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米》带给我的启示

2018-06-02 11:47:06 L青春河边草

L青春河边草 > 阅读方法

这些天充斥着各大媒体写作平台的《卖米》这篇文章,因其叙述情感内容的真实细腻而感动了无数的阅读者,让无数的读者朋友们为之泪流满面。当然更多的还是为作者的身世感到惋惜与不舍,为其曲折人生的理解与同情!

《《卖米》带给我的启示》by L青春河边草

文章《卖米》的作者北大才女张培祥,历经重重磨难,从贫寒的农村考入了北京大学,转眼就要熬出头了,却在2003年非典期间因患白血病而去世了,那年她才24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纪,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她的文章令人感动,而她的身世经历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在事隔十多年后的今天,这篇文章又被从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翻找了出来,并同时被各大媒体争相传阅,再度引发了空前的轰动。

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广大读者们的各路评论。有的人说“这篇文章很真实淳朴,描述细腻,令人感动,很多人都有相似的亲身经历”、“应该编入中学教科书”……

有的人说“这是一个真实的和她为了生活而用尽全身力气的真实奋斗史,真实的残酷,真实的让人窒息,真实的让人很想说几句,却又堵得说不出一句话,堵得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堵得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说起……”。

的确是这样的,文章因为朴实的描写而令人读后热血沸腾。就犹如文章的作者,淳朴善良的一个农村小姑娘,用她那强大的心一步一步的从农村走了出来,走向了外面繁花似锦的大城市;用她那满腔的热情赢得了那么多同学、朋友们的支持与好感;用她那乐观积极的心态影响着身边的人们。她的每一步,都走得那么的踏实,走得那么的令人心疼,走得那么的令人钦佩。

当然了,也有极少数人评论说“其实文章很一般,犹如高中生的作文”。不管怎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走过的路不一样,经历的人和事也不一样,所以,对一篇文章、一句话、一种现象的理解与感受也会是千差万别、不一而同的了。

同样的一篇文章,有人从中读到的是朴实文字的力量,几乎没有什么修辞,真实的生活永远比无病呻吟的描写更能触动人心;有人从中读到的是生活的沉重,有些人只为生活就花光了所有的力气,这世间没有感同身受,唯有亲身经历;有人从中读到的是社会分配不均和农民生活的困顿,农村卖谷粮的被动和被压榨,许许多多复杂乱象背后的体制问题;还有人从中读到的是,天妒英才,命运的不公,有的人是嘴里含着金子出生的,生来就是富二代、富三代,并且无病无灾长命百岁,而有的人生于贫困家庭,还要承受多灾多难,贫病交加,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却还是躲不过疾病的魔爪,最终还是白发人送了黑发人!

《《卖米》带给我的启示》by L青春河边草

在命运面前,人们往往感受更多的是无奈;在无情的疾痛面前,人们感叹更多的是无能为力、是莫可奈何!

文章给我带来了这样质朴的启示:既然无法改变命运的变幻莫测,那么就只有勇敢坚强的去面对;既然无力改变命运的不公,那么就只有坦然乐观的去接受;既然制止不了疾病困苦的袭击,那么就只有尽人事听天命;既然一切皆是命中注定,那么就让我们珍惜现实生活中的每一天,用敬畏感恩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日出、欢送每一个日落吧!

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决不辜负每一天,用心的珍惜眼前、珍惜生命,在有限的时光里努力奋斗,用积极阳光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