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幻想的我,谁的选择才正确的?诡异惊悚的视觉幻象——评《未麻的部屋》

穿条纹睡衣的森森小哥哥 > 电影评论

今天我被戏精小涵福利了一部电影,我相信她的艺术观赏力和直觉,所以我在下午看了看,看完我就开始决定写影评因为这部电影值得我去鉴赏和福利滴!《未麻的部屋》是一部充满着悬念、恐怖、神秘感的杰作,现实与虚幻交替、人格在分裂、在挣扎、蒙太奇剪辑、性与暴力的表现形式,注定了这是一部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解读的一部作品。 其中烧脑的部分我就不做太多的解释,毕竟每个人通过电影看到的结局是不同的呀。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像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黑天鹅》。接下来我就分三个方面来评价这部电影。

《现实与幻想的我,谁的选择才正确的?诡异惊悚的视觉幻象——评《未麻的部屋》》by 穿条纹睡衣的森森小哥哥

一,蒙太奇的魅力

《未麻的部屋》这部电影本身单从画面水平而言,只不过是部B级制作的动画电影,但其原因一是年代久远(1997年上映),另一个则是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更何况对这部电影而言,画面只是载体而非噱头。不过就算如此,该片在日本被评为R15+,而在欧洲和美国则被评为R18,除去些许裸露镜头,那些杀人和施暴的场面看起来也足够令人心惊肉跳,其表现力甚至要强过真人电影。而至于到剧本,竹内义和的同名原著之精彩已不需多言,只可惜一直未在大陆见过他的作品。而说到导演和剪辑,今敏先生堪称鬼才,他对复杂戏剧结构的把握,对蒙太奇手法运用之纯熟,不说日本,即便放眼全球能与之匹敌者也难觅,在这部处女作中,已经初现功力,并从此一举成名。《未麻的部屋》之所以被人誉为神作,不仅仅因为其在导演、编剧、剪辑、音乐上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也在于它带给观众一种前所未有的观感和多角度的思考回味。《未麻的部屋》原本企划是要拍真人版,资金限制改拍动画后又打算直接发售录像带,故而充斥着性、暴力等动画片罕见的R级元素,这一整,就像昆汀的成名之路,未麻的部屋以15禁赫然跻入大银幕,创新视觉、阴暗主题、色情暴力、复杂叙事以及流畅剪辑,都让这部片子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姿态冲破了日本动画片批评匮乏的樊篱,以媲美写实电影的思想被加以反复解读。

《现实与幻想的我,谁的选择才正确的?诡异惊悚的视觉幻象——评《未麻的部屋》》by 穿条纹睡衣的森森小哥哥

在今敏这个鬼才熟练的运用蒙太奇手法中,《未麻的部屋》当中采用了快速的蒙太奇剪接,模糊了梦想和现实的界线,采用了莎士比亚式的那种戏中戏的套路。今敏的画风自成一派,这部影片中凸显出蓝色的恐惧,把希区柯克式的叙事风格引进到动画片,在凌厉的画面中探讨了人的意识、幻想、梦境与现实的关系,这也构成了他以后喜欢表现的主题。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使现实、过去、虚幻三个空间频繁变化,把影片中的主人公塑造成人格分裂。在观众的眼里,未麻在现实与虚幻里痛苦的挣扎,她每天都要面对另一个自己,并与其“搏斗”。这样就使的身份的替换出现的自然而然并顺理成章,为之后悬疑的进一步制造及故事情节的推进的奠定了基础。片中,未麻的过去自我和现实自我相互烘托,形成对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在真真假假之间,在疑惑与猜测之间,人物形象的真实与虚幻肆意放纵。今敏娴熟的剪辑手法,营造出了一个多重人格与梦的解析完美交融的光怪陆离。未麻三次惊醒的部分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今敏给出一系列明确的暗示,让渴望被骗的观众极尽想象之所能感官自身所认为的真实。影片在很多地方都是通过调整蒙太奇切换的速度及表达方式,来控制影片节奏和氛围营造的。使得整部影片在节奏的把握上相当的到位,使观众在影片开始不久就进入了紧张的状态。

《现实与幻想的我,谁的选择才正确的?诡异惊悚的视觉幻象——评《未麻的部屋》》by 穿条纹睡衣的森森小哥哥

二,作者鬼才出神入化的呈现

作者“今敏”在日本动画中的风格和定位。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今敏”,当然这句话的形容词可以安插在这六位大师任何一个人身上,因为他们的作品互不雷同,画风迥异,取材迥异,所要表现的世界和表现的手法却都异常精彩。今敏的动画电影,有别于以上任何一个导演,他的作品不见得多么商业化,但在电影拍摄技巧上可谓神来之笔。今敏的动画是绝对的成人作品,甚至成人都不见得能够看懂。与押井守作品的晦涩不同,今敏的作品,当你慢慢咀嚼之后,你会发现,无处不在的细节会令人瞠目结舌,今敏可以用娴熟的电影技巧将一些简单的二位图画辅以性格,并让主角变成实实在在值得相信的人,而且比真人还逼真,这的确值得膜拜。其作品特征在于个性鲜明贴近你我的人物、角色精神层面的探讨描写、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暧昧关系等等。其手法之相当娴熟,大量的视觉蒙太奇,让你在初看本片的时候感到有些迷惑,甚至有些魅惑。

