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在,我自知。如此甚好

2018-04-11 23:13:06 十净

十净 > 心理健康与内在成长

 

《我自在,我自知。如此甚好》by 十净

  1

坐在靠窗的位置,不时有凉风扑来。满面清新。

越来越难听人讲话,没有兴趣听他们的喜怒哀乐,内心一片混沌,仍要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清理。

近日收起电脑,打算只在周末用它进行必要的学习与工作。把桌子收拾干净,空出大块场地,用来写作,绘画,发呆。

削减碎片化阅读的时间,那种读完一篇文章却没有收获的空洞感令我十分不愉快。留出更多时间能使我专注于自身的变化,清静,庄重。

希望自己能够多加观察外界人事的特性。一直厌恶深入了解这个世界,此刻想,厌恶足了,偏见够了,该反着走一回了。

  2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人坐在万丈高楼上,有时会觉察到世间万物的空性。

想到世间好坏都被允许存在,一切物质流动变幻,没有对错之分。内心生出平和。

很多人谈习惯,早起写作,运动。有观点说“早起都做不到,你凭什么成功。”此类理念不具备普遍性,无需在意。

曾有七天,我遵循早起的方式写作运动,后果是睡眠不足六小时,一整天都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我尊重那些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仍旧精神饱满的人,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是不同的,他的理念不完全对他人有益。

之前看一个TED演讲,说人睡着以后,身体才开始清理大脑中的毒素。睡眠时间不足,大脑的负担过重,会严重地损害身体。

不要盲从他人的生活方式,睡觉,运动,各个层面,只有找出适合当前的你遵循的规律,才有改善自我的可能。

我仍不会早起,所有习惯只有经由自己体会后才知损益,执着套用“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显得自己没有主见。

不要轻信你认为正确的理念,也许那只是你的错觉。

  3

与邹森打乒乓球,许久不在一起对打,各自技能生疏,前半个小时内,没有一局撑过五个回合,捡球捡到眼花。

后半程身心燃烧,狂乱,出手渐快,比较顺畅,帮他练反手攻球。他一直想掌握反手攻球,恰好找到窍门,屡试不爽,兴奋不已,一边打一边叫“来!来!”说是增加他与球的感情。

邹森是独立而有个性的人。他对新闻热点兴趣寥寥,喜爱纸质阅读,思想自成体系,不会盲目从众,难能可贵。

但他比较懒散,按他的说法叫“随性,不受约束”。在我看来就是懒。本想拉他与我共同写作,他不肯,永远“没有时间”。

后来明白写作只是自己的事,他人的陪伴或认同,不见得能增添你写下去的信心。有些事,有些理,只能自己抽丝剥茧地分辨,整理。

不再勉强某个人认同自己,亦不强求谁遵循自己认同的观念生活。

各人有各自的生活,谁也无需羡慕谁。如果想做一件事,确定这是可行的,那就放手去做。束缚自己的事物,最初是现实,后来它们成为过去,束缚自己的就只有自己。

我写作,无需获取谁的认同,不论好或不好,外界评论如何,笔下的墨迹皆是本心的指引,无关他事变幻。

4

去年寒冬,友人石头来家里玩。当时我在唱歌寻乐,邀她一起唱。

令我稍讶异的是,看起来十分开放的她,却不敢大声唱歌。我理解这种状况,顾及周边人的眼光,羞耻心窜动得剧烈,无法毫无顾忌地发声。

她说,在你面前我都这样,在别的地方就更……

我笑着说,慢慢来,这是一个适应的过程。

但我知道,这个过程十分艰辛。活得自在,完全不顾及他人的眼光行事的,多是独立自知,内心清明的人。而这需要经历心境的多重破碎与修补。

许多人把自己的某些兴趣当做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敢展现出来。而他恰恰忽略了,那是他喜爱的习性,特有的个性。

古人活得率性坦诚,舞剑作画,酒后裸奔,都是真性情的流露。而太多人,连在他人面前运动,唱歌都感到羞耻。心不能面对真实的自己。若能看开,坦诚对待,会有惊喜回报。

人是擅长欺骗自己的生物,最怕一个人心有所念,却不敢直视那些真实。

学会接纳真实的自己,这是漫漫修行的长路,定会走得艰难,但会剥离折射出最坦诚的自己。哪怕荆棘遍地,鲜血淋漓,仍要一路笙歌,对自己坦白一切。

5

我不具备积极进取,开朗乐观的性质。我做任何事,都只是因为我能做那件事,且它能在一段时间内给予我慰藉。

一直在整理过去的笔记,各种零碎繁杂的言语。有时阅读自己往日写下的字句,哭笑不得,百感交集,惊异自己怎会有那些奇异的念想。有时崩溃,大喊大叫,疯狂锤桌子,发泄完后继续整理。

我早已厌烦活在他人的视界里。即便自己的某些行为会带给他人困扰,也不再罢休。一直被打扰,一再忍让,终于厌倦,宁愿无视他人的见解。

也许我应活得干净柔软,但仍需刚强坚韧来支撑自在行走的底气。此为必要的调衡。

洞悉自己的行为,自知,有力量,率性,面对内心的光与暗。按自己的理念停转起落,仅此而已。

若要讲一句生活的至理。恐怕也只有那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其他的偏见,借一句“关你屁事”统统驳回便好。

我自在,我自知。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