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倾城之恋》

2018-07-01 14:23:04 叫我11

叫我11 > 书评

《读《倾城之恋》》by 叫我11

十几岁时读《倾城之恋》只为了一句“哦,我读过张爱玲了”。

二十几岁时,又阅《倾城之恋》,我才真正觉得有些懂张爱玲了,她便是将人世间的苍凉与真实向你娓娓道来。

唉,那个时代,谁没几分故事。

俗话说,画人画皮难画骨。而张爱玲偏不!

她就是要把人的肉血淋淋地撕掉扯掉,也要把这骨头剥出来给你看,顺带轻描淡写地来一句,喏,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嘛。

是啊。即便是亲情。别以为血浓于水就会暖了,这亲情狠起来的时候比旁的感情更是狠。

因为我们总是对亲情会有希望,会有想法!可是这希望就是拎得越高,坠入谷底就是越发的痛!

倾城之恋的开端便是以流苏与三哥三嫂的对话开启的。

“自己骨肉,照说不该提钱的话。提起钱来,这话可就长了!我早就跟我们老四说过—我说:老四你去劝劝三爷,你们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钱哪,没得沾上了晦气!她一嫁到了婆家,丈夫就变成了败家子。回到娘家来,眼见得娘家就要败光了—天生的扫帚星!”三爷道:“四奶奶这话有理。我们那时候,如果没让她入股子,决不至于弄得一败涂地!”

这话说的便是要多狠有多狠了,使得离了婚的白流苏在夹缝里左右不是人。亲情这东西,别以为比钻石还真,要知道五根手指还有长短呢。只要你不是不可或缺,就随时可被牺牲,替代,比较。尤其是这般人多口杂的封建大家庭,你不能带来营生,你不能光耀门楣,你还离婚,你就是个扫把星。

白府四奶奶对六小姐白流苏的每一句针锋相对,将封建家族里的冷酷尽显无疑。

别说四奶奶了,还有白老奶奶,种种顾左右而言他,言下之意,便是一句,我管不了你再多啦,流苏,你好自为之吧。

而白老奶奶,对待七妹便是截然不同了。简直操碎了心。同样是相亲,白老太太将全家的金珠细软,尽情搜括出来,能够放包络身上,制了新旗袍,卖了貂皮大衣兑的钱改镶了新款的珠宝首饰。务必把宝络给打扮的花团锦簇。

对比起来,流苏简直就是桩笑话。

何止是哥嫂,在亲妈眼里白流苏她就是一残花败柳。凑合凑合把余生过了就算了。

在新式时代,现在女人的标榜也就是,你要不嫁个好老公,要不就好好赚钱!所以若是你婚姻失败,还有成为女强人的机会翻身。而在那样的旧时封建家庭,唯一的机会便是再嫁,别的不重要,有钱有地位,即可封住那些闲人的嘴。

所以有什么办法?有什么办法的话,白流苏也不至如此啦。

所以便有了后来的白流苏,后来的范柳原。

整篇小说大段篇幅在描述二人在香港的游刃逡巡,你退我进,你上我下。他是欢喜她身上残花败柳,风韵犹存的矜贵。但可是没喜欢到非得娶你的地步。更适合留着厮混。给你租处房子,给你经济上的支持,调调情不是更有味道?

她则是看上了这棵大树好傍身。我需要嫁你,有没有爱情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让你娶我。

范柳原亦是有让人心动的时刻,那便是说那句成为经典的话“你认识从前的我,便会原谅现在的我 。”可那也只有一瞬间的动容!因为我已不能认识从前的你,何况认识了又如何,原谅了又如何!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从前买单。生活已经如此的艰难。我只管你现在与我能够如何!

我想这便是白流苏的心声吧。

他们亦是看通透了彼此的目的,就不让对方得逞。谁不是更爱自己?

唯有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才把两人各自的算盘给彻底打崩了。

通篇下来,我独是欢喜柳原清明的那段“恋爱”,他俩在灾后的香港,过的一段小生活。为活而生,彻彻底底,对这样的俩人来说,真是难得的纯粹。是难得恩格尔系数提的这般高,得以过的有滋有味的平凡夫妻。

忙着吃喝,饮食起居。柳原各种粗活都来了,扫地、拖地板、帮着流苏拧绞沉重的褥单。那寥寥几页,便是浓浓的生活之气。在落魄,他们也是贵族。因为柳原忘不了马来菜,她又学会了做油炸“沙袋”、咖喱鱼。两个人难得喝上一次清蒸蚝汤。

我欢喜这般寻常夫妻该有的生活常态。有爱情,有生活。有细节。有冷暖。

而他们终究不是过这样生活的人。他们要回上海。流苏要堂正体面,要在白公馆面前扬眉吐气。柳原范柳原呢,自然要忙着寻花问柳,奔走莺燕呢。

人生能可劲的这么丰富多彩,寻常夫妻的生活怎么能比,区区爱情又怎么能比?

直到故事快进入尾声,柳原这才舍得一叹: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他才舍得要她,舍得说这一句这是我太太,舍得去报馆登报启事。

流苏激动到落泪,又是哭,又是笑。 流苏啊流苏,她始终是个被选择。这个时代的女人又有什么办法。

他知道,她终是如愿嫁给他了。

直至此刻,柳原又道:“鬼使神差地,我们倒真的恋爱起来了!”流苏道:“你早就说过你爱我。”柳原笑道“那不算。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确实唯有灾后那一段,看上去倒是像模像样一场恋爱过了,张爱玲真是狠,这样的一种反衬,更是显得从前俩人的斗智斗勇与婚后的“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这是是多么的可笑,荒诞!张爱玲,真是狠啊!

流苏心里可是清明,不因这座城市颠倒,哪来的这样的一笔运数。

然而流苏还有那么点怅惘,毕竟是女人啊,活的再真尖,亦是希望能图那么些许感情的。

若得完美自然是最好,若是不得,起码保一番体面。

张爱玲借着故事,更鲜明地道出了现实中爱情的“真谛”,你身上有我想要的,我俩狼狈为奸,我俩是良性的合作关系,可是如此恰到好处?至于那些不起到关键作用的细细末末,就不要追究了罢!人生在世,请务必难得糊涂。

其实说起来,张爱玲她已算是对白流苏百般偏爱了,金锁记、色戒等等等等。那么多不好的结局,她至少也是给了白流苏一个顺应时势来说,最适合她的归宿了。

可是,仍无法掩着这场悲剧的浓重感.....这个时代女人宿命式的悲剧。

真情是无价,可是生活有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