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10000本英文原著会怎么样?
文章首发公众微信号:是Judy小姐姐呀
转载请私信。
一我有个老师,特别酷。
年轻的时候是外语学院出了名的男神,外表玉树临风,学识才高八斗;年过五十之后,成为了学生心中活得最有趣最通透的恩师。
他是新疆某个部落的王子,作为天才少年被国务院的领导人接见,毕业后分配到了我们学校做英语老师。由于和自己的博导见解不同,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读博的机会。
他有个特别的习惯,每天都会认真读一个小时的英文原版书,无论多忙,几十年如一日。
老师说自己有时候读着读着经常忘了时间,坐在书桌前抬起头一下子就已经是凌晨三四点了。我想也正是因为这些大量的输入,他的文学课才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妙趣横生。
没有娶妻生子,也对追名逐利毫无兴趣,他唯一的乐趣就是在文学的海洋中自得其乐。
他是我见过最自由的灵魂。
二在他的熏陶下,大学四年我们都多多少少地开始阅读了一些英文原版书籍。
第一本是我喜欢的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汀写的《傲慢与偏见》,第二本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之后保持着每天读几页的习惯,陆陆续续也看了很多本原著书籍。
每一次阅读的完成都有着神圣的仪式感。偶然间发现自己的词汇量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把阅读英文书的方法带到了现在教授学生英语的课堂上。
去年我送了一套外研社的书虫系列给我的学生,发现他的单词基础翻了一倍。
相比起每天枯燥无味的背单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在特定的情景下去理解单词的意思,这样的方法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三以下是关于阅读对词汇量增长影响的调查:
适量阅读的人有18000的单词储备,相当于3倍的六级词汇量,比不阅读的人高出了50%。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统计,中国有93%的学生学过英语,只有3%能无障碍阅读英文书籍和期刊。
而这就是我们学不好英语的原因。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史蒂芬.克拉申提出的二语习得观点是:阅读是成功习得第二语言的最佳途径。
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才能有效习得语言。
也就是说,你挑选的阅读素材必须比自己的原有水平高出那么一点。太晦涩难懂像看天书,太简单又起不到什么作用。
四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看到朋友圈许多人在薄荷阅读打卡,说明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阅读英文书籍的重要性。但如何阅读呢?
01 杜绝遇到生词难词就查字典频繁查单词只会让阅读效率低下并打击你的自信心,最好的方法是透析法,一部分单词完全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少数单词查一下。刻意练习,减少查单词频率。
02 找到合适自己的阅读材料当你的词汇量只有3000的时候去阅读莎士比亚,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当你的阅读材料对你来说是i+1时,才是最有效的输入。从舒适区到学习区,难度比自身水平高一点点即可。
03 温故而知新对于看过的单词记得重温复习,每天花个十几分钟用来熟悉。时间一长,不去复习就等于白看。
看原版书初期主要的是理解,不用去细究语法,只要养成一个阅读的好习惯以及对英语的兴趣就很好了。
最难熬的是前3本,看过10本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后给大家推荐下适合的书籍:
初级:
外研社的书虫系列,虽然删减了很多名著内容,但对于培养一个阅读习惯是比较好的。
《小王子》生词较少,情节简单容易读,大家也熟悉。
《夏洛的网》适合大人看的童话书
中级:
《老人与海》内容简单,但语言十分有魅力。
《麦田的守望者》关于青少年的成长
《无人生还》阿加莎的悬疑代表作
高级:
《了不起的盖茨比》
《傲慢与偏见》
《理智与情感》
《权力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