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 一个核心技能:立意 5.立意的定义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

2018-04-13 17:51:03 王殿波

王殿波 > 书评

《第二部分第 一个核心技能:立意 5.立意的定义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by 王殿波

第二部分第 一个核心技能:立意 5.立意的定义

很多作家写出来的故事是不知所云的,只是一些人物速写、情节展示,根本就不符合故事创作的标准。

这是真的吗?

看到这几句话真是吓一跳。我不懂也就罢了,难不成好多作家也不懂。不过想想有些时候,写的东西发到不同平台,结果还真是不一样。记得有一篇在某平台被推荐的,在另一个平台就没有任何好评。另外一篇正好相反。

反正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故事的标准是什么。不然也就不用学习了。还好现在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了。

立意也是如此。

立意与主题当我们来说经常是混淆不清的。

写东西从来不考虑立意和主题,所以我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混淆不清?

我没这个问题。

想法、立意和预设,同根同源,可以互换。一般情况下这三者通用也是无妨的,但如果是理解故事的核心要素,就绝对不能混淆不清了。

立意不是什么?

立意必须发挥作用。

想法,是一段旅程;

立意,是开着车去旅行,并在沿途所有景点观光;

预设,是开车带着业已疏远的亲朋或者好友,在旅途中修复感情。

我有点晕。

真是你不说我还明白,说了,却是越说越不明白。

想法就是要写一个故事。

立意就不只是故事,还需要有隐藏的秘密,以及阻碍解开秘密的力量。

预设是创造一个英雄,他是拯救者。

立意就是问问题,而故事就是回答问题。

写一个守财奴的故事,这就是想法。而守财奴为什么会成为守财奴哪?这个问题就是立意。

立意不是情节。

如果想法是一个人物,人物在被安排了一系列生死攸关的任务去完成的时候,想法才会成为立意。

想法可以从立意、人物、主题、结构这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产生。想法可也是一个立意、一个人物、一个主题或者一系列事件。

就是说想法必须与六大核心技能,其中之一或几个相结合之后,想法才能成为立意。

立意作为一种表达策略

这是在讲提问题与回答问题的角度问题。

有点像人物视角。

立意与想法、与预设、与主题

只有掌握了,如何把想法转换成“如果……将会怎样?”的技巧,才能掌握打开故事之门的金钥匙。

“如果……将会怎样?”这才是我想知道的。看到这句话时,仿佛醍醐灌顶般的知道了我的故事缺少什么。

预设是把人物加入进混合元素中的立意。

主题只有成为故事展开的平台,才能演变成为立意。

开始写作之前没有立意,故事就无法展开,即使写出来,初稿也必定失败。

终于明白为什么之前写东西经常写不下去,或者认为简直就是垃圾了。

对了,我那些不过是人物速写和情节展示,根本就没有找到“如果……将会怎样?”这样的立意。

六大核心技能模式,重点在于故事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发现的东西。至于说怎么发现的一点都不重要。

总结

切记,故事需要一个引人入胜的立意。

“如果……将会怎样?”

这个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没有它我们的故事必定失败。

这个问题出现在脑海里,我们还需要把它与其他要素衔接起来。看一看能否严丝合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