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误区——读《职场自我成长》(3)
职场中的2大误区
01
频繁换工作,惨遭失败
在职场中,总有一类人今天觉得公司不好,明天嫌弃工作职位,后天又会对薪酬福利表现得丝毫不满;因此他们会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因于公司、平台、岗位、工作内容、人际关系、薪资待遇等客观因素,而唯独缺乏了反思自我,向内寻找内部归因的意识。
这类人通过频繁的更换工作来寻求自己所需要的匹配条件,但是条件A匹配了,B又不适合;B匹配上了,C又会出现问题。久而久之,他们更替工作已经变成一种习惯,殊不知这世上没有百分之百完全能令你满意的。恋爱、婚姻亦是如此。只有通过向内寻找自身问题,同时问问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明白这两点,匹配工作自然事半功倍!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之所以频繁换工作,是因为始终无法度过艰难的起步阶段。去年大火的影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唐晶说过一句话:其实任何事情,艰难的只有起步期;当你熬过去了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最困难的部分已经过去了。
的确如此,职场中适应一个新工作必然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但是如果你度过了职场枯燥期,并且能在初期奋发努力、大放异彩,那么你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别人的赞赏,更多的是源于你内心的那份自信!这会使你在之后的工作中动力百倍、意气风发,从而顺风顺水下去;相反如果你从一开始便默默无闻且毫无建树,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工作热情将被一点点消耗,最终后续乏力,恶性循环。
02
人际关系陷阱
怠慢过往的上司或下属,无疑是这个人脉关系纵横天下的时代下,最愚蠢的一种行为了。
曾经有个闺蜜,在向团队提出离职申请后,平日里亲密有加的部门经理一改往日慈眉善目的姿态,活脱脱地衍生出一副小人的嘴脸,将闺蜜的辞职手续一拖再拖。闺蜜历时4个月,跑了5次公司才艰难地办下离职证明。
自此,团队中其他管理职和员工也对经理的行为颇有微词,不久后也纷纷离职。眼看团队人员四散飘零,部门经理一筹莫展之余,又再次联系前公司的离职人员,企图召回重组团队,然而那些旧同事们却一个也不肯归队,原因无一不是因为该经理在每次人员提出离职后,态度的180度大转弯,让人甚是分裂!
相反,同公司的另一个部门经理,却与她的行径大为不同。每一次该经理的下属离职,他都会积极配合员工做好手续衔接,把老总不在公司、无法签字的时间提前告知下属避免对方空跑一趟;与此同时在交接好所有手续后,他会亲自送下属到电梯口并目送其离开、道别珍重。因此,在他的朋友圈,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与旧下属喝酒、聚餐的照片,而且当中还有不少在之后没有寻求到好的发展,二次回归团队的范例,被公司一致传为佳话。
其实,在这个在商言商的时代,没有谁和谁永远能做一辈子的合作伙伴,也没有谁和谁老死不相往来。地球是圆的,总归会重遇。你今天的咄咄逼人只会换来日后的众叛亲离;相反你今日的宽厚通达也终将会换来他日众人的鼎力相助。
所以,这是一个需要高瞻远瞩的时代,正如我们前面所讲:我们已经脱离了那个一辈子在一家企业干到死的时代,因此行业内部跳槽就显得尤为普遍了。同行业内的同仁,你为他人行方便,必然是为自己多出一条路。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3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