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对话Day3 比起时间管理,我们更需要的是精力管理
文 | 四月向南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最近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加上群里的信息量巨大,随之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多,一时没能够完全把事情做完,导致严重上火,口腔溃疡的滋生更是让我欲罢不能。
连续两天没有好好吃饭,昨天可以说几乎没有吃饭,喝口水都会觉得嘴巴疼,索性不吃了。身体上所出现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生活乃至工作,每每这个时刻,我总会对自己说,如果恢复了的话,我一定不再熬夜,一定正常吃饭、喝水、运动。
图片选自网络,侵权删。
时常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尽管我会列清单计划,但是偶尔的拖延会让事情的进度一再停滞,久而久之,继续觉得时间很少,需要学习时间管理。
后来又深入思考了一番,时间怎么可能会不够用呢?到底是真的时间不够用还是我的注意力下降了?
正巧碰到读书日,我也忍不住又囤了一堆书,看到《精力管理》这本书时,果断入手,也许我需要的正是精力管理,而非时间管理。
当我抱着好奇的心理翻开时,似乎已经做好了改变的准备,事实亦是如此,读了一小时,顿时恍然大悟:“精力等于做事情的能力,”“精力才是完全点燃才华和技能的正解。”
书中第一章所提到了运动员的日常:01、吃饭和睡觉;02、训练休息;03、情绪控制;04、心理准备;05、保持专注。
他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在一种固定的控制中,不会因为激励而打足了鸡血,后续再产生失落与挫败。他们需要通过持久的解决方案来保持最佳状态,并且取得好的成绩。
运动员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的生活围绕着增强、保持和恢复精力的主题,为短期的高强度竞技做准备。”
这里提到了一个关键词“短期”,可能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太过繁多,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这个脑海里自动形成的冥思效果会大大降低我们的能力,只是单一的为自己罗列事情的数量,笼统的开看信息量,却忽略了把它们分开的步骤。
如果我们把清单的事情拆分为每一件小事情,例如长跑和百米冲刺,哪个速度会更快呢?长跑光是想想都会觉得困难,而百米冲刺的结果近在咫尺,所以由此可见,百米冲刺也会因为缩短的这个距离而提升专注度。
这就是书中第一章所提到的重点“全情投入”,生活中,我们会因为日常琐碎的事情而产生顾虑、情绪不安等,工作中,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深受恐惧,无形的压力似乎会让自己无法喘气。
而要想做到提高专注度全情投入的话,必须要保持的一个思想角度就是:“压力并非是我们生活中的敌人,相反,它是我们成长中的关键。”
一语惊醒梦中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做事情的感觉也会不同,从消极到积极往往只是一念之差,而这种状态也是需要通过训练来变为习惯的。
图片选自网络,侵权删。
管理精力的三个步骤:目标—事实—行动。
目标:为自己搭建好切合实际的愿景目标;
事实:能够清醒的了解自身的现状;
行动:重复的行动,从而变成习惯。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
用心感受这句话的时候,确是如此,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的产生,都会因为重复而形成,那么最终的选择权在于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