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

2018-06-28 10:15:02 V海洋

V海洋 > 欧美剧

《权力的游戏》改编自美国小说家乔治·马丁的奇幻文学作品《冰与火之歌》系列,从2011年开始至2017年,《权力的游戏》已经连续推出了七季,它非常霸气地连续7年拿下影视剧的收视冠军宝座,在今年2018年很有可能将继续推出《权力的游戏》第八季。这部剧把赤裸裸的人性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01

美国HBO推出的神剧《权力的游戏》,无疑是影视界近些年来最受瞩目、人气最高的天马行空的奇幻巨作,其得到的奖项数要远远超过同时期大屏幕上的《霍比特人》系列以及各种超级英雄主义系列比如《闪电侠》、《绿箭侠》、《蜘蛛侠》……等等。

作为一部史诗级巨作,平均每一集制作成本也是达到了高得吓人的600万美元,几乎可以碾压许多大制作的电影。剧情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趋近于完美,和许多老套的影视作品不同。在这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一个个原本你以为应该会是主角的人,可能一两集过后就去领薪水下线了。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龙之母—丹妮莉丝·坦格利安

乔治·马丁在《冰与火之歌》里构筑了足够复杂的七大国历史和各家族纷争,马丁亲自承认过灵感最初是来源于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玫瑰战争”。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王后瑟曦

首先《权力的游戏》这部剧的核心命题,是个人在道德与自我成功之间、在善与恶之间的艰难抉择,及对家庭价值的不断唤回,以史塔克家族各成员从分离到团聚为主线贯穿始终。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史塔克家族剩余成员团聚

史塔克家族位于北境荒寒之地,以狼为图腾,还有奇特的宗教信仰。长城外不但有野人,还有北方的异鬼。“凛冬将至”的诅咒如同达摩克莉丝之剑总是悬在头上,史塔克家族颠沛流离的命运就预示了这点。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史塔克家族成员

史塔克家族还要在绝境长城之外对抗异鬼,总要惦记着“凛冬将至”,颇有末日大决战的味道。这个桥段应该是引自维京的神话。传说所有的维京勇士死后都会升上奥哈拉神殿,在那里终日和奥丁神一起狂欢痛饮,备战世界末日的善恶大决战。届时北方的冰霜巨人会再次出现摧毁整个世界。显然,这个就是剧中“凛冬将至”的含义原型。

02

在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琼恩·雪诺,琼恩·雪诺虽然是临冬城艾德公爵的私生子,但其与大儿子罗柏·史塔克年龄相同,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关系都非常亲密。虽为庶出,但艾德公爵一家待他如嫡系,与其他兄弟姐妹一样。但其他人却还是没有忘记他私生子的身份,并让他饱受耻辱,后来雪诺决定要自己挣得名誉,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北上加入了守夜人,立誓镇守绝境长城。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琼恩·雪诺

随着剧情发展,各方厮杀,新旧势力不断更迭。琼恩·雪诺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死存亡的残酷考验,不仅赢得尊敬,更有境内外各家族拥护,成为临冬城的保护者。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琼恩·雪诺对抗夜王

琼恩·雪诺不再抱怨,不再赌气,不再将生命中欢愉的部分保留在心中。他抛弃了一切温暖的感情,将寒气彻骨的责任揽入怀中。

他亲手杀死了自己性格中的幼稚,然后像个男人一样面对北境最为狂暴的寒风,对抗最强劲、最可怕的敌人——异鬼夜王,这就是琼恩·雪诺的道路。

美国作家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他们挥泪埋葬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希望,它却变成了种子,长出鲜花和香膏,为孤苦伶仃的苦命人医治创伤。”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琼恩·雪诺成为北境之王

在剧中获得重生后的琼恩·雪诺经历了许多磨难终于成为了北境之王,他带领着北境人民一起,不知疲倦的奔跑在白雪皑皑的北境寒冬里,奋战在抵抗异鬼夜王入侵的第一线。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异鬼夜王

在第七季最后一集中,编剧透过布兰和山姆的对话揭晓了琼恩·雪诺的真实身世,他父亲是雷加·坦格利安,母亲是莱安娜·史塔克,琼恩·雪诺是真正的铁王座继承人,而龙之母—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却是他的姑姑。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丹妮莉丝与琼恩·雪诺

琼恩·雪诺最开始是一匹孤狼、同时也是一个被人鄙视的私生子,到最后真相被揭露才发现琼恩·雪诺是一位真龙血脉、七国之王的真正继承者!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铁王座的真正继承者

《权力的游戏》从第一季到第七季,每一季都拿下了收视冠军的宝座,我想更多的是因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口味了,人们喜欢看到处在金字塔不同层次人的真实心理和身体状况,更愿意看到每个人复杂的多面性,但是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还是不要去看这部剧,因为里面有各种血腥、暴力和大尺度的画面,我真的觉得还没有高度认知、辨别能力的年轻人不要去看!

