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尽芸芸众生微贱命,回头看五味杂尘奈何天
徐童导演
听说许童导演是从《挖眼睛》开始的,当时其实也不算知道。只是这纪录片的名字听起来瘆人,引起了我奇怪的猎奇心理。大概了解背景之后也就束之高阁,不再过问了。自然也是不敢真正点开看的。
真正知道许童导演,就是《算命》了。就是在这部纪录片里,跟随徐童导演的镜头去真实了解了这些基层、应该连基层都不算,可以说成是底层以下人们的生活。我自己本身就是来自于农村,见过也经历过许多那些镜头下的人生。所以我知道那些都是真实存在过的,现在依然发生的事情。
算命这件事,是普遍存在于底层大众的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在无法判断方向,或者内心如浮萍一般飘摇时就会想去找一个支柱。尤其是对于穷苦大众来说,没有足够的见识和财力去拓宽自己的人生宽度。亦或者根本无力改变现状时。只能求助于神灵。“不问苍生问鬼神”。且不说小时候,就算是在现在,很多人总是热衷于算命的。村前村后的婶子大妈们最能知晓这村子方圆百里的哪些术士最能通晓天命,一说一个准儿。互相联络这下回一起去看看,平常舍不得多买一把菜钱,这上头倒是从不讲价。且不论这算命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一定依据。但是《算命》这部纪录片却不是真的在说算命这件事情。历百程(这名字耐人寻味啊)作为一个算命先生,也是一个贫困人家出生,兄弟一家四口,都是残疾,他最早残疾,从小受尽欺辱,来自邻里,也来自手足。从小就出门闯荡,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好在有一个活泛脑子,学了一手知天命的手艺,虽不是衣食无忧,可也算能勉强度日,独自生活的他尝尽了世间苦楚也看遍了世间冷暖。他给其他人算命,却独独算不出自己的命。被孤独侵蚀了四十余年的他决定找个伴侣,“我会做饭,缝缝补补这些我都会,女人不都干这些吗?女人会的我都会,我就是想找个人给我做伴侣”。于是他用一百三拯救了同样身世凄惨的聋哑残傻的石珍珠,“名字是个好名字,就是命不好”。他解救了她,也救了自己。“贫不择妻,慌不择路,寒不择衣,饥不择食”他如是说。
算命先生
徐童导演用章回体切入,用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从一个算命先生开始,到来他这里算命的唐小雁。一个开发廊的大姐大,外表凌烈,内心温柔。就如同历百程给她起初的卦语一样“面硬心软”,“孤独命”。一个从十几岁的年纪就从来闯荡的女子说,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全靠一身的硬气就往前闯,当被通缉犯强暴以后,外表强硬的她回到住所,卸下铠甲,害怕的只能抱住自己。“我当时怕啊,害怕的要命,我就想说阿华你抱抱我,我怕的要命,就只是抱住自己”。对于一个只身闯荡的女人来说,面对的是来自各方面的危险,她每天接触的就是最粗鄙最真实的男人的一面,然而她内心还是很向往有一个人能将她悉心保护,妥帖安放。谁的心还不是肉长的呢?影片中有一段的镜头是拍的她的泪流满面的模样。看的我心一抽,众生皆苦啊!最后被关进局子里之后,徐童导演买了车将她赎了出来,从此转卖门面,不知所终。其中记得还有一个肚皮穿红绳的镜头,引用豆油的一句描述“观看者的痛感与承受者的漠然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个人物唐小雁的妓女尤小云,也是来算命,被生活所迫出去当小妹。为了家里的孩子,也为了自己的丈夫,拼命赚钱,想把他从监狱里赎出来。喝着眼泪将自己的经历讲给镜头听。后来也在年底凑够了钱赎出来了他男人,并带着算命先生老两口去了天安门。那里人来人往。谁也不知道谁。
这些边缘人物的故事,都是用徐童导演平静的镜头表现出来,时刻的在他们身边拍摄的。丝毫不避讳。而且这些人就“徐童,徐童”的叫,完全没有将他疏离与镜头以外。钦佩他与社会底层人士的交流能力。因此,这其中的各种滋味,观众自己细细品味,他只是用最平等和写实的方式将这些呈现给镜头外的人。
其实真正看完这部片子,带给我的是一种积极的影响,世界上无处不存在这些游民,中国有,国外也有。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因这些困境而放弃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生存。以自己能想到的各种方式。忽然想起一个被推烂了的例子,石头缝中开出的话,应该就是这些人的生活写照吧?其实不仅仅是他们,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别人不知道的战斗,请心存善念,努力生活。
最后想起来徐童导演问算命先生的一句话:“这样没有任何乐趣的生活,活着还有意义吗?”
答:“没有乐趣的生活就不活了?这,这话说得,太无情了。”
《算命》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