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我很丑,有谁懂我的温柔?(待续)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山西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生活于晚唐时期。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专力填词的文人,被称为花间派的鼻祖。现存词稿66首。
第一节 菩萨蛮腰红袖泪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这是一个衣着华贵的美丽女子,额头花黄,脸颊朱粉,鬓发上镶金缀玉的簪子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她浅浅的笑意隐匿在纱窗的背后,是羞涩的甜蜜,还是隐秘的伤感?在这聚散依依的时刻,有谁知道她无言的心事,而此时的窗外,依旧是月圆花好,春意盈盈。
菩萨蛮
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又是一个像梦一般的春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嬉戏的鸳鸯温柔地互啄着金碧的羽毛,雨后的海棠梨绽开一树嫣红,潋滟着潮湿的光芒。我曾经在那样的春天里用锦袖半掩住自己甜蜜的微笑,和你一起看蜂蝶翩翩留连在迷离的烟草。而现在,锁窗已闭,重帘不卷,纵有满目春光,当与何人赏?那个征守在玉门关的人儿,连个音信都很少了。
传说中的温庭筠是个相貌粗鄙的男子,阔唇肉鼻,宽额大耳,人称温钟馗。可是他的词作却极为绮艳。他善于描写女子的妆容修饰,极尽美艳细腻;善于描摹江南的烟春风物,极尽温软浓丽。而这些美艳和浓丽的背后,又深深的蕴藏着一种幽怨、凄楚和无奈。他和韦庄不同,韦庄写女子,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男子的身份,只是以当事人的角度在叙述故事,宣泄怀念;而他写女子,却几乎忘却了自己的特征,直接植入她们的肌肤和灵魂。似乎这些一妆一容,一颦一笑,一怨一叹,既是这些女子的,也是他自己的。
《菩萨蛮》是温词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花间》中现存十五首,皆绮艳华丽,深致温婉,美不胜收。可是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只是一组供宫廷娱乐的应制作品。
温庭筠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尽管他的祖辈做过初唐的宰相,但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到温庭筠的时候,除了一个才思敏捷的遗传基因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值得纪念的东西。但是他却有一个资质平庸的宰相朋友令狐绹,两人私交甚好,当令狐绹听闻当朝皇帝唐宣宗喜好宫调《菩萨蛮》的时候 ,为了博取欢心,便赶紧请温庭筠当了抢手,应制二十曲以献之,并再三要求温不要外传。许是太爱惜自己的作品了吧,温转头就把秘密告诉了别人,恼羞成怒的令狐绹大人再也不理他了,于是,二十曲精致的《菩萨蛮》让这位没落的贵族沦落到更没落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