时至今日很多戏剧、新闻,写的是社会坏的一面,对小孩子有很坏的影响,这种文字对社会的影响比杀人还厉害。

其实写的人未必有心教人学坏,也有写正面的,但是现代的人们已经普遍瞧不起正面的说教,比较喜欢喝“毒鸡汤”,并且越喝越上瘾。

其实真正好的作家对人类这种心理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下笔就非常严谨,始终坚信邪不胜正。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红袍女巫梅丽珊卓

03

看过《权力的游戏》的朋友,一定都对“小恶魔”这个角色印象深刻。他身材矮小、行事放荡、说话毒舌,似乎一点都不讨喜,但他却被评为剧中最具人格魅力的角色。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作者乔治·马丁和小恶魔

《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乔治·马丁都赞叹不已地说:“如果不是他来演这个角色,老天爷,这部剧肯定完蛋了。”

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世界给了他多少不公和伤害,他始终保持着对弱者的悲悯和对生命的尊重。

在戏里,他是个虽然怕死浪荡但是才谋卓绝而且包含善心的人。他机敏幽默又妙语连珠,屡屡用超乎常人的口才让自己脱离死境。他知道自己是侏儒,属于天生的不足,但是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学会用知识和思想来武装自己。

这不仅仅是电视剧。现实生活中,小恶魔的扮演者彼特·丁拉基一出生就患了软骨发育不全症,这是“侏儒症”的一种,这个世界上每 25000 个人中只有一人会得此病。不幸的遭遇让他尝遍苦头,但彼特·丁拉基敢于正视缺陷,敢于追求梦想,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让他的人生不再平凡。

这个身高只有 1.35 米的男人,无论在剧中还是现实中,都活出了新的高度。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彼特·丁拉基和他的太太

彼得·丁拉基说道:“你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有人会选择饰演一些其实让他们自己都后悔接的角色,对此我不会去指责任何人,因为说到底,每个人的工作都并非时时如意。”

自从《权力的游戏》第一季上映以来,彼特·丁拉基饰演的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火遍全球,他不仅演技精湛,而且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如今他不仅在剧中是人生赢家,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人生赢家。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彼特·丁拉基获奖

彼特·丁拉基饰演的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虽然出身高贵有权有势,但侏儒的身份却奠定了他往后悲惨人生的道路,爹不疼、姐不爱,被亲人和家族排斥,受世人嘲弄,遭最心爱的女人背叛,终于在绝望与愤怒下亲手杀死想要迫害自己的情人以及父亲,甘愿流放海外。

小恶魔深深地体会到了一点,那就是:“如果别人不喜欢你的话,那么你连呼吸都是错的!”

我们欣赏小恶魔的智慧、谋略和善良,却始终难以忘怀他遭受众叛亲离后的怒吼:

I’m guilty of a far more monstrous crime.

我犯的是更穷凶恶极的罪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小恶魔

I am guilty of being a dwarf.

我的罪是生而为侏儒

I’ve been on trial for that my entire life.

从我出生那一天起,每天都在接受它的审判。

在史塔克家族遇害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去落井下石的人。

小恶魔的这一善举让我想到了在196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苏联作家——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里面的那句经典名言:“不要向井里吐痰,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

小恶魔见惯世间所有的丑恶,仍善良的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但小恶魔的善良不是伪善,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伪善”的人,比如赤裸裸的道德绑架:用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

小恶魔对他的家族以及战乱纷飞的时代非常失望:我哥的确很傲慢,我爸则根本是贪婪的化身,至于我姐姐嘛,迷恋权位就和呼吸一样重要。惟有我,才是一只天真无邪却要被安排接受无辜死亡的小羔羊。

小恶魔是权力的游戏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明白人,他对时局看的清清楚楚,在这场裹挟一切的权力漩涡中,他游刃有余的徜徉在各大势力间。合纵连横,舌战群儒,干的甚是漂亮。

纵观《权力的游戏》中的其他主角,都在为复仇、为权色而活,只有小恶魔,是为自己而活。

小恶魔,一个标准的富二代。亲爹是豪门望族领袖,亲哥是御前侍卫,亲姐是皇后母仪天下,但他,是个小侏儒。

赴黑城堡的路上,琼恩·雪诺问他为啥总是在看书?

