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就是那个被所有人孤立的女同学。
by苏恩瑗
“现在……我真的觉得全世界都讨厌我。”
小菌和我讲述起自己在大学时被人孤立的经历,如是说道。
她睫毛微颤,眼神里尽是委屈。
上大一的那年,考虑家境经济有限,加上1个弟弟2个妹妹也在学习。小菌一直都放弃对学习的兴趣,直到老师们的劝导下,爸爸妈妈对她的期望,好不容易选了一个离家近的市区。来到学校,一个宿舍六个人,其他三个同学全是外地人,只有她一个是本地的,穿着朴素,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
室友们聊起哪个名牌,她不懂;谈起哪个明星的八卦,她不了解……室友嘲笑小菌怎么什么都不懂,久而久之,就都不爱和小菌一起玩了,提起小菌全都是:“哦?就那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啊……”
矛盾的激化是班里那次辩论赛,分组的时候,小菌在其他同学的邀请下加入了另一个组,结果小菌他们组得了第一,而室友们组成的小组得了第二,这下倒好,在室友眼里,小菌成了十恶不赦的“叛徒”。
可是小菌也觉得委屈啊,她的性格一直比较软弱,有同学邀请也不好拒绝,就答应下来了,要比赛也就尽力去准备了,她并不觉得自己拼尽全力换来的第一有什么错。
没想到,从此,她在宿舍成了彻底的“隐形人”。
01.她在宿舍说话,没人接,话语就像被搁置在了空气中;
02.她一个人在宿舍,室友出门的时候就装作没看见把灯关掉
03.在别的孩子都在期待毕业慢点来,这样就可以多玩两年的时候,小菌心里希望的却是,快点毕业吧,快点毕业吧……这样就能脱离这无聊的大学时代了。
未成年孩子的坏是刚向这个世界探出头的坏,他们尚不知世界的深浅,因此有时反而更没有原则。
小菌说:“你知道吗?大一的时候同学聚会,我们又见面了。她们过来和我说,觉得那时候很对不起我,要我原谅她们,但是……要我原谅她们,谁又能来弥补我最宝贵的三年青春呢?”听完小菌的话,我的鼻尖酸酸的,突然很心疼眼前的这个女孩。
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历着或者经历过“孤立”呢?
三个人的友谊里永远走在最后面;在公司被排挤在小集体之外;明明都是一个宿舍的,却被隔离在宿舍的群聊之外……
“孤立”,写起来简单,但若是真的压在自己身上,带来的心理伤害永远无法都弥补。甚至会像小菌一样,觉得生活就是噩梦一场。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交往就是带着不同背景、性格、长相、能力相互碰撞的过程,幸运了就可以擦出火花,进一步成为朋友。而因为误会、性格等原因刚好互相看不顺眼也是常有的事,若是私下组成了小团体,难免就可能有人会成为那个被“孤立”的对象。
网上有人说,被孤立的人是因为情商低,不懂得圆滑做人。我是非常不赞成的。
说实话,说这话的人可能天生就很幸福,不知道,这个世界真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因为,孤立别人,本身就是一种幼稚到不行的行为。
你可以讨厌一个人,但真的没必要拉帮结派的阻止别人和他的交往,甚至合起伙来欺负他。
而如果你真的面临孤立,可以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哪里做的不对,如果有的人真的是因为你的家境、你的外貌、你的成绩这些莫须有的罪名孤立你,那无聊的游戏让他们自己玩吧,我们真的没必要因为几千公尺以下人们的鬼吼鬼叫收起自己翱翔的翅膀。
你要知道,这个七十亿人的世界,你不必去讨好所有人。
假设一个宿舍里有六人,我们不可能和其他五个人人人都成为生死之交。如果你在小环境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朋友,那么大可把眼光放到广阔一点,你可以去社团、班级甚至更大的空间找到真正和自己契合的人。
你喜欢大海,而其他人却说淹死过很多人;你喜欢音乐,而其他人却觉得聒噪,那何必还要强行和他们成为朋友呢?
你应该去寻找的,是那些和你一样喜欢大海、喜欢音乐的朋友。
说白了,他们在孤立你的同时,你也在孤立他们。
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一条最孤独的鲸鱼,它叫Alice。
Alice在1982年被人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人追踪录音。在其他鲸鱼眼里,Alice就像是个哑巴,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理睬。
因为Alice的频率有52赫兹,而正常鲸鱼的频率只有15—20赫兹,Alice注定与众不同。终于,在2010 年,研究团队终于头一次发现了和Alice频率相同的鲸鱼。
也许,Alice真的属于特殊的鲸群,也许是Alice将自己的歌声教给了其他的鲸鱼。
网上的报道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也许Alice将不再孤独,也许Alice从来就不曾孤独。我想,也许每个被孤立的人,都是大海中的Alice,只是暂时还没遇到和自己相同频率的人。
其实,当你被“孤立”的时候,完全可以从琐碎的人际纠葛中跳出来,完全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做很多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比如刷题、冲业绩、读书、养花、弹琴,当你变得越来越优秀的时候,会有很多人会主动的靠近你,和你交朋友。
说不定就会遇见和自己相同频率的人呢?
我们都应该知道,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圈子,不用为过眼云烟白白消耗自己的精力。
你是自己的孤品,要好好珍惜,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