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

2018-06-23 12:17:09 修炼魔法的麻瓜

修炼魔法的麻瓜 > 电影评论

很早就知道《人生七年》纪录片,大多出现在“寒门再难出贵子”、“社会阶层已经固化”之类的热文中,对《人生七年》所要展现也理解的粗浅,无非是片中这些孩子的未来是由其出生的阶级决定的,现在连续看完11集(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各一集,49岁两集,56岁三集)9个多小时的纪录片后,这个结论确实是太粗浅了,9个多小时,14个孩子从7岁到56岁大半生,远远不是一句话可以总结的。诚如John, Neil,和 Suzy在片中都提到过的,这个片子缺点还是很明显的,每隔7年才给他们10多分钟,许多观众自以为就此了解了他们,但其实观众只能对他们的人生有一个非常模糊而片面的感觉罢了。但是我认同Nick的观点,他说在屏幕上看到的那个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改变成长,其实片子记录的并不是他本人。他的故事,和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故事一样,仅靠七年一次、时长20分钟的一段影像是无法说清的,这是“某人”的肖像,是所有人的肖像,也是我们的肖像,还有我们孩子的肖像。 就像仅仅知道某一场比赛的比分,和亲临现场看一场比赛,给人感官和影响远远是不同的。亲历人生七年,久久难以释怀。 中国人讲“三岁看老”,英国人讲“给我一个七岁孩子的片段,我可以还给你一个成人”,异曲同工大众所见略同吧。悠悠2岁多了,在小区有五六个一起玩耍的同龄伙伴,都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呀,看到零食和小动物一样发光的眼睛,一样的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不知道以后的以后他们的人生会有怎么样的轨迹,至少目前看有的孩子可以从小读国际学校以后肯定会出国的,这一点我们无法提供给悠悠。某种程度上我算是个早熟的女生,高中时候我就有种认定,人生是几条线段组成的,只要关键节点选对了,人生的大致方向就不会错了,尽管线段中间肯定有起有伏,但大致方向肯定不会太离谱,所以每每到关节点,我总是异常的焦虑同时拼尽全力,比如高考、考研和找工作,高考时候还是集体有组织的学习,成绩具有惯性,高考的偏差自认为不会太大,不存在鹤立鸡群或者鸡闯入鹤群的普遍;考研考验自主学习,我克服了很多困难,每每想放松时候,想到的总是我要确保万无一失,我容不得一点偏差,就像《致青春》里张孝正所说的我的人生容不得一厘米的差池,紧张程度大概如此吧,事后想来如果考研没有顺利,当时我也联系好了不错的调剂院校,结果也不会太差,终究还是要感谢过程的努力和不错的分数。前几天南开师门聚会得知如今南开硕士研究生基本全部是保送,一个班只有两三个是考研过来的,虽然考研已经过去七年多,想来还是后怕,如今留给二流学校本科生的机会真的是越来越少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考的重要性更重一层了。有惊无险得到南开的录取通知书,我自认为用尽了自己有生以来的好运气。高中时我认定自己一定会读研究生,一定要读博士,然后去高校做老师。14--15岁左右年纪的人生规划,至今看来都是最好的,只是读研后过于急功近利没有选择继续读博士,急功近利也是因为自己太过焦虑,硕士毕业找工作,用政治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何把你的价值转化成价格,如何把你努力得到的这些敲门砖(学历证书实习等)变换成一份报酬还不错的工作,这是每个家境一般的孩子的最朴素愿望吧,我没有想到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没有想长久来看这是否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 7岁的我如果接受采访,刚刚读乡村小学一年级,懵懂无知还比较受欺负,所幸成绩一直很好,10岁左右机缘巧合可以给班里小朋友讲课两年,性格得到很大改变;14岁的我如果接受采访,家乡最好的高中读高二,成绩很好,肯定是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人生规划,14岁的我也坚信自己高考就可以达到南开的水平;21岁的我如果接受采访,省内一所不错的财经院校大四,拿到南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肯定一方面是兴奋幸运感觉努力得到了汇报,另一方面就是焦虑,焦虑考证焦虑实习焦虑找男朋友焦虑找工作,其中最焦虑的就是工作。就像马克思所讲的“惊险的跳跃”,商品把价值变现,最初找工作的想法是需要把自己卖的好价钱。一家地产,一家事业单位。最终价格也屈从于你想要一个怎么样的生活状态。28岁,已婚,有一个可爱女孩,虽然也有家庭琐事困扰,目前的生活状态总体缓慢舒适,不足就是前进的动力和未来可能性的缩小。就如片中14个孩子一样,28岁之后,人生基本定型了。不过只是基本而已吧。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dd57ef882d6e63ee0b87a26921c8035a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21Tnony.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35Tony.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98826b279433f090c50e534f427ae49b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t0108a0e4d9b1a8029b.jpg

