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记忆永恒
一片荒凉的沙滩上,没有人影、没有鸟兽,甚至海面都是静止的,有的是一只紧闭眼帘的似马非马、似人非人的死尸,枯死的树枝,几只变形的永远停止的时钟,或瘫躺在死尸身上,或垂挂在枯枝上,或吊坠在旧桌台边,倒扣着的鲜红色的旧怀表上爬满了蚂蚁,蚂蚁背对着时间忙碌着。这是二十世纪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惊世之作《永恒的记忆》。
我们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暗藏着某种不合逻辑的意象,这种意象可能是来源于人生中的某个场景,某个事件,虽然时间流逝,但是这种意象却深深地镌刻在记忆中,成为永恒。达利通过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他潜意识里对死亡的意象,并且融入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初看这幅画带给我们是扑面而来死亡的气息和暗藏的恐惧,画面中不明生物的尸体、枯败的树枝、死寂的海面都预示着死亡,瘫软的停止的时钟,又将时间凝固,好像在强调死亡是一切生命体的最终归宿,每个生命体的结束都有固定的时间,上帝早已经将他安排好,只等那个时刻一到来,代表生命的时钟就停止转动,生命也随之结束。
可是,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桌台上,倒扣着的红色怀表上,密密麻麻的蚂蚁是有生命的,他们好像围绕着某个目标在忙碌着,吊坠在旧桌台上的时钟上,悬停着一只随时可以飞起的苍蝇。在我看来,这就是达利想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生命的最终归宿的确只能是死亡,这是生命定律,无人能违背,难道面对死亡,和整个宇宙与万事万物相比如蝼蚁一般的我们,生命就没有意义吗?当然不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生,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外在世界,不在于以死亡为终结,而在于当下,当下,不管我们多么渺小,我们是活着的,是有生命的,我们可以思考,我们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经是纳粹集中营中待处决的囚犯,他通过对自己生命意义的不断肯定,激发出顽强的意志,从而战胜了疾病、痛苦、失望及恐惧,成为少数走出集中营的生还者,他在出狱后用9天的时间,以集中营的生活为素材写出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弗兰克尔写到:“生命如此短暂,那它的意义何在?我终其一生探索得出的答案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死亡本身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面对人必有一死的结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当下,当下的生活、责任、担当和行动,好好活着就是意义。向死而生、记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