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

2018-06-01 21:19:07 灵笙姑娘

灵笙姑娘 > 书评

写过很多关于黛玉的文章,但从来没有分析过,为何十二金钗之首非她莫属。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很多人不喜她的小性子,不喜她的张狂不懂事,不喜欢她的无理取闹。

先不说她到底知不知礼,单单她的身份和背景,便足够支撑得起她所有的脾气和张狂。

十二金钗之首,除了她,还真的没有人能够坐得住。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一、举止不俗,外貌不凡

关于黛玉外貌和品行的描写,书中第一次是通过贾雨村之口来描述的。

他说,自己这个女学生言行举止另是一样,与其他女子不同。

贾雨村真的不是简单的坏人,在第二次为官之前,他是个有才华的好人。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黛玉的老师。(笔者有文章曾分析过)

所以,能够让有才华的人称赞,可见黛玉的不俗。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后来,王熙凤见了她,立马惊呼“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虽然有奉承的嫌疑,可瞧着贾母满意的模样,便知八九不离十了。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宝玉眼中的黛玉。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宝玉是什么人?见惯了莺莺燕燕的贵族公子,也是作者本人。

西施是四大美人之一,相貌自然不必说。

后来薛宝钗、史湘云出场,作者也没有舍得用四大美人来比喻他们,可见黛玉的外貌,就算没有在她们之上,也必然不输的。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二、品格才华,千里挑一

她的才华,不输宝钗。

一首《杏帘在望》让元妃夸赞不已,称其是前三首之冠。

而这首诗,不过是她仓促间作给宝玉应急的。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她的思维都与常人不同,众人所结诗社之中,她除了一次没有夺冠,其他的都妥妥是第一。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她还懂规劝。

宝玉参禅,宝钗的反应是一把火烧掉,黛玉却说,不该烧,让我去问问他,保管叫他收了心思。

后来果真,短短几句便把宝玉问住。

宝玉自觉惭愧,便收了参禅的心思。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除了和宝玉闹脾气,她的性格是极好的。

晴雯雨夜将她锁在门外,气得她作出《葬花词》那么唯美凄婉的诗句。

可事后误会解开,她也没有把晴雯怎么样,反而让这件事随风而散。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海棠诗社,宝玉为她打抱不平,她反而说其他人的诗好在哪里。

她也懂谦虚,和湘云联诗,看到妙玉的诗更好,她便称自己之前卖弄了。

她待人真诚用心,香菱想要学作诗,她不仅手把手教她,还把自己珍藏的画出重点的书给她看。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三、最被人忽略的出身

林黛玉的出身,加上前两项,决定了十二金钗之首,非她不可。

当后天优势都差不多,先天优势才是决定因素。

她的母亲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是贾家的千金。

她的父亲,是四世列侯的林家公子,科考中探花做的是盐政,皇帝的亲信。

其他的那几个女子,如薛宝钗是皇商之后,史湘云是世袭公侯家的小姐,迎春探春虽然是国公之后,可到底是庶出,惜春身世成谜(曾写过有文章分析,可自寻),真正来算出身,没有人比得过黛玉。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林家祖上是侯爵,三代世袭,皇帝恩宠又袭一代,到了林如海,中了探花,成了皇帝亲信。

单单父亲这一方,便让黛玉的身份水涨船高。

到了大观园以后,贾母宠爱,本就让她有资格猖狂,可她不仅没有,反而宽厚待人,小性子也不过对着宝玉。

《知世故而不世故,林黛玉的品性身份,当得起十二金钗之首》by 灵笙姑娘

她初入贾府不过7、8岁的年纪,和宝玉本就是年轻恋人的闹别扭,谁还没有个年少轻狂呢?

宝钗也想耍性子,可她的身份和年纪都不能让她如黛玉那般任性,只能圆滑事故,去承担自己家庭的责任,也是一种可怜。

所以,哪怕有人不喜欢黛玉,也不得不承认,猖狂性子还真的只有她能耍,十二金钗之首,也只有她能配得上。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目录

已是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