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二个核心技能:人物 10.摘下面具的人物丨《故事工程》学习笔记
第三部分 第二个核心技能:人物 10.摘下面具的人物
前面学过关于人物双重性格的课程。
摘下面具的人物,应该是作者以一维二维以及三维的人物性格来揭示人物。
一个带着面具的人物,面具下面就是蕴藏着的秘密。
最近在歪歪特别喜欢看残疾主播与健全人连麦。特别是遇到对残疾主播特别客气的,我就喜欢到对面直播间看一看。
大多时候,还好吧。有些时候就不是还好吧了。特别是看着公屏上文字,真是扎心。极少数主播还会符合观众说几句不咸不淡的话。
眼见为实,有些时候真是不一定。不看看背后发生了什么,真是永远也搞不清状况。
生活中,我也亲眼见过,刚刚发生在我眼前的事儿,经人二次传播之后变样的。
人物塑造中的摘下面具说的就是这个。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可恨之人必有可悯之处。
这才是真实的人物。
真实与隐藏的特性:开明作家的工具
如何在人物性格方面吸引读者?
小说中人物可爱,是不能吸引住读者的。反倒是,无论是英雄还是恶棍,甚至配角拥有复杂的性格,不那么完美才能使人物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
反面人物,必须明确他想要的是什么。以至于,他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
切记,把主人公放在重要位置。让他在危险中前行。要有去做的事情。要有去完成的目标。要有去学习的东西。要有去改变的事物。
这对于所有人物都有效。
设置障碍——外部与人物内心——使过程赋予挑战性、趣味性。
这个在一个网络公开课里叫做琢磨主人公。
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
这种技巧可以抵消人物的瑕疵。
人物与自己的恶习作斗争。最后实现目标。这个在好多美国大片里面就有。主人公酗酒,主人公戒酒的过程的确令人同情,以至于看上去扎心。
误入歧途→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这就是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公式。
与你的人物一起打球
这里提到了运动员的违禁药物。
就是中国国家游泳队遇到过的那个问题。记得,那时候我正在读高中。体育老师跟我们讲述此事时,我们真是听了个津津有味。
人们喜欢真小人,讨厌伪君子。
面对勇敢的承认错误的人物,我们会产生共鸣,同情人物,并且原谅人物。
此文举的例子是一个运动员,当他东窗事发的时候,他并不回避,而是勇敢的承认错误。
这样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采访过程中,他讲述了,自己保持的记录被别人打破后的焦虑。因此作弊。
结果,他的粉丝继续支持他。他继续他的运动员生涯。
这其中包含了上一章的三维空间。
发现他服用禁药,一维空间。
承认错误,二维空间。
为什么服用禁药,三维空间。
总结
真实视界是一间诊所,作家要注意周遭的事物。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观察生活应该是作家的必修课。
观察生活中的人物的一维二维和三维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