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寻报记:这是个找乐子比找报纸容易的时代

2018-06-25 15:15:08 R_宇航

R_宇航 > 书评

《广州寻报记:这是个找乐子比找报纸容易的时代》by R_宇航

得知,近日,中国最好的宏观经济分析的报纸《经济观察报》出版了这样的一篇专题。城乡进化论。所谓一个日日吐槽“房子才是拿来炒的,股票才是拿开住的”的人,自然不能放过这篇经典的版面。

我之前的文章里说过,事情发生了,人们一般有三种状态。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先知先觉。到底房地产怎么了?买房的人在默默骂,卖房的人傻逼。卖房子的人,也骂买房子的人是傻逼。所以,房地产这个游戏,就变成了乱七八糟的了。

随着“各地群众喜迎全国房产均价上8000”的新闻传遍了大江南北,那到底怎么样才是对的呢?想听我的看法么?不好意思,下一篇文章吧。

因为这篇文章,我得吐槽另一个现象。广州什么时候成为了乐子都比找报纸容易了。今天为了一份报纸,我跑了15个报刊亭,才终于如愿以偿。

饮啖早茶,吃个包,

小时候,广州人的早餐,就去茶楼,喝个早茶,然后干蒸烧卖小笼包。一沓报纸,一壶茶。老大爷就一天上午。茶楼的喧嚣活脱脱就是“情报中心”,命苦的在怨政府,点背的怪社会,做生意的就论行情。每天早上9点,基本人就换了一茬。为什么是9点呢?隔壁证券大厅开门了呀。

那时候,报纸就是生活的必需品。纸质的阅读,就是时尚。在有限的方寸里找到无限的可能。和互联网不一样的是什么呢?做报纸的人,都是比较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无论是采编还是记者。他们会帮助我们筛选掉很多的信息,剔除了很多的杂音 。然后再摆出自己的态度。或为社会的公序良俗正音,或为遭受不公者鸣音,或针砭时弊,褒扬善政,规劝胡乱的作为。特别怀念当年的南都 尤其是财经版的人。只可惜…后面的事情嘛。

然后呢?上班的人怎么办?回单位看早报啊!然后呢?回家看晚报啊。

送报纸的,每天跑上跑下的,连隔壁家邻居的小狗都熟悉了他的气息。报刊亭上,一沓沓的报纸,每逢重大新闻都会被扫空。

那时候,文字是优美的,遣词造句是有逻辑的,观点都是有据可依的。报纸,就代表着文化的前沿,就代表着最高质量,最时尚的学习。

时代变了,杂音多了

我说来惭愧,我很久没买报纸了。自从我认为互联网可以拥有一切,纸面媒体要没落了的时候,我发现我有些动摇了。真的是这样吗?

互联网上,杂音是越来越多了,以至于很多人初心是越来越模糊了。转发的成本太低,讨论的门槛又更低了。杂音,噪音,乱音,就越来越多了。网络小说的盛行,已经侵占了报刊亭。现在的报刊亭,接近成为了一个小型杂货铺了。上面卖的东西,针对的小女生的时尚杂志,针对小学生的漫画,针对小男生的起点小说。

终于,有人路过,买了本越来越少人看的《意林》,买了本非专业爱好者不去看的《国家地理杂志》可能就是一天最大的成交额了。嗯,还有,在炎热的天气,来来往往得买一块钱一包的纸巾的人们。

其实,都市的报刊亭,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细胞,这个细胞活跃,生机勃勃,也就证明了这个城市,依然文风旺盛。即便这个都市再,嘴巴再沉默,但眼光都是炙热的。

而现在,它们没落了。但没落的同时,也变得更加“高贵”了。

并不是说,那些老顽固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而是在此时此刻,喧嚣的互联网反而过滤掉了一批人,反而能够筛选出更具备高深功力的学者在上面发表更深刻的评论和见解了。当你看遍了互联网各色评论之后,静下心看一看报纸,就能发现它们的犀利。

所以,世界上的东西,就这么奇怪。眼看着互联网即将覆盖掉纸媒的宽度,但纸媒回用他知识的深度和厚度,继续扎根,并且越扎越深。

浮躁了纸醉金迷,找妹子的人多了,找报纸的人少了

脑残视频哈哈一笑,然后病毒式的传播。优衣库的更衣室,陆家嘴曲美家具凳子上的鼓掌。各色的梗和嘲讽,都传递着一种浮躁。

你不可以否认,世界上某婊有在骂着别人不要脸的同时,又在谋划着榜上谁能够上位。

你也不可否认,现在的各种各样的软色情正在泛滥。各种各样的纸醉金迷在侵蚀在大众的神经。

谁都想着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却不知道这些荣华富贵的重量。不知道这些荣华富贵背后的深不可测。

我没有指责谁的意思。我想说用这样的一个比喻来引发思考。

冰冻三尺,冰山一角,等等的词语。之所以畏惧冰山的深不可测,不是因为它山峰的尖锐,而是,我们没有办法将它融化。而一旦被碎开,那么,融成了水。那谁还会为此感到害怕?

冰山,是因为它深刻的累积,累积得深不可测,才让人感觉到惊恐。

浮躁的时代,一定要有不浮躁的你。高企的房价,正在饮鸠止渴,正在毁掉一代人,正在摧毁者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并且在互联网中编织虚幻的美好。

所以,一定要保持清醒。虽然,对于我们来说,是这是一个找乐子比找报纸容易的时代。但我们,都需要学会,怎么去找报纸,并且学会读报纸。

《广州寻报记:这是个找乐子比找报纸容易的时代》by R_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