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酷说《老子》(17)▏为什么“堕胎合法化”越普及,犯罪率就越低?(4)
金银赏赐更是无算,连奴仆都成了一时显贵。
㊣戚继光虽然做到了蓟州总兵,但是一生从未封侯晋爵。
晚景凄凉,甚至无钱看病,最后在山东蓬莱郁郁而终。
同样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大将军,为什么官场上会如此天差地别呢?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
两人的打仗风格,完全不同。
16、
李成梁驻守辽东前后三十余年,大胜小捷简直不计其数。
以至于《明史》都不得不承认他:
“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
但是,李成梁却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消灭过敌人,哪怕是一天。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战术是“养寇自重”式:
先扶植张三打李四,等李四奄奄一息的时候,再将其放虎归山。
然后再勾结王二打张三,等张三苟延残喘之际,再将其放龙入海。
接着又联合赵五打王二,如此循环往复,保证年年有仗可打,朝朝有功可立。
最诡异的是,李成梁还亲手培养出了一个叫努尔哈赤的少数民族头领,后来对其失去控制,最终成为了清太祖。
以至于李成梁究竟是无心卖国的还是有意通敌,已经成了历史学上的一桩千古悬案。
然而,朝廷对李成梁的态度却始终是“亲而誉之”,加官晋爵,祭告朝贺。
17、
相比之下,戚继光就像是官场里蠢萌的小学生。
凡是老师布置下来的作业,戚继光无不尽心尽力地按时完成。
因为他的战术属于“斩草除根”式:
他南平倭寇,则沿海升平,从此再无倭患;
北御蒙古,则蒙古直到明朝灭亡,再也没有侵犯。
也就是说,戚继光总是一次性就将敌人消灭净尽,或者安抚到位。
不给敌人留一点死灰复燃的可能,不给敌人创造一点降而复叛的环境。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朝廷对戚继光的态度是:
心理性选择遗忘。
用老子的话概括就是:
不知有之。
就好像对待一双一次性筷子,酒足饭饱之后便将其遗弃在了垃圾桶里。
除非有战争发生,否则戚继光的佩剑就算在垃圾桶里生锈,朝廷也绝不会想起他。
18、
幸好,历史往往也会犯“选择性遗忘”的毛病。
历史通过时光这个“筛子”,帮我们筛掉了一些烜赫一时的秕糠,留下了一批彪炳万世的米谷。
所以,我们今天记住的是民族英雄戚继光,而不是官场油条李成梁。
19、
谈到这里,或许你心里会有一个疑问:
难道我们明白了人性中的“心理性选择遗忘症”的规律,除了玩阴谋诡计之外,就不能做点什么好事吗?
问得好!
答案是:当然可以。
20、
所以第六,我们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