Tony: 成长于伦敦东区,最底层的孩子,小时候很顽皮。7岁就决心想要当骑师,果然14岁就当了学徒,到此还没什么,但从21岁开始,Tony就成了整个片子里最令人开心的角色,尽管出身贫苦,但他永远乐观坚强,永远对生活有激情。21岁意识到自己不适合骑师,放弃了,去学出租车,后来如愿成为出租车司机。但问到他人生最开心的时刻,还是当骑师的时候和自己的偶像同场竞技,那种骄傲,那种满足,尽管没能做出成就,但是感激曾经拥有。后来开酒吧也一样,有想法就去做,做不成就不做,并不因此后悔或者沮丧,也没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Tony的人生态度真的注定让他幸福一生。有深爱的妻子,后来有2女1男,后来又有了孙子辈,尽管中间他出轨过,但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家庭美满。尽管一直只是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但是人生却不平庸,去学表演课,也曾入镜;马场里养着马;也打高尔夫球,并不在意球场上其他人对他的普通职业的议论;在西班牙有自己的休闲房。(2006年的49up他竞预言了几年后的经济危机。。。)真的惊讶于一个下层出身的教育程度一般的出租车司机,靠着自己的双手构筑了这一切。平日一直嘻嘻哈哈的,一提到父母的去世突然就变了一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对家人的爱,对生活的热情,这就是Tony。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3ca5a125b96725f4a91eedaede29c6b3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9382c46ede5e155fe3910e54db744d5b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fbb66cf79ef2ba4fbb722868c2daf232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0541040856FC9E376A0A4D2D9A76DE4C.jpg

Nick:世俗标准里最“成功”的孩子吧,真正打破了壁垒,从偏远地区只有一间屋子的小学一路上了牛津,后来去美国当了物理教授。7、14岁非常内敛,只是说自己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21岁真的上了牛津,而且整个说话做事变得非常自信,虽然看出还是个内敛的人,但那种自信的感觉已经完全不同。后来自己做的项目失败,专心教学。有过一次离婚,第二次婚姻看起来蛮不错。从小就是显示出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一直很努力,目标一直很清晰,人生路径明确。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e9c062fe79af4371b25c69802636565d_th.jpg

Bruce:小天使,虔诚的基督徒,家境很好。7岁就说想去非洲当传教士帮助别人,这一点算是贯穿了他一生。出身优越但是完全没有所谓的阶级偏见,牛津数学系毕业,在普通学校当老师,深信教育可以帮助人,帮助社会,一生践行。并没有出身精英阶层就走向精英的固有道路,安贫乐道。也曾去孟加拉国支教,积极参与教堂事务,曾帮助过同节目有困难的Neil。帮Neil那段真心感人,Neil真是个讨厌的房客,但Bruce却真的好有耐心。结婚晚,后来去了贵族学校任教,导演问他在贵族学校任教是不是对他过去信仰的背叛,他说有人这么认为,但他并不在意。他整个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单纯,没有偏见,乐于付出,生活简单幸福。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9e4d14ba36c641f91dd80622a48be671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28Neil.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2853c4957e7409c8e0d67e6a94dda1e9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a48b3806aeb1f8d7a95bac4bc3e7c71f_hd.jpg

Neil: 怕是整个节目争议最大的人。7岁的影片真的是可爱,14岁感觉开始有愁容,没想到后来没能考上自己想去的牛津之后,在阿伯丁大学一年后退学,之后更是四处漂泊靠领救济金生活,一直在彷徨。许多人都说他的家境比Tony好太多,但混的却太差了,因此觉得他很失败,但我觉得未必。他的人生挫折确实比一般人多的多,而且后来他也承认自己一直抑郁却不愿意就医,但只能说他的人生需要更多的自我救赎,他也的确慢慢地走了回来,慢慢地开始为社区做贡献,然后慢慢地开始从政,成为了一名地区的议员,不过地区议员也依然很惨,还得靠救济金。看着他在影片里,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去拉票,觉得他真的开始找回自己了。他也从最初对信仰的彷徨到开始相信了基督教,然后慢慢在教区承担事务,总归是尽管很是漫长而艰辛,他还是找回了自己。

