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二个核心技能:人物 8.人物的本质意义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
第三部分 第二个核心技能:人物 8.人物的本质意义
人物、情节、环境,这是中学老师告诉我们的小说三要素。所以关于人物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
塑造出有个性,有血有肉的人物,这谁不知道,但是怎么做?
不知道。没人教过。
至于说什么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更不知道是什么了。
哦。
还要吸引人?
我也想知道怎么才能吸引人。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做。
人物塑造的七大变量
形象和个性——怪癖、特征、习惯、外貌。
故事背景——在故事开始前,通过人物身上发生的一切来塑造人物。
人物弧线——人物如何汲取经验教训,如何随着故事的进程不断成长,如何变化并解决那些令其困惑不已的难题。
心魔和冲突——这个问题的本质可以阻止人物采取行动。并界定其观点、信念、决策和行动。
世界观——一个被认可和接受的信仰体系和道德指南;故事背景和心魔证明了的结果。
目标和动机——是什么驱使人物作出决定并开展行动,是什么使人物相信这些决定和行动所带来的好处要比任何代价和让步更重要。
决定、行动、行为——最终的决定和行动是前面叙述的总和。
我们塑造的人物取决于这个最终的变量,人物的决定、行动和行为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取决于我们在做出决策或开始行动之前、期间或之后如何处理前六个变量。
这一节都属于摘抄的。没办法有些东西我还理解不了。其实这本书上的东西我能理解的也没有多少。
故事的本质
人物和情节,都不能诠释故事的本质。
故事本质,字面意义应该是“故事是什么?”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估计下辈子也不会去问这么无聊的问题。
有一个词可以较为准确地表述
冲突。
就是这个词。
阻碍主人公实现既定目标的敌对势力。
冲突是人物和主题层面上所必须具备的。还有情节也离不开冲突。
人物要与立意、主题、结构、场景设置、写作风格融为一体。融合才是最重要的。人物是催化剂,人物能够反应主题思想,人物的行动是以线性结构表现出来的。情节塑造了人物,敌对势力使情节丰富起来。
传统的人物观点里缺乏什么
在宏伟的故事背景下让他们大显身手,向自己的心魔发起挑战;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
这应该属于一个创作故事的套路。
赋予人物以他们自己的生活(谁知道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揭示人物的感受(比如他们反对什么)……给他们制定有意义的目标(没有这一点,故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多亏文中有这样一个亮点存在)……赋予他们以个人特点和习惯(如果你全部照做,这将是一个大陷阱)……让他们身上体现矛盾,从而塑造复杂的人物形象(如果按照人文学科的要求,很容易导致模式化形象)……想出一些很酷的名字(拜托……文中确实如此说),让他们与其他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个字:废话)。
这个也属于写故事的套路。但是文中是什么意思哪。没看明白。
人物所处的背景
情节和冲突。
人物不是故事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物不可能孤立存在。
人物的生命
人物的生命是:怎么做?
深入挖潜
塑造人物,独一无二的人物,这就是深入挖潜的意义。
利用“人物塑造的七大变量”塑造人物。“人物塑造的七大变量”讲的是七种塑造人物的方法。
也可以把“人物塑造的七大变量”理解为七种不同类型的人。经过不同的组合,我们就可以把七种演化出成千上万的变形。这样我们就可以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人物了。
总结
突然明白了。
“传统的人物观点里缺乏什么”一节里的那两个写故事的套路的缺陷就是程式化。
这一节重点是塑造人物需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