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第四讲:牛鬼之图腾——炎帝东征

2018-07-08 20:27:05 丹妮文学馆

丹妮文学馆 > 书评

上一篇:《祖先》第三讲(续):金沙遗址之鸟的图腾——探访金乌

《《祖先》第四讲:牛鬼之图腾——炎帝东征》by 丹妮文学馆

上一讲我并没有直接从伏羲的讲解过渡到炎帝,由于古代的生殖崇拜确实太多,而它们之间的变化和篡改也和远古的文字,壁画或雕塑有关,所以我才特意的探访了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的年代被判定为从商代晚期到春秋早期,而出土物中,除了一片蛙型金器是有关女性生殖崇拜的以外,再无其他,而象征男性生殖的,以及男权社会图腾的却不在少数,比如,石虎,石蛇,太阳神鸟,牛面,龟,铜立鸟等等。

那么今天我们的话题就从“图腾是什么”开始,上一讲的重心在伏羲,并提到他的身份的两重性,羊人和蛇,所以也叫“披着羊皮的蛇”,但蛇终究和蛙一样,只是氏族社会的生殖崇拜,而从氏族社会过渡到部落,以及之后的部落联盟,必然要经历图腾崇拜,那么为什么呢?因为图腾也是远古人类自身的身份认同,如现在一个国家的国名,国旗,国徽,具有着凝聚力。

好,这里弄清了图腾的含义,那接下来就是蛇崇拜到牛图腾的转变,这里要提到一人,炎帝,他的形象是牛头人身,他与人头蛇身的伏羲可以并称为“牛鬼蛇神”,和伏羲,女娲一起,又被称为“三皇”,三皇五帝的说法简直是团糊涂账,毛泽东曾说: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然最靠谱的一种说法是三皇为女娲,伏羲,神农,神农也就是农业神,和伏羲一样制造了工具,加快了生产力。这里作者更为支持的观点是,可以不去追究五帝之前的叫什么,而如前文《夏娃篇》里讲到,国家,部落联盟,部落以及父系氏族,母系氏族均找出一个代表,依次是夏启,尧舜,炎帝和黄帝,伏羲和女娲。只是炎帝是早期部落,黄帝是晚期部落。

那么蛇,羊,牛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炎帝本姓姜,为西戎羌族的一支,后因游牧东进才到达中原。姜,“羊女”,羊女所生,在母系氏族社会,妈妈姓姜,子女也姓姜,由姜到羌,也可能看出社会男女地位的变迁,这又要谈到蛇的第二次出场。

蛇的第一次出场在伊甸园内,也是触使夏娃有了“性感”,由动物变作了人的“罪魁祸首”,而这一次出来,它的任务是篡改,不但将蛙女神,改成了蛇妹妹,还将原本表示男女平等的“蛇蛙纹”变成了玄武,被解释为龟蛇合体,哄骗后人。但即使其再狡猾,却想不到他的同犯却留下了证据,一系列“鸟啄鱼”砖石图案,给后人一窥“蛇吞蛙,鸟啄鱼”的历史真相。

《《祖先》第四讲:牛鬼之图腾——炎帝东征》by 丹妮文学馆

但即使说到这里,炎帝的身份被确认,也认识到图腾出现的关键性,以及知道了蛇的篡改史,羊人炎帝成了牛鬼的原因仍然需要解答,这里作者再次请来西方神人作证,他就是从宙斯大腿生出来的狄俄尼索斯,前文我们请来了太阳神,月亮神,这里请来的神是酒神,由于其变化多端,有时又是果树,则成了西方一般意义的农业之神。

其实这里找到此人,或此神,只为说明其实蛇,牛,羊都是一个系列的,狄俄尼索斯和炎帝也具有相似性,酒神一出生便有角,角在古希腊也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而牛鞭和中草药淫羊藿则是中国的古代伟哥,所以,狄俄尼索斯不可避免地要变成山羊或公牛。而在西方,他因是宙斯和底比斯公主塞墨勒所生的私生子,之后被赫拉追杀,他的形象一直摸过不定,一变再变,蛇,马,公牛。当然从羊到牛,也更显得男性的力量。

其实更新到现在,一路都在探求真相,也在拆穿谎言,多次借来他山之石,来攻玉,也说明人类历史的相似性,当然最重要的线索还是人类用于记载或崇拜的图画,文字和雕塑。下一讲的主人公就是黄帝,欢迎来读。

(持续更新中……)

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第三期

第三十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