Peter:Neil的幼时玩伴,21岁在伦敦上大学,28岁当老师,发表了一些对当时撒切尔政府的不满言论,显得有些愤世嫉俗。然后竟然被媒体啊意见领袖啊批评,家长甚至觉得不愿意让自己孩子被他教,之后就一直没有参与节目,直到56岁才回归。知道他考了公务员,妻子也是公务员,两人和朋友组了乐队还拿了奖,算是不错的人生,很让人欣慰。但是真的要说,媒体瞎搞太恐怖。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635b013cc4e3475d04eaac4e950f2159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bcd5510296267c290d2f9b081d258c54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52a5476784e48e4f2448fbb59e3cce66_hd.jpg

富家三公子John、Andrew和Charles

John: 估计就是人们所说的典型精英阶层子弟吧,一路私立学校,牛津读的法律,后来去了法庭,娶的是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他自己的曾祖父就曾是保加利亚首相,可见背景之雄厚。看起来就是一路的高层人生。但如果就这么定义了他,对他真的不尊重。我觉得他是非常有个性的一个人。7岁14岁都有一个撩头发的习惯很可爱,后来换了发型。他一直拥有的是一种经典而高贵的贵族思维,就是自己确实比别人拥有更多,但就是要承担更多责任,就是要凭着自己的背景和能力对社会做更多的贡献。而且自己的目标是很明确的,14岁就想好了就是要从事法律。我觉得他和Nick是两个在21岁时说话非常突出的人,从谈吐中透漏的三观就感觉这两个人必将有所成就。他21岁说,这节目只看到了他,所谓的贵族子弟,确实如之前计划好的,一步步名校走来,只看到了所谓美好的结果,并没有看到他自己的付出。后来28岁没有参加,35岁,他为了宣传自己在保加利亚的慈善项目参加了一次,42又没参加,后来49、56可能也是年龄大了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才回归,然后才知道他9岁丧父,母亲为了他的私立学校开销非常辛苦,他很努力拿的牛津奖学金读了下来,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轻松。后来他自己也说,在法庭上依据枯燥的条文拿下一场大官司的胜利,远没有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得到的幸福感多。他说“人人都只看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优越的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环境,除了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生活习惯,其实在体型的背后更是他们的家庭赋予的某种自律自强的精神。我们看到的只是身材,然而身材的背后映射的是更多内容,因此我们对那些能长年保持自己体型的人,那些坚持不懈朝着自己目标奋进的人,由衷地表达自己的敬意,在背后,他们的付出或许是我们所不能设想的。”Andrew:(私下最喜欢的男孩,观点温和不偏激,和家境平凡的妻子相敬相爱,完全认同家庭主妇的价值,并且知道妻子的忧虑,两个儿子也都很优秀,四平八稳的人生和后代,我所崇尚的,不像John贵族血液的大气,也不像Charles可能会不小心走小路,在正确的奋斗方向上很努力,不会经历太多挫折,努力得到自己的回报。)与John类似,精英阶层子弟的道路看起来确实一帆风顺,剑桥读的法律,后来当了企业界的律师。慢慢成为律所合伙人,后来又跳槽,但一直过着优渥的生活。娶的妻子家境平凡,但生活美满。两个儿子都上了很好的大学,并不是牛津剑桥,他也说后辈的压力比他大的多,不像他当初说上Oxbridge就是Oxbridge。很安于命运的人,生活也很简单,闲了郊区的房子搞园艺。他也对阶级没有太多看法,只是觉得,家里能给孩子的,最重要的还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没人能夺走。Charles:只参加到21岁之后就离开了节目。14岁明显感受他和John、Andrew不一样,有一种反叛自己阶层的劲儿,也很有文艺范儿,21岁是三个公子里唯一一个没上Oxbridge的,去的杜伦学历史,不过他自己也并没太在意,理想是写东西。他有一种贵族子弟搞文艺的气质,拜伦、王尔德那种。后来节目说就是当记者再后来在BBC做节目,算是实现理想了吧。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f80b748376310962ebb2a1a2f83ceba8_h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t012ef3df297e17296d.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15f3556840cc61510dd9260bc727d0d7_hd.jpg

