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 爱不是感情,而是学会过日子
提升自己,努力创造出自己的人格,以给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让短暂的生命过得更丰富有趣。
文| 旧杉
《别让果实长成诱惑》里讲述了这么一个小故事,一个院子里长了一棵梨树,院子的主人很喜欢孩子,就任由那些孩子爬上墙偷梨子,结果一个孩子从墙上摔下来,折断了腿。后来这家院子换了主人,一旦有孩子出现偷梨子,他大声把孩子们呵斥走,并在围墙上安上防护网。孩子们回去告诉家长,邻里四传这家主人很吝啬。待梨子成熟之后,主人把梨子一一摘下来,又一家一家分送,让邻居们尝到了梨子的甘甜。后来主人把防护网撤了,也再没见过哪个孩子爬上墙偷梨。
其实不难看出,先后两个主人都富有爱心,只是他们“爱”的方式不一样。前主人空有一颗爱心却不知道该怎么爱,而新主人明白自己该怎么去爱,也知道想法子改变孩子们的坏习惯。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爱是什么呢?
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弗洛姆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
他曾在其所著作的《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中概述了人性理论,而在这本《爱的艺术》中谈及了人性理论里最纯粹的东西——爱。
弗洛姆
《爱的艺术》核心内容是通过一定学习来充实自己的人格,使得自己心智更加成熟,以获得爱的能力,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得到满足。
我们先来谈谈如何通过学习使心智成熟,以获得爱的能力?《爱的艺术》提到心智成熟的一个前提即是拥有合理的信仰。
信仰是自己内心一直遵循的原则。弗洛姆先生把信仰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合理信仰,另一种是合理信仰。
什么是非合理信仰?就是有着非常人一样的观念,那些犯下种种罪行的人,生活在道德底层,是非不分,导致犯下恶果。合理信仰则与非合理信仰相反。合理信仰就是有道德观念,脑子里所坚定的信念是能够让自己成熟的,对自己有益的。
具体怎么做到合理的信仰呢?《爱的艺术》提供了三种方法。
1、训练纪律。
2、集中精神。
3、足够耐心
首先如何训练纪律呢?
弗洛姆先生说,应该把生活方式成为自我意识的体现。也就是说寻找一个对自己有益的生活方式,将它形成一个固定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比如多做一些早睡早起、健身运动等对自己身心有益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体现自我意识,首先是意识到自我。如何意识自我?冥想是最简单的方式。把大脑里的思想放空,手头什么也不用干,静静感受自己呼吸的存在就行。因为思考时会产生很多杂念,如果做到冥想,做到心无杂念,那么也就说明你的精神逐渐集中。弗洛姆先生说,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条件之一。
其次集中精神的好处?
弗洛姆先生认为人们集中精神完成一件事会保持清醒。保持清醒能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当有想法出现时,自己能够及时注意,并在问题出现时中找出原因和应对方法。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自省。
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虏,他虽一心报仇,但也明白当下自己的处境,于是他忍辱负重伺候吴王夫差,夫差逐渐对他消除戒心并且最后放了他。他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志,耐心等待消灭吴国的好机会。勾践深知安逸会消磨意志,艰苦才能锻炼意志,所以他为自己营造了艰苦的生活环境,晚上睡在柴草上,在屋里挂上苦胆,时不时尝尝苦胆的味道。这些使他一直忘不了过去的耻辱,最后找到机会,一举灭吴。
倘若勾践整天生活在安逸中,忘记复仇,不知道审视自己的内心,并想出一系列解决办法,那么凭当时吴国的势力,越国根本灭不了它吧!
专心致志做事,在过程中不断思考,可以使得自己的思想不断延伸与扩展。斯蒂芬·茨威格曾说:“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最后耐心的重要性。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得有耐心,才能做好一件事。爱是一门艺术,没有哪一门艺术是不经过学习天生就会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最最不能缺失的就是耐心。
爱迪生花了十年的时间研制蓄电池,虽一直遭受失败,但他却从未想过放弃,经过五万次左右的试验,最终成功发明蓄电池,因此才有“发明大王”的称号。
不是人人都自带天赋出生,多少人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有足够耐心的基础上,把一件事情坚持做到底,做好,你的内心才会觉得更充实。
我们再来谈谈获得爱的能力的好处?弗洛姆认为爱的能力是显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结合,结合产生的结果是使双方了解自我。我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西方著名人士提到小时候,他的母亲买了一些苹果,他与其哥哥都想吃最大的那一个。他的母亲笑着说:“你们来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两块,你们两人一人一块各自修剪,谁能干得最快最好,就能吃到大的苹果。”结果他赢了。后来他因此明白了一些道理,付诸的代价多少,意味着你能得到多少。母亲的这一举动不仅让他明白了道理,也从中获知自己的母亲拥有者怎样的智慧。
母亲的爱会影响孩子从婴幼儿时期直至长大后的性格,孩子们也会逐渐认知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性格,孩子们的行为也会逐渐改变母亲。爱情就是发展自己的人格,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很多人在恋爱期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因为他们会逐渐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否与对方相配,或者会做出哪些适当的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爱的能力还有个主要条件——克服自恋。通常说的自恋是自己喜欢自己的相貌。在弗洛姆先生的观点里,自恋是主观臆断,也就是说人们所思考一件事是从自己的立场为出发点。
主观臆断容易使人盲目。
举个例子。
有座美丽女神像亭亭玉立于广场上,行人游客见了纷纷夸赞。而爬在神像上的两只蚂蚁疑惑不解,这就是一块石头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呢。这两只蚂蚁的视野更广阔一点,是否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井底那只小青蛙,出了井底,是不是就会认识到世界其实很广阔呢?太过主观只能看到片面的事情,这无论是在社交,还是职场,对自己只能带来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如何克服自恋呢?很简单就是摆脱主观臆断,真正地站在中立的角度去评判一件事,换个简单地词就是客观。用弗洛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
哥白尼追求客观的真理,最后推翻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提出了日心说,使得人类了解自己的世界更近一步。与之相反的是普罗泰戈拉过于唯心主观,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最终被历史所遗忘。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本《爱的艺术》事实上以爱的名义教授我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努力创造出自己的人格,以给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让短暂的生命过得更丰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