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霸王别姬》
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能将我的感受表达千万分之一,就算飘洋过海也看不到你的身影。世间再无霸王别姬,世上再无张国荣!
对于《霸王别姬》,我看了好多遍,电影和书亦是如此,每看一遍,内心总会被冲击一次,想说的话,想写的字,总是拙劣。
1.初见
有些人注定相遇,有些人注定相离。
古往今来,皆为存活。
为了活着,忍受着犯错要挨打因为避免再次犯错,正确也要挨打因为要记住正确。为了活着,手起刀落,一声惨叫,一纸契约,从此再无亲人。
十几个光着身子挤睡在一起,哪里有本就瘦小的小豆子容身之处?还不断戏谑哄笑滚回窑子里去,用脚趾勾住母亲留给自己唯一的御寒衣服,脚抖衣落四笑起,转身抬手入火炉化为灰烬,阵阵悲凉。从外面方便完进来的小石头一眼便知受欺负的他,豪气的扔过一床被子,睡在身旁。天明,熔炼,开腿,嚎叫声不绝于耳,于是抬腿踢走一块砖。则罚,跪至半夜,雪中的小石头成了滚烫的小石头,这次,我护你。
2.眉殇
挨打好像没有尽头,吃苦好像也没有尽头,唯恐有天已不见明天的太阳。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精彩,有冰糖葫芦,有各种风筝。所以在关师傅拜祖的时候,被小癞子叫嚣着一起逃跑,跑时还不忘跟师哥交代枕下的仨大洋。和小癞子一路疯狂,看到成名的角儿,都哭了。一路折回,刀声片片,哀嚎四起。嘴上叫嚣着被打皮实了的小癞子,发抖的腿却早已出卖他。开门放走者小石头被打的四处逃窜,逃跑回来的小豆子自我承担,沉默不言,任你打,要么生,要么死,绝不求饶。可小石头心疼,甚至顶撞严威,于是,眉头流下一道鲜红的细流。(书中是写一群于池塘边练嗓嬉闹小豆子秀气之身,小石头护住,于是眉嗑在石,留伤。)此时的小癞子,于世间美味——冰糖葫芦,我已总有,别无所求,所以再见,离开痛苦。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一错再错不是错,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本性,但为了活,只得烟锅捣入你口,泪语誓不休。终得“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那次,与本性的两次割离,也是我与你更近的距离。我一舔你眉间伤,便万般旖旎。
3.真假
自古才子多风流,更何况传说戏子无义。只这般楚霸王真假难辨。
花满楼,红花绿柳,乱迷颜色,举目四座。只闻人群中一声王八蛋,周遭一群浪荡流氓之声,段小楼抬头,见一条腿横跨栏杆,满脸美色的菊仙。“小楼,救我!”纵身一跃,正中怀中。带花果盘倒满酒,入口已定婚姻缘。却惹得浪子骚动,不过逢场作戏而已,半点朱红万人尝,你不过一戏子矣!定立人中,笑不言,手中拿起紫砂壶,额角再度留痕,人皆散去,却不知菊仙已定终身。(书中写是发生撕扯,浪子间不知谁抄起家伙,纵使一人力大也难以敌众,所以额头受伤。)
戏起,开脸,触到眉头伤,一皱。镜子中的另一个人心头一紧,再度眉殇,却为她人。一辈子的戏,说好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戏终,解衣。光脚站立门口,泪眼婆娑,“小楼,你出来。花满楼不留订婚人。”你要我便生,不要只得再跳一回,成鬼。“要,就今晚!”大笑。“蝶衣,你可得给我做证婚人!”。“师哥,今日袁四爷有意栽培我们,邀请我们去府上!”立定,字正腔圆“他姓袁的管得到我姓段的麽,搂着菊仙的肩膀一去不回头。
瘫坐在镜前,忽然闪现一对上好翎子,终究是懂你的,也得执念至深的宝剑。夜深,没有头面和黄帔的蝶衣,再妩媚也是稀碎的空壳。
我手执宝剑,扔向你,却永远的失去了你,从此各自天涯。
4.落幕
时代更迭,江山易改,新时易把旧人抛,旧人心却难易变。
经历了北洋、民国、日治、国共内战、解放、土改、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整风、反右、三年自然灾害……不变的就只有为你牵动的心。却没曾想在“文革”里,真的就革去了灵魂,破碎的心连渣子都不剩。
这一次,小四的背叛(电影的小四有天早上被从张公公府上出来的小豆子捡到养活,跟着自己学戏,而书中却是一个女孩,因为关师傅说人各有命,生死由天,所以小豆子放弃了。而后书中的小四是因为崇拜蝶衣和小楼,自愿跟着他们学习,跑腿。没成角儿,却终究成了文革里的新星。)让人彻底露出了本性。人言可畏,畏的不过是人心。世间哪有那么多牛鬼蛇神,不过是狂躁而已。但是,在这场狂躁里,再度悲凉,心死,奈何兮。
我要你,却不爱你,和你划清界线,火光中的脸茫然阵阵,梦中的场景与现实重叠。
于是,着一身红衣,当初堂堂正正嫁到你家,衣服还是如此红艳,绣花鞋依旧诉说着当初光脚的勇敢。只是,我已化作魂魄,没有你的爱,存活又有何意义?
程蝶衣早已不是当初的程蝶衣,到终究是不疯魔不成活的虞姬,段小楼早已没有楚霸王的姿态,能活着就好。
时间太漫长,总算透过一丝曙光。再回首,相聚舞台,灯光打照,一样的装扮,看不出岁月磨砺的容颜;一样的唱词,却还是没能抵过沧桑,多少心有余力而不足。于是楚霸王唱起:“小尼姑年芳二八,正值青春被削去头发……”“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错,错了”。霎那间,恍如隔世……
再起,霸王别姬,“大王,你看,那汉兵已打进城。”“在哪?”上步,忽听见拔剑而出,轰然到地。
“蝶衣……小豆子……”,无尽的黑暗。
而书中的自有结局,从此一别两宽,终归是一场梦而已。
戏,唱,完,了。
灿烂的悲剧已然结束。
华丽的情死只是假象。
他自妖梦中,完全醒过来。是一回戏弄。
太美满了!
重温几次,无论是电影还是书,初看不知戏中人,剧终值得再回味!
(另:电影中艳红带小豆子去梨园学戏,关师傅把手掂量小豆子身体,倒是伶俐,却见左手,左手大拇指多了一根指头,终究不是吃戏饭的命。于是艳红拖着小豆子到院子里狠心拿刀决绝的砍掉了多余的手指,却是在左手的小拇指根部。前后自是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