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冲突 10.对话中的冲突丨《冲突与悬念》学习笔记

2018-03-27 21:45:16 王殿波

王殿波 > 阅读方法

《第一部分 冲突 10.对话中的冲突丨《冲突与悬念》学习笔记》by 王殿波

第一部分 冲突 10.对话中的冲突

通过争论增加冲突,两个人在一个场景中,两个人各怀心腹事,场景中通过两个人的对话,就能制造冲突。

对话有两个目标:

1、制造冲突;

2、揭示人物。

其实对话也可以揭示人物。读者也能在对话中读出人物的性格。对话切忌长篇大论,如果必须有也要掰开了揉碎了,期间穿插一些别的人物的话才可以。还要有一些能够体现人物情感的小动作。

小说里面对话的目的在于推动故事发展,制造张力,吸引读者,揭示人物性格。小说的对话是为情节服务的,千万不要像摆龙门阵似的闲聊。

对话中的幽默切记不要牵强附会。不要为了搞笑而幽默。

怎样写出有效的对话

先用自由写作的方式写出来,然后放在一边,等上几天,几天后找一个时间大声朗读这些对话,用单调的语气读出来。当然也可以找个朋友读给你听。

仔细用心的修改。

对话是制造冲突与张力的,不是用来跑题的。就是说对话也要围绕主题展开。

在对话中制造冲突的工具:

1、管弦乐编曲法;

2、潜台词;

3、对立面的盘算;

4、侧闪;

5、作为武器的对话;

6、父母——成人——孩子。

1、管弦乐编曲法

对话的目的是让作者塑造不同的人物。

每个人物都要有独一无二的腔调。

找出人物的背景故事:

1、教育背景;

2、宗教信仰;

3、政治面目;

4、工作类型;

5、经济状况。

2、潜台词

人物的言谈举止可以给读者一些暗示,这就是所谓的潜台词。潜台词隐藏在字面之下。这是隐藏起来的冲突。

场景之下是人物关系,人物关系隐含背景故事,背景故事之下才是主题。甚至于是不同的小主题。

3、对立面的盘算

场景必须包含冲突和张力。

人物的渴望与行动的动机不同可能会导致冲突。对立面的盘算,包括自己人之间也要有盘算,毕竟生活中的我们都是各怀心腹事的。

这符合对立统一规律。

4、侧闪

为了避免给出直截了当的冲突,只能在对话中制造冲突。这时候需要侧闪,侧闪就是在对话中不直接回答问题:

一个与对话中的提问无关的陈述;

用一个提问回答另一个提问;

一句需要某种解释的对话。

沉默不语也算是侧闪。

用一个行动回应也属于侧闪。

5、作为武器的对话

对话是武器?

这是说那些能够激励人物勇往直前的对话。记住,对话就是动作。

说明性的对话一定要自然,要让读者感到这是为了他们阅读的方便,而不是作者的需要。

不符合人物特点以及情感节奏的对话必须干净利落的全部删除。

6、父母——成人——孩子

父母——成人——孩子

“父母——成人——孩子”这是一个制造瞬间冲突的公式。

父母是权威,制定游戏规则,能够实施游戏规则。

成人是客观角色,理性看待事物。

孩子,不理性,没有任何权利。他是情绪化的产物,基本上想发火就发火。

这里的冲突可以表现在孩子反抗父母的权威方面。的确是这方面,至少我的经历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