今敏的《未麻的部屋》将敏感转化为不健康的脆弱乃至分裂,将矛盾彻底付诸内心的挣扎乃至生存受碍这两者发挥到了极致。片中的未麻首先在镜中,然后在电脑屏幕、车窗上,最后在录音室里先后四次看见了偶像的自我,并且发生对话、追逐,看起来似乎是人格分裂,实则不然,未麻所演的高仓阳子才处于真正的“人格分裂”状态。片中很巧妙地运用了身份替换,把舞台上的未麻塑造成人格分裂,观众想当然地把那些未麻的过去自我和现实自我对峙的情景当成是人格分裂的表现。实际上要是真正的双重人格绝对不会同时出现两个自我,那些偶像形象的“未麻”是未麻的幻觉和幻听,是癔症的典型表现。

相信看完整部影片,观影者都会有一个相同的疑问,谁才是真正的未麻?看过《未麻的部屋》多遍后,我依然觉得答案无从知晓,依然会被片中肆意放纵的虚幻与现实所迷惑。当然,这种迷惑得益于蒙太奇的巧妙运用。《未麻的部屋》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蒙太奇的巧妙运用是这部影片一个非常大地特色,它影响了影片的很多的因素包括叙事、节奏、氛围营造、人物塑造等,从而体现蒙太奇运用下肆意放纵的虚幻与现实。它的运用把现实、过去、想象三个时空穿插起来,模糊了虚幻与现实的界限,使虚幻与现实肆意放纵于观众的脑海。让人每看一次都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和想象。影片中蒙太奇的运用模糊了虚幻与现实,模糊了人物的思想意识,更模糊了观众认识人物的内心。换句话说,蒙太奇为人物塑造制造了悬念,使人物更加饱满,让观众更有想象的空间。

《现实与幻想的我,谁的选择才正确的?诡异惊悚的视觉幻象——评《未麻的部屋》》by 穿条纹睡衣的森森小哥哥

三,现实和幻想中的现象问题

这部制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并于1997年上映。从电影的表达形式看,这部动画无疑被认定为限制级,这也是为什么在那时我们并不怎么熟悉这部电影的原因。这部动画电影所探讨的课题其实非常复杂,可以有不同层面的解读,比如:公众人物也就是大众眼里的明星,他们作为一个人,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寻求常人的生活?作为迷恋明星的公众,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追求去崇拜?除了一厢情愿以为自己崇拜的明星应该是个完人,崇拜者自己到底是在追求梦想还是在自我麻醉?影片大胆展现了性格分裂,性与暴力,阐述人性的复杂性,甚至可以研究到犯罪心理学。

《现实与幻想的我,谁的选择才正确的?诡异惊悚的视觉幻象——评《未麻的部屋》》by 穿条纹睡衣的森森小哥哥

《未麻的部屋》是一则翻译名称,片子的原本名字是《Perfect Blue》,主人公是一位刚刚从偶像歌手转型成为电视演员的普通女孩,名字叫雾越未麻。置身娱乐圈的未麻即将放弃歌唱生涯,转而进军影视圈,对于这样一种蜕变,大多数观众难以接受。这就好比说,明星的形象永远是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设计出来的,然而明星时刻在变,而作为某些观众,他永远喜欢明星曾经的那个形象。片中刻画了一个心理有些变态的剧场保安员,这位保安员可以说是未麻的铁杆粉丝,但是他迷的显然不是未麻本人,而是未麻呈现在演唱舞台上的那个表演形象,其实也就是内心的自我沉迷。 之所以叫做《未麻的部屋》,是因为影片中有一句颇有惊悚感的对白:我会时刻注视你的房屋的。作为一个形单影只的女演员,她在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即使是不再演唱,演了一段强暴戏,这也是在未麻自愿并在剧本的合理要求之内,但是作为未麻曾经的疯狂粉丝,他们可能觉得这种做法亵渎了他们心目中的女神,所以一些偏执的粉丝竟然往未麻的家里发放带有恐吓意味的传真。接下来,恐怖的效果跃然纸上。导演将未麻因为心理恐惧和生活压力而产生的精神恍惚跟一些凶案现场做了巧妙的混淆,以至于不到最好还真的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令人叫绝的是,今敏将现实与梦境,现实与拍戏,现实与恍惚,现实与网络虚拟杂糅起来,衔接成一幕幕出奇制胜的连贯影像,现实中的未麻经常会精神恍惚看到过去的自己,现实中发生在未麻身边的谋杀案正好跟她所拍摄的剧本有些类似,现实中未麻好像一直被一个人跟踪,现实中的未麻总是被网络中的一个虚拟过客窥探全部!现实中未麻的房屋放佛有人做过整理,所以这些就像一个个谜团,今敏将观众彻底迷惑进去,并让观众如饥似渴的想看透事件的究竟。故事的结局又再次出人意料,影片就算在剧情上也做到了滴水不露! 与庞大的故事命题相配合的是片中时常出现的独到配乐,这种诡谲的音乐经常让人刹那间恐怖莫名,这也是今敏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对于后面的三部作品,《未麻的部屋》在画风上还算是有些粗糙,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影片的表达力,事实上,这种写实而简洁的画风到是加强了真实刻骨的恐怖效果,一些暴力场景的细致描绘与镜头拼接让人不寒而栗,大量的戳杀镜像和喷发如注的飙血镜头,彰显了人性在扭曲之后所能产生的巨大破坏力,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成人限制级动画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具有恒久的思考价值。

《现实与幻想的我,谁的选择才正确的?诡异惊悚的视觉幻象——评《未麻的部屋》》by 穿条纹睡衣的森森小哥哥

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同时这篇也是我给那只皮皮涵的写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