九十九,也不差这一手了,便命人奉上银票千两。

王勃笑纳后,摇头晃脑地说道:“空者,空也,此处自然就是一个‘空’字。”

众人皆惊叹,回首看子安,子安已走远。

那一年,王勃二十六岁。他用一首诗和一篇文,让一座楼和一座城,还有一顿饭和几个人,从此千古留名。

据说唐高宗看见此文后,曾“一惊三叹”:

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高宗便给出五星好评:“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见序文后,尚有《滕王阁诗》一首,皇帝老儿大为称奇:“这娃,文思泉涌,势如雪崩,根本停不下来啊!”

一篇读罢,高宗回味良久,突然问左右:“王勃现在哪?朕当初不该赶走他啊。”

侍臣却回答:“启奏陛下,王勃离开洪州后,前往交趾探亲,返程时,在南海溺水,受惊吓而死,年方二十九岁。”

高宗一下子愣在原地,悔恨不已。

- 7 -

除了王勃,“初唐四杰”中,其他三人,结局也都较为悲惨:杨炯四十余岁,便卒于盈川;卢照邻因文入狱,后又患病致残,自投颍水而死;骆宾王参与扬州起事,“亡命不知所之”。

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

——闻一多

王勃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志向高远,“伏愿辟东阁,开北堂,待之以上宾,期之以国士……然後鹰扬豹变,出蓬户而拜青墀;附景抟风,舍苔衣而见绛阙。”

然仕途相当坎坷,先因一篇戏文被逐,后又因官奴之事入狱,“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但他的文学之路,却对后世影响深远。

“贞观之治”后,吟风雪、弄花草,柔糜婉媚的“上官体诗”华而不实,风行一时,对此,王勃认为“天下之文,糜不坏矣”,率先举起了革新大旗,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创作出一大批“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终可与宫廷诗、艳情诗分庭抗礼。

正因如此,后世才称王勃为“唐人开山祖”“盛唐诗歌的黎明女神”。

王勃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抒写悲凉,洗尽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

——胡应麟

正如太阳神万千缕的光芒还未走在东方之前,东方是先已布满了黎明女神的玫瑰色的曙光了。

——郑振铎

这就是王勃,惊鸿一般短暂,夏花一样绚烂。

上一页首页3/4尾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