Suzy:(随着年龄增长,她越来越温和如玉,身材保持的很好,有个好老公,几个好孩子,自学心理,“我不想等孩子离开我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触动很深)节目中唯一的富家女孩,一直嘴上说着讨厌这个节目但是一场也没落的参加了。7岁天真无邪,14岁开始有些迷茫,21岁的时候一副嬉皮士的无所谓的态度,觉得人生、家庭之类毫无意义,可能是因为父母离婚的影响。但是28岁嫁了一个律师之后,开始了安心的家庭主妇生活,然后好像越老越有气质了。这个确实没啥可多说的,可能正应了许多人对所谓富家千金的期待,嫁之前靠父母嫁之后靠丈夫么。但我还是要说,仅仅这样标签化的理解是对她的不尊重,这也正是这个节目的问题所在,让人感觉尽管她有过迷茫但反正家境好嫁的好,生活就是轻松。人们看了节目,几个人生片段,就觉得好像了解了她,但仔细想想,除了自己觉得符合了自己的刻板印象,你真的了解了她吗。不过她和Nick的友谊倒是蛮令人意外的。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W020120816658746364922.jpg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037d06ec245960c688219207e00020e5_hd.jpg

伦敦东区平民三姐妹Sue、Jackie、Lynn。

Sue:(另外一个成功逆袭的案例,早期的工作经历很重要,留着短发很干练;青春期发型不太好看,但是明眼就知道长大后肯定是大美女的,后来的男友很棒,工作也很棒,自己很自信,台下500多名大学生的问题我都可以回答,自信有事业的女人更加年轻美丽。)私以为是三姐妹中心气最高的一位,从打扮上看一直是三姐妹中对自己要求最高的,14岁说不想早结婚,想要充分地体会人生,果然也是结婚最晚的,21岁的时候另两个都结婚了,她还在搞事业,很有职场女性的感觉。不过还是在20多遇到了喜欢的人,结婚生子了,遗憾的是还是离婚,至此步入辛苦的单亲生活,各种兼职。后来孩子大些,开始全职,也遇到了真爱的样子(那男的确实很帅,有明星范)。慢慢地56岁再看,已经成为了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一个科目的负责人,也是很厉害呢,她说自己也很享受承担责任的感觉。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v2-359ea0d7494b89e13462f590aa7f3407_hd.jpg

Jackie:(7岁时候很招人喜欢,有钱后要捐钱给穷人,结果一路很惨,靠着救济金过了十多年,发胖的厉害,面由心生,不过她还算坚强,碰到了一个好婆婆。5个女孩的家庭,自己又没读太多书,没有工作,婚姻也不幸,身体也不好,孩子也不争气,读书都不太好,一把把烂牌啊,可怜当年7岁天真可爱小女孩)确实有点惨的样子,结婚早离婚早,第一段婚姻没有孩子,但后来的感情生活还是给她带来了一个孩子,然后第二次婚姻又离婚,又两个孩子,而且患病无法工作,不得不领救济金生活。还好虽然离婚了和孩子的父亲还是来往密切,而且婆婆非常好,各种照顾,一家人拮据而快乐。我最欣赏Jackie的一点是她的坚强,后面一集她还和导演Micheal争论,导演似乎把她的生活展示的悲惨,但她自己觉得只是各种情况使然,她自己毫无抱怨非常坚韧地在生活,三个孩子也正常成长了,也有了孙子辈。她运气确实不好,经济危机削减开支她无法再领救济金,后来婆婆和前夫相继得癌症,公公又离世,所有这么多悲伤的事情发生在一起,但看得出她还是很坚强完全没有颓废,她的孩子们也很懂得承担起责任来。一切的一切,她都在勇敢地面对着,这不就是生活么。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18a900066c81d91dc5a2.jpg

Lynn:(吃惊56岁之前发型一直没有变化,只不过在发胖,文静没有生气,不知道她在给孩子讲绘本时候会不会有声有色,谈到要被辞退时候崩溃,能感受那种自己从事半生结果被否定的愤怒和沮丧,随后安慰自己还是教会的理事,多少说明自己还是被认可的,自己还是有价值的。认同和价值,我们生存的必要吧。所幸她婚姻还算幸福,但是同样没有太多读书,对孩子要求也低,孩子也没读太多书,早婚早育。)三姐妹中最文静的,结婚早但是算是早对了人。事业上开始是在图书馆,后来是流动图书馆,再后来回到图书馆给孩子们讲故事。同时承担着当地学校的行政工作和当地教区的事务。她的生活,真的是平淡而满足,她的事业以付出为主,但是看得出她很喜欢,很喜欢教孩子们看书。而且她非常耐心,很能教得了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Micheal曾问她觉得事业怎么样,看起来很平淡的过了许多年不会后悔吗。她很骄傲地说不会,而且说着说着要哭了,那种付出。得了一种遗传病,没法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作,但几十年都没有发作,我觉得她吉人自有天相吧。