“我的腿太短,头却太大,总算这脑袋对我还算合适,凭着它我很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它就是我的武器。老哥有他的宝剑,劳勃国王有他的战锤,我则有我的脑袋瓜……不过人若要保持思路清晰锐利,就得多读书,就好像宝剑需要磨刀石一样。”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小恶魔—提利昂·兰尼斯特

提利昂轻敲书皮,“琼恩·雪诺,这就是为什么我要不停地读书。”

知识让小恶魔一得机会便大显身手,在权力旋窝中游刃有余。

黑水河一战应该是小恶魔有生以来成就的最高峰,他指挥一把野火灭掉史坦尼斯大半个舰队。面对大军压境,敌强我弱,小恶魔组织城里的知识分子一起制备了“鬼火”这种特殊武器,使得在开战时占领了先机。随后猎狗临阵脱逃,乔弗里畏战退缩,士气大跌之时,又是这个被所有人都瞧不起的“半人”站了出来,重振士气,带着城内的士兵们冲向战场。

小恶魔精准的战术分析与曾国藩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历史上半人半仙的名将曾国藩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国藩作为一个中兴名臣,就是把大清王朝从生死线上拉回来的那个人。他的为人处世之道,至今仍被后世反复推敲研究。

曾国藩曾经说过一句话:“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这是他中年之后领悟出的做事原则,也是他践行了半生的做事方法。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意思是说,做事之前,要先冷静思考,分析好形势,心中有五六分成功的把握,就可以去做了。

曾国藩以冷静、谨慎著称,但他年轻时也曾是个性格莽撞的人,因为急躁的性格吃了不少苦头,仕途上也因为鲁莽的性格走得很不顺利。

小恶魔的智慧也丝毫不亚于曾国藩,小恶魔从书中学到的绝不仅仅是权斗计谋,在那样的成长环境下,他之所以没有成为小指头或是泰温那样性格阴暗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人性受到了前人智慧的洗涤,以至于他之后的行事方式简直处处带着正能量。所以他是一个自带正能量的小恶魔。

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提利昂以一己之力,拉高了整部故事的剧情水准,他如同一个镜片,让观众在贵族的视角和平民的视角中自由切换,这种体谅和宽容的人格力量,塑造了他的强,和他无与伦比魅力。

  04

《权力的游戏》这部剧中还有一个非常神秘的角色是三眼乌鸦——布兰,他几乎可以提前预知到所有事情。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三眼乌鸦—布兰

三眼乌鸦,也就是绿先知,其实这是灵魂不再受物理空间约束的表现,进一步地,绿先知又是狼灵中极端稀有的存在,只有天份极高的人,并且具有史塔克血统的人才能成为绿先知。

绿先知不再拘泥于物理空间,更能够跨越时间,进入他人梦境。并且能同时使用穿越时间和进去思维两种技能,进而影响历史走向,改变时间线。

布兰最终明白hodor的命运时,对于自身的命运已经明晰,自己也是一枚棋子,只不过在三眼乌鸦不断的洗脑中,算是自己走上了这条道路,好奇害死猫啊,在貌似一种使命感的感召下成为了老三眼乌鸦的继承者,让继承者以为是自己想要成为的,道理最终布兰会明白,不过命运已经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退路。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老三眼乌鸦与布兰

布兰拥有这个三眼乌鸦称号,但他没有数千年待在洞穴看着时间流逝的经历,“就像有人在他面前摆了一本时间百科全书,而他现在只翻开了第一页,他可以看到一些事物,但还没有可以看透全局的能力。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三眼乌鸦—布兰

成为三眼乌鸦也是需要代价的,而第一个代价来得太快,在自己还没有享受好野外飞奔的时候就开始缠绵病床了。

布兰很勇敢,那高高的塔楼完全挡不住他攀登的欲望,当然在攀登上无数次后,终于迎来了被詹姆推下塔楼的一个小事故。

瑟曦认为野外偷情更能刺激一些,若是知道布兰喜欢登这个塔楼,一定不会想着来的,是三眼乌鸦的安排还是命运的巧合,老三眼乌鸦没有说,布兰最后也没有问。

老乌鸦估计也是欣赏道家学派孟子的观点: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在詹姆的轻轻一推之下,布兰的第一个代价付出了,也许只有躺在床上没事干的时候,愿意闭目睡觉的时候才会多,当三眼乌鸦一次次入梦的时候,才会对梦中出现的乌鸦产生强烈的好奇,而在这好奇心的指引下走向老乌鸦安排的道路上。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三眼乌鸦—布兰

当史塔克家族的布兰和珊莎再次团聚时,布兰对珊莎说:差不多相当于我能知晓一切。在准确地说出了那晚的婚礼之时,珊莎表现的不是为布兰成为三眼乌鸦的激动,而是对布兰本身的害怕。

