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二个核心技能:人物 14.精巧设计人物弧线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
第三部分 第二个核心技能:人物 14.精巧设计人物弧线
心魔,人的心中有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即善恶两面。“心魔”就是人心里的恶魔。也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缺陷。在气功领域,心魔指的是“幻景”。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现点。
每个人心中都有恶魔,只不过多和少罢了。
有的人可以战胜恶魔,有的人被恶魔战胜。
有的人可以战胜这样的恶魔,却战胜不了别的恶魔。
正是这些心魔的存在,才有了跌宕起伏的人生之路,因此在故事创作过程中心魔就是故事的源泉。
故事并非真实生活,故事可以取材于极端案例。
其实,我们看到的好多文艺作品也正是取材于极端案例的。
最近才知道写小说可不是写高考作文,不能写社会阴暗面。就是说写小说一定要写阴暗面。小说的主人公接近变态才好哪。
这意味着对于故事中的大多数人物,我们都可以套用一种标准化的心魔处理方法。之
后,故事的引人之处则在于不同性格的人物如何处理各自的事情。人物的处事方式便是人物弧线的主要内容。
通常的心魔是什么样?
怯懦、自私、成瘾、恐惧、自负、傲慢、仇恨、怨怼、偏见、自卑、愚蠢、天赋异禀、收获遗产、贫穷、无知、麻木、厌世、天真、道德偏差、性取向异常等。一般来说,任何不符合世道人心的性格、不被认可的规范,或在你虚构的故事中阻碍主人公获得成功的因素,都可以称作心魔。
不得不抄书啊。这些东西以后肯定能用上。
大英雄也有心魔
英雄内心存在恶魔,反面人物也有人性的光辉。
不然人物将扁平化,没有特色。
一个恶棍只会杀人放火那就没意思了。水泊梁山那些山贼草寇,之所以令人钦佩亦或是同情,除了他们是被逼无奈,还有就是宋江成了大哥之后树起的那杆大旗:
替天行道。
什么是替天行道,就是杀人放火有理呗。
塑造人物弧线是一门学问
作者要赋予人物力量与洞察力,获得原本缺乏的能力,消除阻碍他们自身发展的弱点,不沉溺于过去,学会宽恕,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最佳的决定。
为人物设置一系列挑战,并使他在经历种种事件后有所改变、成长起来后,人物弧线便已存在于故事当中。
明白了,弧线就不是直线,写人物要拐着弯的写。
突然想起来一位网友说我写东西都是大白话是什么意思了。当时还觉得,白话文可不就是大白话吗?
人物弧线是结果
故事开头——交代背景→叙事的中部——主人公开始受困于心魔→故事最后部分——战胜心魔
这就是人物弧线。纯粹而凝练的人物弧线。
从塑造心魔开始,到主人公最后征服心魔为止,整个过程即是人物弧线。
温驯→大胆
懦弱→勇敢
沉默寡言→直言不讳
不可原谅→宽容谅解
愤怒→平静
毫无头绪→找到线索
自欺→自知
欺骗→坦白
放浪→自律
弱→强
猜疑→信任
压迫→解放
受害→保护
索取→给予
迟钝→机敏
天真简单→全面缜密
无精打采→充满激情
冷酷→热情
以上就是人生转变的一些案例。这其中也就是人物弧线的设置套路。
我们都听说过的原则:要展示,不要叙述
展示而非讲述。
终于又见到这个了。
以为这本书不提这一点了哪。
人物弧线作为次要情节。说的是以描述人物心魔的背景故事应该以次要情节出现。故事的弦外之音非常有趣,但也只是有趣。
总结
洞察力在于区分故事的主要情节、次要情节和弦外之音,并且在故事中很好地安排三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物性格的角度提前构思,合理运用它们编好故事。逐一组织好所有要素,故事中的主人公形象就会鲜明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