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

2018-04-06 20:31:15 六分先生

六分先生 > 电影评论

这几天被《头号玩家》刷了屏。

《头号玩家——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by 六分先生

看之前还有点担心,害怕看不懂里面的梗以及游戏迷们津津乐道的大彩蛋,毕竟无论是原著作者厄内斯特·克莱恩还是导演斯皮尔伯格都在作品中致敬了很多美国八九十年代的电影、游戏、音乐等。

但是,走出电影院,发现还是那个最浅显的道理:好片就和好音乐是一样的,是可以跨越种族、国家以及年代的,而烂片无论怎么讨好观众,都是烂片。

那么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

一、主线清晰、节奏明快

影片一开始,显示的就是2045年贫民窟的景象,不炫酷、依然没有消灭贫穷、人们的生活并没有比现在更好,或许大家可以不为吃饭担心,但是新的危机已然出现,这更像一副末世幻象,影片借助主人公的视角解释了这个景象以及逃避现实的初衷:人们无力改变现实,只想活的久一点。

这样的背景设定非常讨巧,在游戏的设定中可以做很多现实中我们没办法做到的事情,这样也会让叙事逻辑更加的清楚明晰。越简单的叙事逻辑就意味着漏洞越少。

《头号玩家——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by 六分先生

《头号玩家》的英文名叫《Ready player one》,这是一个玩过红白机或者小霸王学习机的资深死宅看了就会心一笑的片名,因为它取自游戏界面常出现的一句提示,P1请准备。其实电影本身就一个经典闯关游戏的设定,过关捡装备、勇斗大反派,期间穿插各种对经典的致敬,节奏明快,主线清晰,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让走进电影院的各个阶层的观众不需要看懂更多的梗就能沉醉于影片本身。

二、致敬大杂烩、经典频出

致敬经典可以说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了,据说彩蛋有数百个之多。当然由于没有美国本土文化的耳濡目染,我们一般人很难发现那么全,但还是能如数家珍般道出一些:比如蝙蝠侠、小丑女、回到未来、日漫经典游戏、超人等等。

这里说两个印象最深的。

其一就是致敬《闪灵》的片段。非常同意毒sir说的”彩蛋不能只是合影留念“,和国内电影动辄在片尾和情怀合影不同,斯皮尔伯格向我们展示了教科书般的致敬,影片中不仅让《闪灵》成为解密的线索,更让我们重温了这部惊悚影片带给人的感官刺激。

《头号玩家——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by 六分先生

双胞胎姐妹的出场以及血水横流真的让人很想念一张脸了。

《头号玩家——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by 六分先生

其二就是高达的出场

《头号玩家——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by 六分先生

没有别的,就是因为这个家伙出场的时候,影院爆发出一阵欢呼,让无数人想起曾经在夕阳下奔跑的自己。

三、画面的精致与炫目

《头号玩家》又一次体现了好莱坞特效制作团队的神奇,几乎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我们有可能在VR虚拟技术里看到的世界,这几乎是《阿凡达》后能看到的最好的3D电影的展现,借助游戏世界的躯壳描绘我们或多或少曾经理想中的世界。绚丽的特效让人在观影时有种”浸入式“的体验。

《头号玩家——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by 六分先生

当然豆瓣上还是有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继续诟病它的剧情与逻辑。确实,由于时间限制,它还是没有逃脱人物脸谱化、反派弱智化、剧情单薄化的一般商业大片都具有的通病,但是拜托,人本来定位就是院线大片,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爆米花电影,对于爆米花电影,只要能够让掏钱买票的你我看到爽不就是最大的商业道德了吗?

后面还想说说别的。

其实《头号玩家》是再标准不过的商业电影了,在影片最后它用高科技、超幻想传递的依旧是一个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价值观:友情、爱。

而脱离幻想、回到现实则是它的又一个主题,囿于篇幅,影片并没有深入探讨,但是在影片中处处显示出了主创人员的思考,比如街道上无处不在的游戏沉浸者。

《头号玩家——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by 六分先生

把这些游戏者的VR设备换成手机,那不就是当下的我们吗?

我们是否孤独,是的,也不是,有时候放下手机,会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变化的仅仅是我们自己而已。

而另一个点则在于宅文化的崛起,从《生活大爆炸》到《头号玩家》,从日漫到宅男养成系列,再到中国的直播平台和短视频的出现,城市似乎汇集着越来越多的人群,但与此同时,我们突然发现,摆脱了熟人社会的关系法则的我们似乎在这个网格化的社会越来越不需要与人交流,而为了打发时间就会诞生一系列为这些人服务的项目,这似乎是个趋势,虽然影片最后还是在号召人们回到现实,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客观事实,无法判断好坏。

游戏终将落幕,生活依然继续,这是我在小时候玩游戏死了无数次又复活无数次后就明白的道理,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在未来,通过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一生就是一个游戏呢。

那个时候我们是否还有继续生活的机会?