是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秘密,比如自己干的蠢事,自己想掩盖的过去,结果在布兰眼中一切都没有秘密,这样的人你想要欺骗如何去欺骗?小指头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在布兰面前玩诡计,只能是只取其辱而已。

变成三眼乌鸦的布兰的现状就如同鲁迅先生说得那样:“我还会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像被刀刮过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上,有些是掉到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

天若有情天亦老,当三眼乌鸦—布兰以上帝的视角去看待一切,知晓一切时,那些曾经的奋斗,那些曾经的牺牲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是的整个人类的命运,而不再是单一人的命运。

  05

《权力的游戏》赤裸裸地揭示了人性的罪大恶极,把所有的垃圾人和明白人集中在一起进行激烈的厮杀,给我最大的观感是:你可能猜得到开头,但永远猜不到结尾!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权力的游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尽力避免被垃圾人所卷入到风暴当中!

大卫·波莱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垃圾车法则》。

他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人真的就像垃圾车,他们装满了垃圾四处奔走,充满了懊悔、愤怒、失望的情绪。

随着垃圾越堆越高,他们就需要找地方倾倒、释放出来。

如果你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把垃圾一股脑儿倾倒在你身上。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龙之母—丹妮莉丝·坦格利安

一个人的修养,要看他疲惫时的模样。舒服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乐善好施。唯有身心疲惫时,还能体谅别人的苦,才是深到骨子里的善良。

修养好的人不是神,他们也会疲惫,也需要安慰。可是,他们懂得在疲惫的时候,先处理自己的伤口,而不是随便把自己坏情绪丢给别人。

《乌合之众》一书里说:“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权力的游戏》这部剧它充分将不同层次的男人、女人在不同境遇下做出的艰难选择给淋漓精致的表现出来!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其实生存着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也隐藏着刚毅的男性原型意象。”

和真实世界一样,剧中的人性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其转变的复杂性与随机性常常像掷硬币一般地不可控。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布兰与夜王

哲学家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过:“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权力的游戏》—人性的光辉与黑暗!》by V海洋

火龙与小恶魔

我们无法改变低级趣味的人的品性和素质,但我们可以选择不纠缠。

不纠缠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

毕竟“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

你不要跟夏天的虫子谈冰,它不懂,不要跟井底之蛙谈大海,它没见过,不懂,不要跟凡夫俗子谈高深的学问,他不想听,也听不懂。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达克效应”,指的是那些能力较弱、认知水平较低的人,反而更自我感觉良好。

遇到这种人,用不着理论,就像《欢乐颂》里的那句话一样:“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

中国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曾经讲述过人格上真正的成熟:“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所以多读书,尽全力成为一名靠谱的知识分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么做,你就提高了深刻理解生活的可能性,而且一些优秀的人还能从知识中获益,要知道知识分子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传统,而且是社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尤其在中国社会,大部分变革都是知识分子来提出、推动的。我们上大学之前到我们这一代人,每一代人里面优秀的人都希望自己成为知识分子。

我在很久之前,读过一本书,是以赛亚·伯林的《俄国思想家》,写得太好了,以赛亚·伯林在这本书里深刻地探讨了知识分子与时代命运的关系。

他写那本书的时候实际在描绘俄国传统的状况——就是一小群贵族知识分子接受西方的影响,但他们的观念与整个俄国辽阔的土地、庞大的人群却是脱节的,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想改变俄国的道德意识和使命感。但他们的能力又不能抵达到广阔的人群,无法动员人群,他们产生了很强的焦灼感。

这一小群贵族知识分子跟西方又不一样,受法国、英国、德国影响,但又意识到自己和这些人格格不入,于是产生了很独特的身份意识、很强的使命感以及无可奈何。这跟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有某种相似之处。

《权力的游戏》当中除开血腥、暴力、色情的部分,它还是有一定的正向价值观的引导倾向,比如坚信“邪不胜正”,这就好像当今时代的知识分子宣告对野蛮土匪的胜利!

《权力的游戏》这部剧也刚好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剧中各角色在亲情、爱情、友情艰难的抉择中,内心经历了不断的挣扎、不断的撕裂,这些激烈而不可控的情绪容易让观众从一个情感高潮迅速进入另一个奇异又神秘的境地,始终拽着观众充满期待的往前走。

这些特殊的安排就是来自于编剧的精妙绝伦的构思,我想艺术家的成就感并不是不管不顾拼死爬向顶峰,也不是毫无目的的在山脚下游游晃晃,更不是因为害怕辛苦而不去攀爬,而是向顶峰努力爬的过程中,用心感受白云、玫瑰或火焰所带来的酣畅淋漓的舒畅体验,这也是艺术天马行空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