福利院兄弟Paul和Symon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Paul.jpeg

Paul: (他算是幸运的,有个非常好的妻子,完成环游澳洲的壮举,女儿读了大学,安定幸福)7岁在福利院,14岁被家长接去了澳大利亚,很内向,一直有点自卑,工作上一直是普通工人。娶了一个非常好的妻子。两个人生孩子之前竟然完成了一次变卖家产买辆房车环游澳洲的壮举。很朴实,很爱自己的妻子,和妻子非常配,因为妻子是属于话多乐天型,两个人正好互补。每次看到Paul, 也是很安心,因为知道他们的生活一定很稳定而幸福。每次采访Paul都是腼腆地笑着,话不多但是表情就是满满的幸福。儿子也内向不过也是健康成长了,女儿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后来去了英国工作,很令他们骄傲。妻子开始是给别人剪头发,开始她就说,给老人剪头发其实更重要的是陪他们说说话,后来妻子果然去了一家养老社区工作,Paul也去了,在那打下手,修补房子呀,送东西之类。服务别人让他们体会到了更大的满足。

《人生七年——4个7年已经过去啦》by 修炼魔法的麻瓜

18af000387b5b682f7b5.jpg

Symon:(他的幸运在于第二个妻子吧,她说他如果早点和我在一起,我才不会要他去开运货机,他非常有才华,他应该赚更多。推测后来他应该从事了和艺术 或者 会计相关的职业,感觉经济状况好了很多,而且还和妻子一起收养孩子,和第二个妻子的孩子还拿到了宝洁公司的offer.有点不理解的是为啥要和第一个妻子一口气生了5个孩子,可怜着5个孩子还有他们的母亲。他说我太懒了,安于现状,即使现状可能很糟糕,可是我的妻子不同,她鞭策我前进。了不起的女人。)唯一的少数族裔,7岁福利院,后来被母亲领走,但是从来不知道父亲是谁。21岁在一家冷冻食品厂打工,说自己应该不会困在这里,有更大的理想,但28岁还在那里,不过结婚了,有5个孩子。说到孩子很骄傲,也很开心。他说自己就是要想办法给孩子们自己以前没有的,导演问比如呢,你给了他们什么。他说,他们已经拥有了呀,一个爸爸(这段我要哭了)。35岁没有参加,后来知道那时候他母亲去世,而且离婚,估计状况很不好吧。42岁有了另外的妻子和孩子,这个妻子真的非常赞,他自己也说自己太懒,正是这个妻子督促着他又去学数学,虽然还是做着搬运工之类的工作但整个人的状态很不一样了。两个人还参加收养孩子的资格培训,到56岁那集竟然前前后后,有一周的,有几年的,已经收养过了几千个孩子。他们自己的孩子也很优秀,56up那集刚刚拿了不错的公司的offer。真的很震撼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能收养几千孩子,这是多大的付出,而他们从中获取的满足,也是无与伦比的。看着这14个孩子,一步步长大成人,我们会发现,所谓幸福,真的跟阶级无关。是的,富裕的家境确实让人生轻松了一些,但普通阶层的孩子们也能够慢慢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获得自己的幸福。乐观的Tony,聪明的Nick,坚韧的Jackie,朴实的Paul,安稳的Andrew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生活道路,各自有各自的幸福。而且我们从中看到,所有人都在谈,幼时最重要的,自然是教育,而之后的生活,大家幸福的来源很大部分源于家庭,源于承担责任。而更多人的更大满足感,源于付出,源于奉献。Bruce终生践行着他奉献的信仰,Neil走出困境靠的是开始对社区做贡献,Lynn为孩子们搭建书本与生活的桥梁,John不满足于自己的富裕创立经营着慈善项目,Symon收养了那么多孩子。这一切传达出的善意,不是比所谓的阶级壁垒,更值得我们从节目中去认识,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