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

2018-05-11 10:42:03 映世窗

映世窗 > 电影评论

——天堂长什么样?

——温暖、明亮、美丽,没有饥饿和战争......

这是二战时期,一段兄弟俩之间的对话。

原来,在有些孩子的眼中,天堂可以没有五彩缤纷的糖果屋,

却一定要远离炮火和恐惧。

因为对他们来说,活着就已经很奢侈了。

《一袋弹子》

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

说到“反战”,这个最近又被反复提起的词语,相信很多人都有话想说。

尤其是前段时间,划破大马士革夜空的一百多枚导弹,

激起了全世界反战情绪的高涨。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不管到何时,战争首先危及的就是孩子。

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他们承受着不属于自己的苦难,每天都活在炮击和空袭的恐惧中。

此前,网上流传的一段三分钟叙利亚短片,

其中有一幕让人感触很深。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一场炮击过后,一个小男孩坐在石阶上痛哭,

嘴里喊着:我的弟弟死了。

顾不上把脸上的尘土擦掉,只剩下伤心的控诉,

流露出的无助和绝望,看得人心疼不已。

战争就像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人类的所有苦难都源于此。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这些苦难同样包括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10岁的约瑟夫本来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父亲经营了一家理发店,母亲照顾他们兄弟四人。

然而,直到纳粹的高压统治占领了巴黎,一家人的温馨生活被迫中止。

由于他们犹太人的身份,一家人面临极大的危险,

于是,父亲关了理发店,计划了三条不同的逃亡路线。

约瑟夫和哥哥莫里斯一条,他们的父母一条,另外两个哥哥一条。

而电影主要讲述的,

就是小约瑟夫和哥哥这段长达三年的逃亡之旅。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电影没有过多展现战争的残酷,

大部分时间都在平铺直叙,用两个孩子的视角将一路发生的事记录下来。

可以说,少了以往战争片的冷酷,多了一份人情和温暖。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特别是前半段,电影着重把笔墨放在法国南部的自然风光,

还有兄弟俩在脱离学校后自由自在的生活。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看的时候,竟给人一种惬意的错觉。

然而,那种危险随时来临的紧张感同样提醒观众和兄弟俩:

现在依然身处战争。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当然,不管是面对纳粹分子的刁难和虐待,还是拼死隐瞒自己犹太人的身份,

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

两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够一次次逃过危险,

可不止是勇敢这么简单,还有一次次好心人的帮助。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在逃亡的第一站,哥俩就碰到了大搜查,

没有身份证的两人坐立难安,很怕被带走。

一个好心的神父看出了他们的紧张,分别给了两人一个苹果,

对搜查的军官谎称这两个孩子是跟他一起的,这才完美逃过一劫。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在尼斯某纳粹统治区域,两人不幸被捕,还被怀疑是犹太人。

幸运的是,

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同样好心的医生,

不仅帮他们掩饰身份,还救了身患脑膜炎的约瑟夫。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还有最后给哥哥莫里斯做假证明的神父,

他们都是兄弟俩逃亡路上的贵人。

在当时炮火连天的大环境下,为了保命,很多人根本不顾他人死活,

而这些人却冒着生命危险,只为救下两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这一刻,在丑陋的战争中,人性的闪光让人倍感温暖。

正是有这些人的存在,

即便身处无情的炮火中,也给人无限的感动和信心。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可能有人会说,

为了达到煽情的目的,利用战争赚取眼泪,观众早已审美疲劳了。

关于这一点,我要告诉大家,这是百分之百的真人真事!

电影的小主角约瑟夫,到现在还活着,

而且儿孙满堂,生活幸福。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从1942到1945年,这三年的逃亡之旅也是真实存在的,

两人一路上遇到的好心人更是被约瑟夫写进了书里。

面对曾经那段苦痛的记忆,约瑟夫在自传体小说《弹子袋》的前言里这样写道:

“这本书不是历史学家的著作,它是我对十岁那年的童年的回忆,讲述我在法国被占领期间的历险生活。三十年过去了,记忆和忘却一样能够改变一些故事细节,但主要的东西是记忆犹新的:它的真实性、它的亲切感、它的诙谐和惊慌所在,无一处不历历在目。”

没错,它不是历史,却比历史还真实。

比起历史学家的专业论述和从课本里学到的知识,

对于这场战争,一个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更有发言权。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让人欣慰的是,哪怕痛失亲人(约瑟夫的父亲最后死于集中营),并亲眼见识到战争的残酷可怕,约瑟夫却没有心怀仇恨,以怨报怨。

在巴黎宣布解放的时候,

他为了保护一家纳粹的走狗,站在桌子上反复高呼:

我是个犹太人!我是个犹太人!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隐瞒了三年的身份,终于可以骄傲地大声喊出来。

这么做,不仅是在表达对战胜的喜悦,

也是为救下那家无意匿藏犹太人的亲德分子。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尽管约瑟夫知道,他们并不是真心在帮自己,

但他却不愿以怨报怨,用同样暴力的方式对待他人。

而这也是一个孩子对战争最直接的反省。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犹记电影一开始,

约瑟夫在学校和同学发生冲突,只因知道了他犹太人的身份。

但是下课后,却有一个同学愿意用一袋弹子交换他的犹太人标记——

黄色六角星。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孩子的天真,在于他们的快乐很简单,

就算身处战争年代,一袋弹子就能让他们忘记烦恼。

而那个愿意和约瑟夫交换六角星的小男孩也很可爱温暖,

他可能不知道,仅仅是一个弹子,却成了约瑟夫童年最后的印记。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那三年里,不管走到哪里,小约瑟夫都随身携带一颗蓝色的弹子。

仿佛里面寄托了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胜利的期盼,

所以,他始终没有丢下这颗弹子。

哪怕命悬一线,也紧攥在手中。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一直到最后,战争结束,约瑟夫回到了起点,

天空的色调却和离开时完全不一样。

父亲死了,他的童年也结束了,

那颗他一直从头到尾带着的弹子,终于掉了下来。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但是,丢掉的是苦痛过往,拾起的却是对生活的希望。

正如约瑟夫得知父亲去世后,电影响起的那句独白: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真实故事改编,战争永远血淋淋。》by 映世窗

“当一个好人离世的时候,天上就会升起一颗星星,所以人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因为我们要相信,

无论夜空再黑暗,只要有这些星星的存在,就能为迷路的孩子找到归家的路。

【公众号内回复 一袋弹子 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