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是最后一根稻草——读《刺》(1)

2018-04-17 21:45:06 金田一鑫鑫

金田一鑫鑫 > 读书笔记

《努力,是最后一根稻草——读《刺》(1)》by 金田一鑫鑫

01

那片蔷薇很美,香味扑鼻,每次闻到,她都会想:自己好不容易才考到了这里,因为努力,才能看到这美景,那么就继续努力争取看到更大的世界吧。

韩晓婷,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深知命运的不公只能靠努力读书来改变。所以,努力是她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她死命地抓住它,如同悬崖下的人死命地抓住唯一的藤条,努力向上攀爬。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那时候年纪小,至今看与城乡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如今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再读时,却感慨作者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付出的多年的不懈努力。

作者说:比较我们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很多你唾手可得的东西,我却需要巨大的努力才能得到。作为农民子弟出生的他,为了改变命运,能够去大城市里的好学校读书,连中秋节都要站在路灯下默默地背着政治题,家中为支付高额的学费东拼西凑,他在校园中受同学的嘲笑,吃最便宜的饭菜,毕业后靠一份微薄的工资还助学贷款,借钱给弟妹读书,剩下的只够支付最基本的开销。

这一路走了18年,他才跻身于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能够和周围的白领朋友坐下来一起喝咖啡,从一个农民到一个白领,明知道有这样的差距,他却从没有放弃过,也许有人说18年的辛苦,这样的努力值得吗?其实一辈子做农民也很不错呀!像这样努力18年,不只是一杯咖啡的收获。

还有那么多的辛苦,让你一点点认清自己的极限,自己的能力,自己能克服多少困难,创造多少机会,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能过上多么美好的日子,而不只是接受生命给予你的最初的可能而不做任何的挣扎与反抗。

02

人心在黑夜中最邪恶,尤其是一群人一起施恶时,群体能让人更有胆量。

面对韩晓婷一个人,双胞胎姐妹和刘涛更像是一个小群体,因为有了群体这个特殊的"组织",她们仿佛有了坚强后盾,变得更加面目狰狞、肆无忌惮。

早在100多年前,古斯塔夫就在著作《乌合之众》中,深刻地揭露了群体赋予个体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成佛,也可以成魔。所以,在小群体实施校园暴力的过程中,群体当中的每一个人宛如魔鬼的化身,折磨着受害者。

书中还有一点令人印象深刻:一种强烈的情绪可以瞬间让成千上万个孤立的个体拥有群体的心理特征。而群体最大的特征就是不善推理,急于行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本应比双胞胎姐妹更为理智、情形的刘涛,也变得推理能力低劣、智力很低;个人的智商容易被群体削弱,判断力下降。因此,一个高智商的人被拉入群体,最终也会下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所以,她们在群体这个"安全"的掩护下,成为了施暴者,为多年后的那场职场暴力以及几十年后震惊世界的网络暴力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2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