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罪》-----亲人

2018-06-22 09:11:03 猪傻子

猪傻子 > 书评

   闲来无事,转进了公司楼下的领引书吧,不想看专业书籍,因此左挑右选看中了《余罪》,原因有二,张一山扮演的余罪的角色太接近于本色表演,让人沉醉,另一个就是,侦探、警察、部队等题材的作品不管是影视类,还是小说类,都让我百看不厌,因此借出了《余罪》第一本开始翻看起来。

   小说里的余罪成长在市井,单亲家庭,通过市井的磨砺,拥有了别人不为人知的识人能力及洞察能力,更有了不用装就具备的混混表情及贱人形象,因此很容易就被警方选中成为了特警,参与了一系列的大案,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虽然有男主角的光环一直笼罩,但余罪本身的努力却也占了很大的成分,比如意念坚定,一直游走于边缘的他,虽然有很多次的机会脱下身上的警服,但一旦有警察之歌响起时,就毫不犹豫的冲上去了,与其说是对某项事物有执着的冲劲,但更多的是骨子里的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看着文中的余罪,回想着他的职业,想着了他的精神,也想着了身边人,想想,家里已有两名从事着警察这个体制内行业的亲人了,一个亲人从未见过,现在让我一下说出他的名字,估计都说不出来,但从小就耳目濡染的听到了关于他的一切事迹,当年从北方南下的红军,来到四川后,结识了爱人,然后在广元,在三台,在绵阳一直分管着政法方面的工作,经历了中国一系列的历史和变革,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右派、新中国法制社会的建立等等,但始终对国家没有任何的怨言,最终在工作岗位的桌前累趴下,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这个人就是--姥爷。姥爷走的早,姥姥独自一人抚养着4个子女长大,但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姨妈们并没有小说里余罪的那种性格,反而多的是坚韧及要强。

我长大后,姥姥就不厌其烦的告诉我姥爷的故事,告诉我她和姥爷的爱情,姥爷的工作态度,也许是我是家族此辈的老大,只有我才能安静的坐下来听她的倾诉,也许姥姥想让我更多的记住姥爷,虽然从未见过,但让我对他有印象吧,因此只要我在家,姥姥都会絮絮叨叨的和我说很多关于姥爷的事。

    第二个亲人就是紧跟于姥爷步伐,我的舅。舅是家族里的独子,不懂那个年代的潮流,但听说舅当时考上了飞行员,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还是选择了警察的行业,老舅的工作很忙,最早的印象是在我小的时候他穿着一身警服,骑着警用的三轮摩托,那感觉,岂能一个帅字概括。老舅最开始负责笔迹鉴定,好像还破获了什么案子,获得了三等功勋,并在08年大地震的时候,抓获了拐卖儿童的人。但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每年大年三十,从来就见不到老舅,因为当地的民俗要在当晚去寺庙里拜佛烧子时香,而老舅负责整个的治安安保工作,因此每年的年三十,当别人一家团圆的时候,正是老舅最忙的时候,从未见到人,姥姥很心疼,但却无可奈何。  也许是小说的内容比较浮夸,剧情的跌宕起伏才能吸引读者更多注意力,但现实生活中的警察却是这样子,忙碌,继续忙碌,持续忙碌,经常为了案子继日熬夜,因此,老舅早早就有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少年白。

《《余罪》-----亲人》by 猪傻子

警察的职业神秘更神圣,但注定是平凡的,很多人前仆后继的涌入进去,或是因为理想,或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的多,留的更多,为着自己的理想,为着自己的信念去实现着,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